You are on page 1of 3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年第 37 卷第 12 期 · 2339·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与思考
刘 萍,王 平,陈 刚,刘松林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归纳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现代


研究现状及实验研究的各种方法,对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与结论: 中药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
用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药归经理论实验研究应该从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入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逐步建立基于
中医药经典理论,同时又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归经理论表征体系。
关键词: 中药; 归经理论; 问题与现状; 研究思路
中图分类号: R28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719( 2010) 12 - 2339 - 03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 至金元时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推动了中药的研
一,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作用及其特性认识所形成的经 究。张元素在《珍珠囊》中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
验结晶,具有突出的民族文化性和历史传承性。近年 和“引经”的记载。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
来,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已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作用而各归其经,则疗效更显著。之后王好古著《汤
发展计划( 973 计划) 中医理论专项的优先重点资助方 液本草》,论述归经的药物已达 81 种。历史表明,金
向,从而迅速将该领域研究推向我国科学研究的前沿。 元时代,药物归经学说已经建立并得到认可。
回顾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当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至明清时代,药物归经已成为本草书籍的专设条
至东汉末年,并萌芽于唐宋时期,建立于金元时期,完 目, 如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论述每一种药物都设
善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内容包括按五行理论归经、按 24 个条目,其中,专设了“走何经”一项,明确指出了药
药物特点归经、 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经、病因归经法等。 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
近 30 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多方面 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入血分”都有比较详
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思路多从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 细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药的归经; 或根据药理效应, 沈金鳌对药物归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把历代本草
选定特异性的药理观察指标研究中药的归经。但随着 书中论 述 归 经 的 名 称,如“引 经”、“响 导”、“行 经”、
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归经理论已经难以继续指导中医 “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编著
临床用药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可见,揭示中 的《要药分剂》书中,每一种药都列出了“归经”。刘文
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既是中医药学术发展、保 泰的《本草品汇精要》 、缪仲淳的《本草经疏》、李中梓
持特色、发挥优势的重要前提, 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 的《本草图解》、贾所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
[1 - 2]
键问题之一 。 指归》、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张山雷的《藏府药式
1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 补正》等,均将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心得相结合,使归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如同中医发展一样,经历了漫 经理论逐渐完善趋于成熟,促进了归经理论的应用和
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推广。至此,归经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记载: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 完全独立了出来,标志着传统中医形成了对中药选择
[3 - 4]
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从而提示,根据 性作用于脏腑经络的系统认识 。
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 2 中药归经理论的涵义
定基础。至唐宋时期,在《中藏经》、《千金药方》、《小 归经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中药药性理论,是指药
儿药证直诀》等均记载了脏腑定位的辨证用药方法, 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
从脏腑间、脏腑经络间的“表里”关系上进行寒热虚实 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
辨证,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方药,表明当时已有了一定的 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它反映了药物药效所在。
药物归经的思想倾向。 中药归经中的部位是功能和脏腑组织的综合概
念,它包括解剖实体,更主要的是包括了整个功能系统
收稿日期: 2010 - 03 - 19 的概念。中药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并不能与现代解剖
基金项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73 计 划 ) 课 题 组织学中的内脏器官等同起来。如中医中的“心”并
( 2009CB522707) 不完全等于西医所指的“心脏”,实际上它包括了循环
作者简介: 刘萍( 1979 - ) ,女,山西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 系统、神经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从现有资料看,归经
向: 中医基础理论。 广泛涉及到经络、脏腑、部位、组织等各个方面。
通讯作者: 王平( 1962 - ) ,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 “归”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属、趋向、归趋、到达,而
要研究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 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药物的分布,虽然药物的作用必然
· 2340·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年第 37 卷第 12 期

[5 - 7]
有其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但归经的“经”的含义一直 经 。
是争议的问题。如果承认归经理论是有关中药作用的 3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现状
定向、定位问题,那么“经”就是所说的向、位。从归经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始于 50 年代,对归经的
的形成依 据 看,经 可 以 是 指“脏 腑”也 可 以 是 指“经 含义、源流、理论依据、归经的意义、分类、发展以及存
络”,甚至还可以指“三焦”、 “卫气营血”, 这就使归经 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到七八十年
的现代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中医所言的“脏腑”、 代,关于归经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渐渐增多,出现多学
“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实质的探讨。 科交叉方法研究归经的局面。
在中药归经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 3. 1 药物有效成分分布及放射自显影示踪技术 该
几种归经方法: 方法采用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结合整体放射自显影
2. 1 按五行的理论归经 许多药物的归经是根据药 等技术对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排泄等
物本身的色、味、性能,按五行属性确定的。《灵枢 · 方面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动态观察,揭示中药有效
[8]
九针篇》说: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 成分体内分布特点与中药归经的关系。陆光伟 运用
脾,咸入肾。”按五行属性确定药物的归经,主要依据 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标记 23 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对
这种理论。例如,青皮色青、酸枣仁酸,五行皆属木,故 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人体脏器的分布与其归经关系
归肝、胆二经。赤小豆色红、苦参味苦,五行皆属火,故 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有效成分的脏腑分
归心、小肠二经。生姜色黄、甘草味甜,五行皆属土,故 布与其 归 经 所 属 脏 腑 基 本 一 致 或 大 致 相 符 合 的 占
归脾、胃二经。杏仁色白,木香味辛,五行皆属金,故归 87% ,而与其归经所属脏腑无直接联系的仅占 13% 。
[9]
肺、大肠二经。羌活色黑,盐炒知母味咸,五行皆属水, 郭顺根等 研究 H' - 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
故归肾、膀胱二经。当然,按五行理论归经并不是绝对 自显影与其归经有一定的相关性。
的,仍需根据药物的性能和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 3. 2 微量元素测定 该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原子吸收
用。例如,麻黄色黄,但不归脾经,而是取其味辛善治 光谱技术,从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入手,研究中药微量元
[10]
肺部病变而归肺经。白术色白,但不入肺经,而是取其 素与中药归经的关系。徐经采等 采用自吸收光谱
味甘善治脾部病变而归脾经。总之,五行的理论不是 法测清肝明目中药、益肝明目中药、益精明目中药 3 组
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 中药中铜、锰、锌含量,发现归肝经的明目中药中铜、
用。 锰、 锌含量丰富,为肝开窍于目提供了依据。龚跃新
[11]
2. 2 按药物的特点归经 有的药物归经是结合药物 等 应用计算机对 180 余味中药的微量元素铁、铜、
本身的特点确定的。例如,结合药物的形状,连翘外形 锰、锌含量与其归经的关系进行数理统计,认为铁、铜、
颇似心脏,故归心经。再如,结合药物的质地,灯草轻 锰、 锌是中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
浮,故归心、肺二经。磁石沉重,故 归 肝、肾 二 经。但 3. 3 药效观察方法 通过对中药药效的观察来进行
[12]
是, 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只适用于一小部分药物。 研究,认为中药的药效是归经的依据。高其铭 对当
2. 3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经 根据临床实践确定药 归的 药 理 作 用 与 其 归 经 功 效 进 行 了 探 讨。 李 仪 奎
[13]
物的归经,是最常用的归经方法。它克服了按五行理 等 将 429 味常用中药按其药理作用进行分组, 统计
论和药物特点归经方法的不足,完全建立在临床实践 各种药物的归经频数,认为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
的基础上,所以是最主要的归经方法。比如,杏仁、桔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抗惊厥药入肝经、泻下药入
梗能平喘止咳,故归肺经。柴胡、青皮能疏肝理气,故 大肠经、止血药入肝经、利尿药入膀胱经等,与中医理
归肝经。生姜、半夏能降逆止呕,故归胃经。朱砂、枣 论基本一致。
仁能安神定志,故归心经。麻黄、桂枝善解太阳之表, 3. 4 信号转导系统水平变化观测法 以信号转导系
故归太阳经。石膏、 知母善清阳明之热,故归阳明经。 统中信号因子如组织环核苷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中药归
2. 4 病因归经法 “病因归经法”,是以药物所治病 经,认为中药对机体各脏器组织环核苷酸的水平的选
[14 - 15]
证的病因为药物归经的依据。如驱虫药, 具有驱虫或 择性调节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王树荣等 提
杀虫的功效,但中医认为“虫因湿生”,“脾主湿”,故将 出用组织环核苷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中药归经的方法,
驱虫药大多归入脾经。再如,暑邪伤人,直犯阳明气 用五味子、鱼腥草、 汉防己水煎剂给健康大鼠灌胃, 以
分, 所以,善祛暑邪的药物,一般归胃经。 放免法测定动物各脏器组织中 cAMP、cGMP 含量,结
2. 5 定向归经法 “定向归法”,是以某些药物的特 果各组织中 cAMP、cGMP 含量及 cAMP / cGMP 值的变
异功效为药物归经的依据。此类药物对某一“经”所 化与中药归经有较大的近似性。以同样方法对天麻、
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并且,还有特异 桔梗、 延胡索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功效,可以引诸药直达病所。例如桔梗引药上行归于 3. 5 体内活性物质观测法 以机体内活性物质为指
肺; 香附、柴胡是肝经的引经药,桂枝、薤白为心经的引 标研究归经,认为中药对机体内各脏器组织活性物质
[16]
经药。 浓度的选择性调节是归经的基础。宋小莉 应用肾
2. 6 相关归经法 某些药物治疗的病症,与某脏或某 阳 虚 动 物 模 型,以 动 物 各 组 织 器 官 微 量 活 性 物 质
腑相关,则按相关的脏腑归经。如续断, 有续筋接骨之 ( MDA,MAO,NO) 含量变化为指标, 观察了淫羊藿、 肉
功,因“肾主骨”“肝主筋”,所以归肝、肾二经; 白芷主 桂对病理状态下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作用,实验结果与
散 阳 明 经 风 湿 之 邪,因 阳 明 经 隶 属 于 胃,故 归 胃 传统中医药学对两药归经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年第 37 卷第 12 期 · 2341·

3. 6 受体学说 此种方法认为中药对受体的选择性 论、新技术,揭示“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


作用是归经的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7]
史正新 认为中药归经理论与受体学说实质都 参考文献
在于选择性,只不过归经理论限于历史条件,仅从宏观 [1] 贲长恩,郭顺根.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 1999, 22( 2) : 2 - 4.
上加以论述,而受体学说侧重于微观的研究,因此如果
[2] 穆仙丽,赵宗江,魏晨. 中药归经 研究述评[J]. 内蒙 古中医药,
能结合受体学说对归经理论加以研究可能有助于揭示 2002, 21( 6) : 43 - 45.
[18]
归经实质。贲长恩等 认为中药归经和受体学说有 [3] 董江涛. 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J]. 中国医药学报,1997,12 ( 2) :
许多相似之处,对于强调药物对人体的特殊选择作用 13 - 15.
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归经主要从药物特性的角度出发, [4] 梁 然 淑. 明 清 前 药 性 理 论 发 展 溯 源[J]. 中 医 药 学 刊,2004,22
( 12) : 2280 - 2281.
说明它对脏腑经络具有选择的性能; 而受体学说则是
[5] 卢训丛. 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
从人体组织器官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药物具有特殊 医学杂志, 2006, 12( 11) : 803 - 805.
的敏感作用。 [6] 欧阳兵,王振国,王鹏.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的方法学思考[J].
因此,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却 中医药通报, 2006, 20( 1) : 28 - 30.
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与相互为用。应继续探 [7] 孙晓波. 对确定中药归经依据的探讨[J]. 广西中医药,1999,22
( 2) : 42 - 44.
讨归经的各种研究方法,取长补短,选择最佳方法,在
[8] 陆光伟. 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J]. 中成药研究, 1984,
不同层次上阐明中药归经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 20( 5) : 38 - 39.
理、病理、解剖等作用,在揭示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同 [9] 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 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
时,又促进经络、脏腑等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创建 究[J]. 中国医药学报, 1989, 4( 3) : 17 - 21.
系统、完整的中药归经理论体系,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 [10] 徐经采,牛梅年. 明目中药的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J]. 微量元
素, 1987, 14( 2) : 23 - 24.
定坚实的基础。
[11] 龚跃新,张根海. 中药归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 中医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药研究, 1990, 16( 5) : 23 - 25.
目前中药归经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整理与实验研究 [12] 高其铭. 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关系的探讨[J]. 中成药
等方法,这些研究为中药归经理论的系统化,中药的规 研究, 1985, 20( 5) : 32 - 35.
范化、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3] 李仪奎,徐莲英,马建平. 中药药理与归经关系的统计分析[J].
中药通报, 1998, 13( 7) : 48 - 50.
①受体这种微观水平技术研究宏观的归经理论,不能
[14] 王树荣,孙冰,丁国平. 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
反映不通过受体起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用单一成分 志, 1994, 19( 8) : 500 - 502.
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归经是一种简化途径,主要缺 [15] 孙冰. 中药归经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4( 1) : 2 - 6.
陷是未能反映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②中药有效成 [16] 宋小莉.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实验研究综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
分体内分布观测法,忽视了中药是包含多种有效成分 学报, 2001, 25( 1) : 76.
[17] 史正新. 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 16
单体,有效成份的富集浓度与药效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 2) : 4 - 5.
需要以中药药理研究广泛深入的发展为基础。③微量 [18] 贲长恩,郭顺根.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大
元素体内分布观测法,忽略了大数中药的主要有效成 报, 1999, 22( 2) : 207 - 210.
分并不是微量元素,也不一定都与微量元素相络合不 [19] 王红梅,张朔生,赵怀舟. 归经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中
医, 2000, 16( 5) : 48 - 49.
能反映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④信号转导统水平变
[20] 赵宗江,胡会欣,张新雪.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化研究[J]. 北京
化观测法,以第二信使环核昔酸 cAMP、cGMP 浓度变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4( 1) : 5 - 7.
化作为指标,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只适合究那些通 [21] 王树荣,孙冰,丁国明. 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
过环核昔酸作用于机体并产生疗效的中药,而机体存 志, 1994, 19( 8) : 500 - 502.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

在多种第二信使和多信号传导途径,不同的信使之间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

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不能全面地反映归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约稿


[19 - 21]
的选择性作用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半月刊)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
5 展 望 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工作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 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中药归经和疾病的复杂性给归经现代研究带来很大难 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
度,如一种药物可归不同经,归经不同,临床应用不同; 术刊物。
有些中药有效成分不同,归经却反映不出它们的不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创刊于 2002 年,
2010 年 7 月 5
一些药物炮制后作用发生变化,而归经却没有相应变 同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半月刊,每月出版两期,上
化; 某些药物的作用如抗肿瘤、免疫等很难用归经表 半月为科普,下半月为专业学术,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
示。因此破解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难 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
题,既需要学术思想上的不断创新,更需要在认识论和 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
方法学上有所突破。通过对古今中药归经理论相关文 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国际
献进行系统研究,理清归经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及其形 刊号: ISSN1672 - 3015,国内刊号: CN44 - 1581 / R,邮发代
成构建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过 号: 46 - 192,定价: 8 元,月刊。全国各大邮局均可订阅。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
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系统生物学的新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