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8

波羅的海三小國‧波蘭深度國家公園‧巡訪蕭邦 23 日 - Part 11 1

行者無疆 導遊 :景明哲 2500-0585

13. Sep. 1 ( Fri ) 托倫 Toruń →260km/2.5h-3h 華沙 Warszawa


今日上午托倫觀光,下午前往華沙來一趟認識蕭邦的音樂之旅。

中午用餐後離開托倫前往波蘭之首都華沙

波蘭電訊 plus 之廣告


2

波蘭電視頻道公司 華沙之地鐵

哈拉·米羅斯基 Hala Mirowskie 綜合市場,建於 1899~1902 年


3

聖教堂 Karol Boromeusz : Henryk Marconi 設計,仿照羅馬 Santa Maria Maggiore 大教堂,建於 1841~49 年,1956 年重建

教堂前方的淺浮雕和外牆壁龕的聖人雕像由 Ludwik Kauffman 製作。在側面外牆是外部的壁龕與波蘭聖人和 blesseds(如雕


像 BL。Kadłubek 文森,聖斯坦尼斯勞斯·科斯特卡,Lipnica 的圣西門,聖黑德維希,聖約翰 Cantius,聖。阿德爾伯特和聖。
。在正門前,由安德烈·普魯斯金斯基(Andrzej Pruszynski)設計的恩典聖母(Lady of Grace)的身影被鑄成了青
Stanisława)
銅色。正門(西側)
樓梯雕塑由路易斯·考夫曼和保羅 Malinski 在幾年取得 1841- 1849 年描繪教會的神父,聖奧古斯丁,Ambroży,
Grzegorz 和 Hieronim,和使徒彼得和保羅。
4

猶太種族隔離區之分割界樁與紀念碑

烏穆斯哈格普拉茲紀念碑( Umschagplatz Monument )位於當時城北的猶太人聚居區,當時納粹嚴密封鎖了該區,區內嚴重缺


食少水,停止供暖供電,到 1942 年區內死亡人數達到 10 萬,另有 30 萬人被押進運牲畜的悶罐車送往滅絕集中營處死。
紀念碑是 1988 年豎立的,在花崗岩上用波蘭語和猶太人的希伯來語、依地語刻寫著納粹的種種罪行。
猶太區英雄紀念碑( Pomnik Bohaterów Getta )建立於 1948 年。當時華沙仍是一片廢墟。1943 年 4 月 19 日,紀念碑上的浮雕 5
刻劃了當時的壯烈場面。話說 1940 年 11 月 6 日,納粹佔領區司令下令將華沙及波蘭各地的猶太人約 45 萬(其中還包括一
部分吉普賽人)被劃定在此鐵絲網內 759 公畝的隔離區 ghetto 內,並逐步縮減;1941 年 12 月,將 Zelazna 街至 Wronia 街以
西;包括 Leszno 與 Grzybowska 街之間列為隔離區之外。1942 年 1 月更將劃分為大、小隔離區;其間以 Chlodna 街上之木橋
聯結;集中包括華沙之 36 萬與其他地區之 9 萬猶太人封鎖於此隔離區,區內嚴重缺食少水,停止供暖供電,到 1942 年區
內死亡人數達到 10 萬;1942 年夏天夏天更將 30 萬猶太人被押進運牲畜的火車被驅逐或於 Treblinka 毒氣室被集體屠殺。1943
年 4 月 19 日留在華沙的猶太人舉行起義,戰鬥持續了一個月,最後被納粹血腥鎮壓,倖存者寥寥無幾。赤手空拳的猶太
英雄面對全副武裝的党衛軍,明知沒有成功的可能,卻寧死不屈地抗爭。5 月中這鐵幕中的建築物於內戰中被焚毀,其餘
在 Majdanek、Poniatowa、Trawniki 集中營之殘餘倖存者也於 1943 年 11 月被屠殺;僅有極少數存活下來。特在此傷心地築起
鐵柱紀念這段悲慘的故事。1970 年 12 月 7 日,德國總理勃蘭特(Brandt)跪在紀念碑前,譴責納粹滔天罪行,祭拜亡靈。今
天,人們為了永遠記住那段慘痛的歷史,紛紛前來追悼英勇就義的猶太英雄。

1942 年納粹佔領時之景象
6

這狹窄之巷弄真是所謂天堂與地獄一牆之隔

居然這狹窄之巷弄轉型成為一旅館,讓人體會這空間禁閉感。
波蘭猶太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000 多年前。幾個世紀以來,波蘭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猶太社區的所在地。由於長期
的法定宗教寬容和社會自治,波蘭是猶太文化的中心。這在 1772 年開始的波蘭分區結束,特別是在俄羅斯帝國對猶太人
的歧視和迫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波蘭猶太人社區幾乎完全滅絕種族滅絕和他的合作者,在 1939 年至 7
1945 年德國占領波蘭和隨之而來的大屠殺。自從共產主義在波蘭秋季,出現了一個猶太復興,其特點是一年一度的猶太
文化節,在波蘭的高中和大學,猶太教堂,如工作新的研究計劃 Nożyk 和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
從 1025 波蘭王國建國到 1569 年創建波蘭立陶宛聯邦 早年波蘭是歐洲最寬容的國家。被稱為 paradisus judaeorum(拉丁語
為“ 天堂猶太人”)。據稱至 16 世紀中葉,約有四分之三的世界猶太人居住在波蘭。隨著新教改革,波蘭的寬容傳統從 17
世紀開始衰落。但在一戰後恢復獨立後,它依然是歐洲猶太人世界的中心,居民高達 300 多萬人;主要從事工業製造業
和商業零售企業;或擔任醫師、教師、律師等職業經常是社區中最富有的成員之一。
在二戰開始之德蘇密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波蘭屬於蘇聯。1/5 波蘭人於二戰期間死亡,其中一半是三百萬波蘭猶
太人在大屠殺中遇害,占波蘭猶太人的 90%。大屠殺主要發生在德國占領的波蘭。在戰後約 20 萬猶太倖存者因共產黨對
對宗教和私人企業的敵視,以及蘇聯發起反猶太复國主義”運動,而轉赴以色列和北美或南美。1946~74 年波蘭是唯一的
東歐國家,允許以色列向猶太人提供免費的簽證或出境許可證。

世界語創造者 LL Zamenhof Isaac Bashevis Singer1978 年之諾貝爾文學獎 西蒙·佩爾斯 2007~14 年以色列第九任總統


華沙圖書館 Warsaw Liberty Tower, Grzybowska / Żelazna street, Wola, Warsa 8

華沙市中心德費拉(Defilad)廣場
9

位於新城區德費拉(Defilad)廣場,蘇聯統治時期所建之地標性摩天大廈華 沙 科 學 文 化 宮 Pałac Kultury i Nauki/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 這 衛國戰爭(史達林)紀念館(被戲稱為俄 式 婚 禮 蛋 糕 、 史 達 林 的 注 射 器 )是為了紀念世界反法
西斯戰爭勝利 50 周年而修建餽贈給波蘭的禮物(諷刺的是,經費是波蘭自己籌措的)。 這全波蘭最高建築。高達 234m
之 37 層摩天大樓,內含 3288 個 房 間 , 含 國 家 電 視 台 , 3 個 劇 院 , 1 個 游 泳 池 , 1 個 博 物 館 及 1 個 能 容 納 3000
人 的 會 議 廳。這為讚美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與榮耀,所以外型為對稱的階梯狀,以突顯中央塔樓的高聳雄偉(37 層 樓 ,
高 達 234m ),且立面有大量華麗之裝飾。

「Dieu et mon droit 汝權天授」,格言表示天授君權,即君主獲得天命,上天授予君主統治人民的權力。


波蘭人曾討論過拆除這座建築,抹去蘇聯痕跡。但後來取得共識而保留,畢竟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已過去。
10

位於 Wolska 街之 Edwarda Szymańskiego 公園所豎立之華沙 Tchorek 紀念牌匾


紀念碑設立於二戰中華沙戰鬥和殉道場所( 於華沙共 160 餘座 ),於 1949 年由 Karol Tchorek 設計創作;牌匾中央圖案是馬
耳他十字架盾牌,銘刻著“為了祖國的自由而死的波蘭人的血液聖化的地方”

Josef Pilsudski 司令紀念雕像 美景宮 Belweder


約瑟夫·克萊門斯·畢蘇斯基是波蘭政治家,曾任波蘭第二共和國國家元首、
「第一元帥」
、和獨裁者,他還是波蘭第二共和
國的領袖。自一戰中期起,他成為波蘭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歐洲政局的重要人物。被認為是讓波蘭在 123 年瓜分後於 1918
年重返獨立的功臣。
美景宮是波蘭華沙的一座宮殿建築,建於 1660 年;這也是華沙少數二戰期間倖存的建築。在 1989~1994 年 7 月期間,這
裡曾是波蘭的總統府。波蘭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也選擇在這居住。
當然原先參觀之夏宮可能也只是中國人的意譯,音譯應該是維拉努夫宮,是以前波蘭國王的夏季寢宮
11
12

一戰後波蘭之軍需工業, 組合成立 CWS、PZlinz、LRL 等機械、汽車重工業

國營之 PZlinz 重機械廠與 Fiat 合作生產汽車


13

英國投資之 LRL 機械、汽車重工業

波蘭之農機與摩托車製造廠

波蘭之飛機製造廠
14

瓦津基公園內之蕭邦雕塑
位於 Grzybowski 廣場 All Saint Church 旁之蕭邦 Fryderyk Chopin 勵志紀念碑 Warsaw Uprising memorials。這雕像最初是 1907 年沙
皇尼古拉斯二世時期由 Waclaw Szymanowski,設計,但 1940 年二戰時此銅雕被納粹熔毀,戰後 1958 年按原稿重塑。這蕭邦
也是波蘭國民崇拜之音樂作曲家,這文化寶藏代表國家之榮耀( 美國芝加哥、日本靜岡、中國上海亦有同樣之雕塑 )。
這座寓意頗深的雕像是用深褐色的裝飾銅鑄成,高 5 米,重 16 噸,寬大的底座由淺褐色的花崗石砌成。雕像構思深邃獨
創,造型新穎別致:蕭邦坐在一棵柳樹下,上身微微右傾,樹幹向左展開,一斜一展,現出了明快的節奏。蕭邦的頭髮
和斗篷在風中向右飄動,柳樹的枝葉也被吹拂到右邊,垂落到銅象身後。細心端祥,這飄垂的枝葉,它的造型是一隻具
有象徵意義的大手;在枝葉的飄拂下,人體和樹幹融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蕭邦兩眼輕合,眉頭稍朝上皺,流露出一
絲淡淡哀愁;緊閉的雙唇和面部剛勁的輪廓卻顯示他內心的倔強。蕭邦以一個傾聽者的姿態,正閉目聆聽著大自然的風
聲雨聲。雖然他實際上已經失聰,但是,他卻能聽到那一朵花開的聲音,一片葉落的動靜,聽到那蟲兒的蜩鳴,鳥兒的
呢喃。若不,他又如何寫得出那優美的華爾滋和激越的奏鳴曲呢?

蕭邦紀念碑旁種植著特地取名為蕭邦玫瑰之人工栽培品系
※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49 年):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浪漫樂派天才鋼琴詩人,父親是位具有波蘭血統的法國人,母親是
波蘭人。蕭邦自幼就酷愛鋼琴,8 歲在華沙的音樂會上演奏使聽眾訝異不已,上帝把莫札特賜給了德國人,卻把蕭邦賜給
了波蘭人。
1830 年 20 歲時離開多難之波蘭赴維也納、當年 11 月華沙群眾起義抗俄。他滿懷感觸,把那包從華沙帶來的波蘭泥土放 15
在鋼琴上,當晚便譜成了革命練習曲 Revolutionary Etude,此曲前奏是急速音符,象徵著暴風雨的降臨,接著是明朗的主旋
律,隱喻一聲平地春雷。蕭邦對起義軍寄存很大的希冀。不幸地起義軍被血腥鎮壓了,他再沒有機會重歸故土,又因蘇
奧軍事結盟而遷往巴黎定居、以後便在巴黎,倫敦,Palma de Majorca,Spain 等地過著羈旅流離的生活,獻技謀生。死前
更在英國女皇前演奏,深獲好評;被譽為「莫扎特第二」。 他的作品每首都是珠璣之作,因他是自我的嚴厲批判者。正
如他在風燭餘盡時,堅持所有未出版的作品全部都得毀掉,以免未足以代表他的東西遺留人世;終其一生堅持只有最好
的才予與發表。他終身未娶;1836 年經由李斯特的介紹蕭邦和離婚之喬治桑 George Sand 認識。起初對於這位過分豪放的
女人蕭邦並無好感。可是相處一久,在這兩位個性迴異的男女之間產生了熱烈的愛情。就這樣 28 歲的蕭邦和 34 歲的喬
治桑終於相愛,雙雙離開巴黎,住到西班牙有「熱情之島」之名的馬約卡島。九年後蕭邦終於和喬治桑爭執而分手。蕭
邦的健康急速惡化;1849 年 10 月 17 日凌晨兩點,鋼琴詩人蕭邦因肺病去世於巴黎。葬於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Pere Lachaise
Grab von Frederic Chopin。蕭邦曾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人生-「我的生活是…⋯一首沒有開始,卻有悲傷 結局的間奏曲。」
著名鋼琴家傅聰曾於 1955 年在華沙奪得「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 3 名以及「最佳馬祖卡」獎,轟動一時。
「馬
祖卡」被認為是最具波蘭氣質的民族音樂曲式,波蘭人第一次將「最佳馬祖卡」獎頒發給一名東方人,是對傅聰的最大
認可。傅聰後來曾經談道:
「蕭邦的音樂真是跟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很接近很接近,所以這次波蘭蕭邦鋼琴比賽,最讓波蘭
人震撼的並不是某個人得獎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代表團給他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認為這些中國人基本上都有那種
蕭邦的感覺……」
18 歲的李雲迪在 2000 年一舉奪得第 14 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桂冠,在此之前,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已連續兩屆第一名空缺。
李雲迪成了這項國際上最權威鋼琴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並從這項賽事開始走上了職業鋼琴演奏家的道路。

華沙市中心的瓦津基公園,由於裡面築有著名音樂家蕭邦的雕像,也被當地中國人稱作「蕭邦公園」
。現在的瓦津基公園
曾是波蘭末代皇帝斯奧古斯特坦尼斯瓦夫 Stanislaw Ⅱ August Poniatowski (1732-98)的夏季行宮維拉諾夫宮。人所共知斯坦
尼斯瓦夫是位風流國王,經常在這裡與眾多女友幽會。他為了尋求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未來之凱瑟琳大帝,1762~96
年在位)支持他當國王,還成了女沙皇的情夫,最終 1764 年當了幾年傀儡國王,波蘭還是被沙俄和其他列強瓜分掉了。
早在 18 世紀,酷愛中國文化的奧古斯特國王將連接行宮與 5 公里外的維拉諾夫宮的道路命名為「中國大道」,因為
在維拉諾夫宮中居住著他的表妹、同樣熱愛中國文化的伊莎貝拉。當時,奧古斯特國王還在「中國大道」上修建了兩座
石木結構的中國橋和一座木質結構的中國門樓。隨著歲月的流逝,古老的門樓和中國橋早已蕩然無存,5 公里的「中國大
道」也只有瓦津基公園內長約 1100 米的那一部分留存至今。
16

牛舌草 Anchusa azurea


17

皇家劇院之海報

皇家藝廊( 繪畫與雕塑 )之海報


18

荷蘭黃金年代巴洛克繪畫大師 Abraham van den Tempel 之特展

華沙居然也有狩獵與騎士博物館 華沙藝文特區之地圖
19

華沙積極建設,想要擺脫蘇聯之陰影 2015 年新款 Smart Fortwo Brabus


中餐: Ogien czy Woda, Restauracja Florian, Warsaw飯店主廚料理
20

18 世紀延續至20世紀期間華沙之都市中心重建計畫中的薩克遜軸線Saska Axis
21

這高規格之餐廳也張貼一張波蘭之疆域變更歷史
晚餐:Hotel Intercontinental , Warsaw西餐廳
22

旅館:Hotel Intercontinental , Warsaw 5*

14. Sep. 2 ( Sat ) 華沙 Warszawa


<今日行程>華沙<UNESCO, 1980>觀光。
據 UNESCO 之公告, 華沙老城區獲得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理由為 : "The city was rebuilt as a symbol of elective authority and
tolerance, where the first democratic European constitu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3 May 1791, was adopted. The reconstruction included the
holisitic recreation of the urban plan, together with the Old Town Market, townhouses, the circuit of the city walls, the Royal Castle, and
important religious buildings."
23

三十字架廣場 Three Crosses Square 19 世紀所建之羅馬天主堂 St. Alexander church, Warsaw


這建於 1818~25 年之 St. Alexander church 表示華沙感謝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授予波蘭王國憲法;新古典主義風格,其外
部是仿造羅馬帕台農神廟。二戰中被炸毀,1949~52 年重建。

華沙之 BGK 銀行大廈


24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摧毀了華沙老城 85% 的建築,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斷壁殘垣。在 1945 年擺脫


戰爭後,政府派人到處尋找老畫冊、明信片,並請人們回憶自己記憶中的模樣。成千上萬的華沙人排著隊給政府交照片、
明信片、回憶細節,用於記錄的圖紙達幾百噸。就這樣,他們開始按照圖紙修復、重建了市內 900 多座具有歷史意義的
建築物,基本完成時僅僅用了 5 年時間,共耗時 15 年重建恢復了老城恢宏典雅的經典遺址;被譽為“華沙速度”。 這在戰
後廢墟上還原的鳳凰涅磐的首都華沙被被譽為「有態度的城市」
。1980 年,華沙老城作為特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是唯一入選的重建古城。曾有人這樣形容華沙:
「一座劫後重生的靚麗古城,一處從廢墟中崛起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一座滿目蒼翠、花團錦簇的綠色之都,只要徜徉在華沙,你就會有心靈的悄然顫動並時時有所感悟。
25

畫家所繪之華沙戰火灰燼 華沙也是三城合一之大都會
波蘭首都華沙多次作為波蘭復國的起點,這充滿矛盾的世界名都,有著五百多年的歷史古城,前後共有四次被分割的悲

劇,滲入了很濃的奧地利、俄羅斯和日耳曼文化;實質上只是五十多年前重建的新城。 多次被強權侵占,它的身世可
說是曲折離奇。華沙經歷兩次大戰的戰火肆虐,二戰甚至摧毀了 85%的建築,毀滅了它過半的人口,使文化淪亡,宗廟
丘墟。而戰後的華沙因冷戰格局被劃入鐵幕,曾有北方巴黎美稱的華沙自此被捲入社會主義浪潮之中。華沙長期位處歐
洲「東」與「西」的交界,在改革開放之後如何重新尋找自我文化身分與認同定位?波蘭是最早轉型邁向市場經濟的東
歐社會主義國家,但華沙與歐盟及世界接軌之路是否因此能夠一路順遂?或者更隱藏著許多未知的挑戰? 在世界名城中
華沙別具一格,散發出不可思議的魅力罷!

波蘭浪漫主義的詩人 Cyprian Kamil Norwid


26

街上之年長者

波 蘭 科 學 院 Polska Akademia Nauk/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前 之 哥白尼之雕像


波蘭科學研究創辦於 1951 年。前身是史塔胥茨宮 Staszic Palace,為新古典主義晚期建築。它是波蘭政治思想家斯塔尼斯
瓦夫·斯塔西茨(Stanisław Staszic, 1755-1826)出資修建的,但他從來沒有在這裡居住過。1823 年建成後即作為皇家科學之友協
會的總部。二戰之後一直作為波蘭科學院和華沙科學協會。同樣毀於 1944 年 10 月華沙起義期間,戰後重建重拾昔日建築
面貌。波蘭科學院前面的哥白尼紀念雕像,出自丹麥雕刻家 Bertel Thorvaldsen 之手,設計於 1822 年,雕刻完成於 1830 年。
手持球儀 Armillary sphere 的哥白尼,白天是一位神父,晚上化身為科學家,致力於天文學研究。
27

聖十字聖殿 The Church of the Holy Cross ( Bazylika Świętego Krzyża)

羅馬天主教會之聖十字聖殿是華沙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興建於 1679~96 年,1757 年完成擴建。1944 年波蘭地下反


抗軍以這座教堂為堡壘舉行起義反抗德國入侵,戰鬥持續了 14 天,為了報復希特勒揚言把華沙從地球上永遠抹去。聖十
字大教堂是 1946 年第一處重建的建築。教堂目前由遣使會 Congregation of the Mission 進行管理
28
29
30
31

這可能是戰火中之遺物 教宗諾望保祿二世 Pope John Paul II 的浮雕像


32

主祭壇
33

在聖殿大殿的蕭邦心臟墓誌銘,華沙聖十字教堂
蕭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 原名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Fryderykowi Chopinowi ) ,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
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 19 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話說蕭邦在 1849 年 10 月 17 日巴黎 La Madeleine 天主堂安葬後之 1850 年 1 月,他姐姐 Ludwika Jędrzejewicz 偷偷將這位作曲
家的心浸在酒罐(可能是乾邑白蘭地或酒精;因依據教徒習俗你 的 榮 耀 與 財 富 在 哪 裡 , 你 的 心 也 在 哪 裡 ; 馬 太 福
音 6:21 所 言 )
。 帶回華沙後路德維卡把酒罐留在 Podwale 老城區之公寓裡;數星期後將心交給聖十字教堂的傳教士,先
是存放在聖器收藏室,然後存放在下層教堂的地下室。30 年後這顆心臟被安放在寺廟主殿的柱子裡,這是由 Leonard Marconi
設計的一個卡拉拉大理石墓誌銘。1880 年 3 月 5 日牌匾揭幕。
關於蕭邦的生日也有段有趣的歷史。當時蕭邦的父親只記得蕭邦在星期五誕生,但具體的日期卻忘記,所以一度在每年
的 2 月 22 日為蕭邦慶生。後經調查,其實蕭邦確切的生日是在 2 月 22 日後一個星期的星期五,即 3 月 1 日。現在,每年
的 2 月 22 日至 3 月 1 日,波蘭用一周時間慶祝蕭邦生日。“蕭邦有世界上最長的生日。
在教堂附近的華沙起義期間戰鬥激烈。德軍牧師 Arthur Schmidt 敦促祭司將此甕遞交德國以防止損壞。之後在 9 月 4 日德國
人正式把棺材交給了主教。肖邦心中的骨灰盒被存放在華沙主教所在的 Milanówek。1945 年 10 月 17 日,她在長老會的一
樓沙龍教堂站在鋼琴上。在肖邦逝世的周年紀念日, 聖堂教區牧師在華沙聖十字牧師 Leopold Petrzyk 和作曲家教授。
Bolesław Woytowicz 和音樂學家 BronisławSydow 把甕帶到 Żelazowa Wola 從那裡儀式回來的甕是伴隨著波勒斯瓦夫 Bierut 從肖
邦出生的地方到聖教堂 Krzyża 在華沙。下面的題詞是用肖邦的心臟寫在墓誌銘上的:

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臟
ŚW.MATEUSZVI•21

弗雷德里克· 肖邦

同胞
34
UR.22LUTEGO1810R。IN ZELAZOWA WOLA
ZM.17DADZDZIERNIKA 1849R。在巴黎

這裡是一個的心 FREDERIC CHOPIN


這裡休息 THE HEART OF 肖邦

2014 年,Michal Witt 教授對其甕中的心臟進行分析檢驗,從中得知他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嚴重的心包炎與肺結核併發症

位於「王者之路」的南端,左側是聖十字架教堂, 右側是華沙大學。
35

對面就是華沙大學校門 頭戴皇冠的波蘭鷹
建立於 1861 年的華沙大學 Uniwersytet Warszawski 是歐洲著名大學,也是世界 500 強大學,培養了多名波蘭政要及以色列之
總理,有 5 位校友獲得“諾貝爾獎”。它是由 1766 年成立的華沙軍校、1808 年成立的法律學校和 1809 年成立的醫學院合併
而成。18 世紀沙皇俄國、普魯士及奧地利瓜分波蘭,亞歷山大一世授旨建立華沙大學。華大校徽-一個古老的頭戴皇冠
的波蘭鷹,校徽上的五顆星分別代表當時的五大學科系:神學、法學、醫學、 哲學及自由藝術。1830~1856 年沙皇關閉
了大學。1870 年大學重開。一戰期間德軍占領同意在華沙建立波蘭的高等學府,自此成為波蘭第一個合法的國家學術機
構。1918 年波蘭獨立後,大學得以實現其成立以來最大的思想自由。 到 1930 年代,華大學生已達 10,000 人。二戰期間
華大成了納粹的軍營,60%的建築被毀。1945 年 12 月大學再次重開,成為斯大林變革的中心。1968~97 年間,華沙大學
的比亞韋斯托克分校發展迅速並於 1998 年成為獨立大學。於 1989 年再次恢復自治的華大,其權利機構由選舉產生,新的
政府劃歸給校方一些建築。新的建築還包括華大圖書館新區、1999 年成立的法律及管理學院、2000 年成立的生物學院。
36

校門門柱上之希臘女神石雕

左圖 : 法國將軍馬克西姆·魏剛之紀念碑,於波蘇戰爭期間支持第二波蘭共和國對付蘇聯,擔任軍方顧問。
右圖 : 巴洛克風格的羅馬天主教教堂 Kościół Opieki św. Józefa w Warszawie/ Visitationist Church, 聖母訪親教堂始建於 1664 年, 37
竣工於 1761 年,出自德國建築師 Ephraim Schröger 及 Karol Antoni Bay 之手。這座華沙大學校園內之教堂也曾在二戰時被德
軍損毀,但神奇的是,炸彈僅炸毀了房屋,教堂門面屹立不倒,後經加固重建。
華沙大學之學術界精英在波蘭政治及文化占重要角色, 其大學生積極參與波蘭獨立運動與社會改革,如 1944 年 8~10 月
的華沙起義。
此役華沙起義(1944.8.1-1944.10.6) Warsaw Uprising : 二戰期間為解放波蘭,波蘭居民義勇軍群起抵抗軸心國之占領,當時的
抵抗軍-波蘭地下國 Polish Underground State 宣稱擁有波蘭主權。1944 年 8 月 1 日起,Komorowski 統帥領導之波蘭地下國之
義勇軍配合紅軍共同迫使德軍納粹撤退,但蘇聯突然撤銷行動隔岸觀火,不放一兵一卒渡河給作困獸鬥的波蘭軍任何紓
援;歷經 63 天獨立抗敵全軍壯烈捐軀;於 1944 年 10 月 2 日向德軍投降,此奮戰造成彼此雙方上萬人死亡,而這也是二
戰期間規模最大的反抗運動。經此起義後希特勒下令夷平華沙,並說:“我要華沙從此在地圖上消逝” 。華沙受遭受嚴重
的報復行動,全城 85%幾經毀滅 (而這也就是為何華沙境內所有建築都是戰後重建之因 );華沙市民被殺的超過二十萬,
對俄國恨之入骨。1945 年 1 月 17 日蘇軍再度進入華沙,終結華沙被摧毀之命運;但華沙條約下之波蘭同樣也是再度面臨
滄桑的命運,悲慘的寄人籬下,在強權下委曲求全。

人們在聖母訪親教堂旁之前任主教 Stefan Wyszyński 雕像前弔念 1944 年之先烈們


38

1948~81 年之前任華沙紅衣兼樞機總主教 Stefan Wyszyński,因反對極權,而被尊為波蘭民族英雄,力排眾議而促使教宗諾


望保祿二世進行波蘭之朝聖之旅

波蘭實證主義文學作家 Boleslaw Prus 之紀念碑,由 Anna Kamienska-Lapinska 雕鑄,1977


39

波蘭總統府,波蘭人稱之為納滅斯特尼考夫斯基宮(Namiestnikowski Pałac),始建於 17 世紀中期。

1815 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佔領“波蘭王國”,自己兼任“波蘭國王”,將這裡作其總督的府邸。二戰時被德軍佔用,因而受損
不大。戰後作為波蘭部長理事會駐地,曾舉行過許多重大政治活動:1955 年《華沙條約》在此簽訂;1970 年在這裡簽訂
波德關係正常化條約;1989 年在這裡舉行波蘭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圓桌會議”。1994 正式作為波共和國總統府。總統府前
聳立著波蘭愛國者和英雄波尼亞托夫斯基 Poniatowski 騎在戰馬上的雕像。他原為奧地利軍官,奉伯父波蘭國王斯坦尼斯 40
瓦夫二世的召喚,1789 年轉入波蘭軍隊,多次對俄作戰,曾參加 1794 年的反俄起義。1807 年拿破崙請他擔任華沙公國總
司令。1812 年,他率領波蘭軍隊參加拿破崙遠征俄國,1813 年在萊比錫戰役結束時死在馬背上。

華沙親王 Józef Poniatowski 紀念碑 波蘭總統府皇家大道


沙皇亞歷山大統治時期,於此總督府前由 Bertel Thorvaldsen 設計,模仿羅馬 Marcus Aurelius 雕像;但在十一月起義降臨之後,
沙皇尼古拉斯一世卻不同意安放甚至想拆毀。直到 1840 年才被放置於他地。1922 年返回波蘭,作為在 1920 年波蘭 - 布
爾什維克戰爭結束後在裡加條約期間建立的被盜財產歸還的一部分。 但於 1944 年 12 月又被納粹黨衛軍首腦埃里希·馮·
巴赫 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i (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猶太大屠殺之罪魁禍首 )炸毀。這座新紀念碑是以哥本哈根
Thorvaldsen 博物館的原碑為模板, 於 1948~51 年由 Paula Lauritza Rasmuussena 鑄造而成,並作為丹麥致贈華沙的禮物。,
在 1952 年的一年,雕像擺在面前的老橘園在皇家瓦津基 Łazienkach Królewskich 公園,1965 年移到總督宮的皇家大道。
總統府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建於 1818 年,這裡曾作為拿破崙的司令部,現在是波蘭總統的官邸
41

聖母昇天教堂
42
43
44
45
46

Janusz Stanisław Pasierb 波蘭近代之牧師,詩人和評論家,歷史學者和藝術和文化的專家


47

聖母昇天教堂舉辦之音樂會 注意沒這街牌上遺留之槍彈痕跡
1916 年 10 月康斯坦丁諾夫斯基廣場改為亞當·密茨凱維奇廣場
城堡廣場( plac Zamkowy Warszawie 劄姆克約廣場)是參觀老城區(The Old Town)的起點。這是一個美麗五彩有著歷史的廣場,
坐落於城堡的前面。而這個城堡以前是作為波蘭君王們的官邸。廣場上有一座紀念國王西吉斯蒙德 Sigisund 三世瓦薩
( Zygmunta III Wazy )手持十字架的雕像的圓柱,這是由他兒子所樹立。瓦薩最知名的是在 1596 年將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移
到華沙。王宮曾是瑪佐大舍公國公爵的住宅,該建築成為波蘭國王和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歷經數百年經過多次改建,二
戰期間王宮完全被破壞,戰後使用所保存下來的原部分建築材料,王宮被重建。全社會熱情的參與華沙的重建工程,這
股團結和愛國的情操彌補了機械與資金的短缺。波蘭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博萊斯瓦夫貝魯特 Boleslaw Bierut 將此自發的
激情,凝聚為" 全民族建設自己的首都" 的口號。 舊城區週邊有城牆作為區分。廣場旁的舊王宮從 1971~74 年整修重建,
重建基金來自各界捐款,內部整建直至 1988 年才完成。現在成為博物館對外開放,收藏許多波蘭歷任王朝統治者的珍貴
寶物,有精美華麗的皇室收藏。在王宮博物館裡最吸引遊客的是林布蘭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 ~69 )和貝爾納
多貝洛托 Bernardo Bellotto( 1721~ 80)的作品真跡。加納萊托 Giovanni Antonio Canal(1697~1768)寫真的油畫對二戰後重建華沙
的工程起了至高無價的幫助。每天 11 點 15 分在王宮的鐘樓上響起號聲。

在此觸景傷情的 Na Rozdrożu 廣場上,也有其他獨立運動之有識之士雕像,如在 Szuch 與 Ujazdów Avenue.街角主張獨立建


國之右派政治家 Roman Dmowski,以及坐在靠椅沉思之華沙紅衣兼樞機總主教 Cardinal Stefan Wyszynski
48

在此觸景傷情的 Na Rozdrożu 廣場無名戰士墓與民族英雄 Józef Piłsudski 念碑旁,豎立著一座高聳的十字架,提醒在總統


府當政者緬懷過去

位於 Krakowskie Przedmiescie Street 街上之 Adamowi Mickiewiczowi Rodacy 紀念碑


這位波蘭 19 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Adam Mickiewicz 的雕像;由 Cyprian Godebski 設計,底層則是科學,勇氣和詩歌。
底座上的銘文寫著:“向國家致敬的 Adam Mickiewicz”。 密茨凱維奇(1798 年 12 月 24 日生,1855 年 11 月 26 日卒)畢生為
維護波蘭民族的自由而奮鬥。紀念碑揭幕於詩人百年誕辰。當時波蘭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瓜分,華沙處於俄國沙
皇的統治之下。密茨凱維奇的著名反沙皇詩篇《先人祭》的前言中說:“從普魯士到德涅伯河,從加里西亞到波羅的海都
被封鎖,變成了一座大監獄。”然而就是在這一時期,波蘭人敢於為密茨凱維奇豎起紀念碑,足見波蘭人民不屈不撓的鬥
爭精神。馬克思在 1867 年曾讚揚波蘭人民是“歐洲不死的勇士”。1944 年華沙起義後,被納粹故意摧毀,被拆毀的紀念碑
被運到德國。戰爭結束後,波蘭士兵在漢堡找到了雕像的頭部和幾個部分。雕塑家 Jan Szczepkowski 製作了原始雕像的複
製品,1950 年 1 月 28 日再次揭幕。紀念碑的最後部分直至 1980 年代才歸還波蘭。
49

即使是紀念碑之圍籬也是同一主題
50

在這華沙之著名咖啡廳 Green Caffe Nero 小歇一會兒


51
52

美女與咖啡

這間可是波蘭第一間文人雅士聚集之咖啡廳 地陪乘機敘述波蘭之歷史
53

外交部門前之廣場看板,也展示波蘭近代之政治組織與外交代表團

教會篇 傑出人物篇
1897~1949 年波蘭人在滿州里之專題報導 54

令人吃驚的展出東北哈爾濱與滿州里之城市建設也與波蘭有關
補充這段中國遺忘之歷史,遠東地區之開發( 東進)計畫是沙皇向日本競爭之策略,而於 1896 年與滿清簽訂 Li–Lobanov Treaty
條約(即光緒 22 年簽訂的中蘇密約,1895 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因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東半島,清朝贖回遼東半島,聯
俄抵禦日本勢力成為清朝外交政策之一。1896 年 5 月初滿清欽差大臣李鴻章赴聖彼得堡,慶賀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沙
皇以中俄共同防日為名,利誘賄賂李鴻章與其財政大臣 Sergei Witte、外交大臣 Alexey Lobanov-Rostovsky 秘密談判,並於 6
月 3 日簽訂此約; 設立蘇中銀行、 建設大連經哈爾濱通往 Vladivostok 之鐵路 )。 話說 1898 年 3 月 8 日在沙皇總工程師
Stanisław Kierbedź 手下之工程師 Adam Szydłowski 與助理 Raweński and Wysocki 等率領 30 輛馬車裝備與工人,在 Pole 軍團指揮
Rittmeister Pawlewski , a half-sotnya of Kuban Cossacks 護衛下艱苦地來到滿州里之松花江畔的漁村哈爾濱進行聯結西伯利亞鐵
路 ( Great Trans-Siberian Railway)支線之東方鐵道( Chinese Eastern Railway )基地的開發建設,並向 Honghuzi 寨主以 450kg 白銀
購得位於 Sian Fan 之 30 棟房舍。5 月 13 日 Saint Innocent, 及 Odessa 艦運來之鐵路工人,開始動工,而將哈爾濱打造成為
一波蘭般有教區、學校( 東方唯一)、報社、工廠、運動隊的城鎮。這條長達 1500km 之鐵道由擔任 Stanisław Kierbedź 經理,
率領 Adam Szydłowski 等百位波蘭工程師建設團隊;其中 Ludwik Czajkowski and Konstanty Jokisz 負責跨江鐵橋、Ignacy Cytowicz 負
責火車站、Feliks Jasiński 負責醫院、Czajkowski 負責麵粉廠、 Jan Wróblewski 負責首座釀酒廠、Władysław Kowalski 負責首座糖
廠( 以波蘭進口之甜菜為原料,他也成為糖業與木材之霸主)、 Kazimierz Grochowski 負責煤、黃金採礦、 Łopatowie 負責菸
草廠,等重大工程。Wróblewski 這位酒廠師傅也成為波蘭社區的慈善家。

Ignacio Domeyko (1802~89) 之浮雕


他法國流亡期間赴智利,1857~74 年擔任冶金化學和礦物學教授。
55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in the basement of a house on this place, somewhere on Dekert side, at the corner of the Vicious
Circle lived a terrifying creature called Basilisk. The monster was guarding fabulous treasures and, with his eyes which turn
people into stone, he killed on site every person who had the boldness to venture there. One day however, the Basilisk was
defeated by a traveling tailor who had a strange idea and showed him a mirror. The Basilisk, petrified by his own eyes, turn
into stone and never threatened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ity. Today, one can see there a sign representing the Basilisk: it is the
emblem of a famous restaurant in Warsaw

面向 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街,堡壘廣場上之波蘭王 Sigismund III Vasa 之立柱紀念碑 Sigismund's Column


16 世紀底之 1596 年從克拉科夫遷都至華沙舊城 Stare Miasto,建立波蘭王朝之 Sigismund III,這立柱是 1643 年由王子訪羅馬
之式樣所建,父王左手握著聖十字架, 右手握著阿拉伯彎刀,頭戴主教之鋼盔,身穿像是鄂圖曼之軍裝。但 1944 年華沙
抗爭運動時倒塌,如今則是 1949 年修復重建。
56

進入堡壘廣場

聖約翰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 John ( Bazylika Swietego Jana ),全名為 Archcathedral Basilica of the Martyrdom of St. John the Baptist in
Warsaw
作為華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聖施洗約翰的拱門大教堂也是其最重要的部分。這座教堂最初可追溯到 14 世紀後期的哥特
式風格,數世紀以來已被改造和重建無數次。在國王和王后加冕的地方,埋葬了許多名人,在波蘭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於二戰幾乎完全被毀,以 14 世紀的哥特式重建,而非戰前的巴洛克風格。 幸運的是大量的藝術作品在戰爭中倖存下來。
教堂內有三座小教堂,左邊的走道上有許多禮拜堂。它的樸實典雅與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主通道下面是隱窩,其中包括最後的波蘭國王 Stanislaw August Poniatowski 的墳墓; 鋼琴家,作曲家,波蘭總統 Jan Ignacy
Paderewski 和 Stefan Wyszynski 紅衣主教。自 1994 年以來,一年一度的管風琴國際音樂節在此舉行。施洗者聖約翰大教堂也
代表了波蘭過去六百年的動盪歷史。 57

1979 年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來訪之紀念碑

羅馬天主教主教座堂之徽章 這少見之十字架也獨具特色
58

新時代之重建也帶來與眾不同之設計理念與震撼
59

進入教堂內如同進入一間雕塑展覽館
60

主祭壇除天主教之聖母像外,以上千條念珠圍擾成圓弧狀來點綴
61

Piast 王朝最後一任郡主 Duke of Mazovia, Stanislaw August Poniatowski 與 Janusz III 的墳墓,因王室內鬨而於 24 歲被殺身亡

Wolski 兄弟之靈柩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似乎是尚未完工之穹龕

走道上樸實典雅的禮拜堂
71

The Chapel of Stefan Wyszynski

聖十字教堂內一角還有一個紀念卡廷慘案的小龕。1939 年 9 月 1 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 月 17 日蘇聯出兵波蘭,駐守


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警及官員約 25 萬人被俘。蘇聯政府認為波蘭戰俘是一個大包袱。一方面,蘇聯在緊張的備戰中為
其要消耗寶貴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意識到波蘭軍隊有可能成為德國的僕從軍,蘇聯有關方面認為,最好的辦法是
從肉體上將他們消滅掉。1940 年 3 月,一份對波蘭軍官為主的戰俘和犯人實施槍決的報告上交斯大林,隨即獲得批准。
1940 年 4 月初,處決波蘭戰俘的行動正式開始。戰俘們被秘密運往行刑地卡廷森林。1943 年,德國國防軍在卡廷森林發
現了這些屍體,並認為是蘇聯人幹的。但蘇聯拒絕承認。直到 1990 年 4 月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戈巴契夫承認
卡廷慘案是“斯大林主義的罪行”,並向雅魯澤爾斯基轉交了一部分有關卡廷事件的檔案材料。 卡廷事件帶給人們的悲痛遠
沒有結束。2010 年,為紀念卡廷事件 70 周年,時任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赴俄羅斯發生墜機,機上 90 多人全部遇難。
2010 年 4 月 10 日,波蘭時任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在赴俄羅斯參加“卡廷事件”70 周年紀念活動時,所乘專機在俄西部城市斯 72
摩棱斯克附近墜毀,包括總統夫婦與波蘭眾多高官在內的 96 人全部遇難。此後每年 4 月 10 日,波蘭全國都會舉行紀念活
動,可見這一事件對波蘭傷害之深。
73
74

步入古城區之城堡廣場 Plac Zamkowy Warszawie

1944 年戰後重建之景象
75

1945 年華沙戰火後之空拍圖
76

故華沙舊城(歷史中心)稱為之浴火鳳凰之城市 現今重建後之華沙舊城(歷史中心)
參觀華沙歷史中心:皇家大道,沿著昔日的波蘭國王走過的足跡─ 皇家大道瀏覽有名的華宅宮殿及名勝古蹟華麗的★聖
安妮大教堂、詩人密茨凱維奇紀念碑 Kolumna Zygmunta,歌劇院,蕭邦心臟安置所在的★聖十字教堂 Bazylika Świętego Krzyża,
Smaller Basilica of the Holy Cross 建於 1682~1757 年,1944 年因戰爭被毀後又重建;命運坎坷)、華沙大學、瓦茲恩斯公園。
舊城區市集廣場 Rynek Starego Miasta 觀光:華沙市最古老維斯瓦哥德式聖約翰大教堂 Katedra Sw Jana,位於城堡廣場 Plac
Zamkowy Warszawie 旁、列為國家歷史古蹟之巴洛克式克拉辛斯基皇室城堡 Zamek Kroleswki( 現為國家博物館,隸屬於華沙
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家及街頭商販集聚處─望樓,附近即是華沙市的象徵『華沙美人魚』雕像及門牌為 5 號二度獲得諾
貝爾獎之居禮夫人的故居。
77

老城集市廣場 Ryenk Nowego Misata 中央之華沙美人魚 Mermaid of Warsaw ( Syrenka Warszawska ),於 1855 年由 Konstanty Hegel
雕鑄。 這著名的噴水池是座手持長劍和盾牌的雙尾(雌雄同體)美人魚雕像 Warsaw Mermaid,這是華沙名字的起源( 華爾沙
娃為做華爾西和沙娃人神戀之所在地。為了愛情這對戀人衝破重重阻撓,在維斯瓦河畔之華沙開拓家園,他倆的名字合
稱“華沙”作為該城的名字),也是華沙的精神象徵,同時也是一段美麗的傳說教事。 傳說她曾經是在碧波粼粼的維斯瓦河
畔之美人魚,在海中游泳時,停在附近的老城區的河岸休息。她發現這個地方如此令人喜歡而決定留下。當地漁民在附
近發現有活的東西產生水波浪被漁網纏繞,而解救這條美水魚。他們愛上了會唱歌的美人魚。後來,一位富商將美人魚
囚禁在木屋裡。一位年輕的漁夫華爾西聽到美人魚沙娃的哭喊聲,並與他的隊友的幫助下把她救出,成為一對戀人;於
是美人魚手持長劍和盾牌騰躍在洶湧的波濤之上,協助保護城市和它的居民。這段華沙庇護神美人魚的傳說和安徒生童
話中的小美人魚完全不同,多了幾分英氣與威嚴,更有影響力,也更有歷史意義。雕象造型也不及哥本哈根美人魚之柔
美。哥本哈根看過小美人魚,現在又看到了波蘭首都華沙市的美人魚。嗯,真是不同國家,感受與認知大不同!它是 17
世紀早期以來華沙的城徽與軍徽標誌,是華沙的驕做。青銅雕象高 4 米,但這是自 2008 年保存於華沙博物館真品之複製
版。
78
79
80
81

城堡廣場 華沙王宮城堡
82

介於新舊城間之巴比肯 Barbican 城門

古城牆整修復原後之底層隔間也成為藝人擺攤之地點
83

佛瑞塔街
老城浸信會約翰聖徒聖殿 : 市中心聖潔彌撒教堂 Porządek Msze świętych 84
遵造羅馬天主教會之法定儀式進行聖體洗禮 :
1. 初始儀式 : 在入口唱歌, 問候祭壇、十字標誌、問候人民、懺悔的行為、凱里(求主憐憫) -悔改的行為時,沒有
使用第三(線索 kyrialnych)或第四形式( aspersji,或灑)
、凱萊(榮耀歸於上帝) -慶祝活動和節假日(除四旬期和
將臨,除了聖母瑪利亞的到來,所謂的群眾群眾 roratnie,以及大眾對臨期週日和借出的,在為公眾假期或禮)、收

2. 文字的禮儀 : 一讀、響應詩篇、二讀 - 星期天和慶祝、序列 - 只有復活節星期天,五旬節的嚴肅和任意地在復活節
的八度、鼓掌的的福音前詩句 -如果不唱,就可以省略、福音、Homily 或佈道 - 節假日和慶祝活動的義務、信條(信
仰的坦白) - 星期天和儀式、普遍的祈禱(忠誠的祈禱,通常 5 - 6 意圖)
3. 聖體聖禮 : 準備祭祀禮物、種植禮物、洗手盆(手洗)
、祈禱禮物、聖體禱告( 包括 : Prefication,其中前對話是一個
組成部分、Sanctus(聖潔,聖潔)、記憶當天的奧秘 - 星期天和一些假期和慶祝活動、epiclesis、奉獻、變質後獲得
好評、病歷、犧牲的祈禱、聖餐的 Epichelion、代求教會為生者和死者禱告、最後的 doxology)、聖餐儀式( 包括呼喚
主禱文、我們的父親、栓塞、和平標誌、唱 AGNUS 棣(神的羔羊),在此期間發生破麵包和定制混合形式聖餐、聖
餐、聖餐後的崇拜、禱告後共融 )
4. 最後的儀式 : 公告(可選)、祝福、解散
85

來到波蘭最知名之居里夫人 Marie Skłodowska Curie 舊居出生地,2011 年起為其生平紀念博物館

佛瑞塔街 16 號 (Freta 16)居里夫人故居


86

居里夫人是諾貝爾獲獎者中唯一獲得化學與物理兩面不同學科,1903 (首位女科學家)與夫婿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共獲
物理獎與 1911 年化學獎雙料冠軍的獲獎人。其中她由瀝青鈾礦分離,所發現之新元素鈽 polonium,則是以其故國波蘭命
名,而鐳 Radium 則意為含放射線( 她所創造之新學術名詞)。

分離鈽之步驟 與夫婿共獲諾貝爾物理獎之證書
引用正直又節儉的她對生命之意義的名言 : "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 But what of that? We must have perseverance, and, above all,
confidence in ourselves. We must believe that we are gifted for something and that this thing must be attained."
她育有二位女兒,其中一位 Irène Joliot-Curie 亦獲得 1935 年之諾貝爾化學獎。1906 年丈夫 Pierre 車禍過世後,接手擔任巴黎
大學 Sorbonne 研究所之物理學教授職務,這也是開創先例,開啟女權主義之先驅。於一戰期間,她甚至在前線組裝流動
式 X 光機協助醫師診斷,利用鐳所產生之氡 Rn-86 氣治療傷口。這也是放射線治療之開始。因暴露於輻射幾十年而患上多
種慢性疾病(包括因白內障近乎失明與再生不良性貧血)
,造成她 1934 年 7 月 4 日的過世。1995 年法國為嘉獎其科學的
成就,居禮夫婦的遺體被移到巴黎先賢祠( 如同華沙舊城區國家級之聖約翰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 John ( Bazylika Swietego
Jana ),或是在台北大直之忠烈祠 )。得獎後淡漠聲名、安之若素;卻在學術領域鍥而不捨,在生活上卻安於清貧,在榮
譽上則淡然處之。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每位波蘭人。迄今為止她依然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女性科學家之一
87

很容易發現她在學術界地位,尤其在全是男性主導的成員中
88

雖然瑪麗·居禮 1891 年就赴法國(由姊接濟赴法留學 ),為一法國公民,但身在異國但也從未忘記她的祖國波蘭

華沙新市區之引導者居里夫人 Marie Skłodowska Curie


89

在華沙瓦津基公園特區占地約一公頃之中國大使館

圍籬所掛的國力宣傳看板
90

位於 Krasinski Square 建於 1677~83 年之巴洛克樣式的 Jan Dobrogost Krasinski Palace,立面三角頂(tympanum)所雕鑄之 The Duel of
Marcus Valerius Messala Corvinus with a Gaul 與 The Triumph of Marcus Valerius Messala Corvinus in Rome 浮雕為 AndreasSchlüter 設計,
現為國家圖書館之一分支

仿羅馬著名之雕塑家 François Duquesnoy 於 Roman putti fiamminghi 之式樣


91

1944 年華沙起義紀念碑 the Monument to the Warsaw Uprising : 1989 年完工。歷經 63 天艱困之華沙起義是一幕壯烈的悲劇。華
沙居民犧牲 20 萬人,占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紀念碑雕塑刻劃著波蘭國民軍的戰鬥場景,其中有一名戰士面對強敵利用
下水道轉移,展開了城市裡的地道戰。在紀念碑附近還保留了一個當時使用過的下水道入口。
後記 : 波蘭鬼才安傑依·瓦伊達 Andrzej Wajda 導演用影像作筆書寫波蘭 20 世紀慘痛的歷史,這【戰爭三部曲】在坎城電影
節贏得評審團特別獎,三部曲也完成了他對地下組織的演進:從《一代人》對軍隊進行意識形態正確的批評,到《下水
道,1957》對頑固英雄主義的冷峻頌揚,再到《灰燼與鑽石,1958》對非共產黨的抵抗運動的曖昧肯定。用影像做槍,挑
戰當局,批判波蘭政治,不愧為「波蘭電影騎士」。
1994 年在紀念碑前曾舉行起義 50 周年紀念活動,德國總統 Roman Herzog 就第三帝國發動二戰和血腥鎮壓華沙起義向波蘭
人民道歉。 當然不得不提更早的 1795 年抗爭起義的領頭人居然是未修鞋匠 Jan Kiliński,他率領居民襲擊俄沙皇行宮,在
Podwale 街頭矗立著這位先鋒英雄的銅像,身穿戎服,手持寶劍,義憤填胸,目光如炬,威風凜然,200 年下後猶然生氣
勃勃。
92

位於 Krasiński 廣場之 Church of Our Lady Queen of Poland


Built in 1642 for the Piarist order and then burned by the Swedes, the church was rebuilt in the Baroque style. After the November Uprising, the
church was transformed into Orthodox temple. The Baroque interior was removed and bells were installed in the towers, covered by
characteristic domes. Their sound was to stifle the patriotic feelings. After regaining independence, the church was entrusted to the military.
Since 1920, it operates as a garrison church and since 1991 as the Army Camp Polish Cathedral. Opposite the church is the Monument of the
Warsaw Uprising.
93

波蘭大劇院 Grand Theatre (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Opera ( Gmach Teatru Wielkiego - Opery Narodowej) ) ,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劇院
之一。華沙大劇院由義大利 Antonio Corazzi 設計於 1833 年 2 月 24 日開幕。在二戰期間,華沙大劇院幾乎完全被毀。在 1945~65
年的重建經 Bohdan Pniewski 的設計擴大其規模,於 1965 年 11 月 19 日開幕;然後在華沙抗爭中再次被燒毀,1985 年又發
生了第三次火災。重建過程歷時 11 年。2002 年立面增添了一尊由 Adam Myjak 和 Antoni Janusz Pastwa 設計之阿波羅雕像, 94
然而,當時因為沙皇尼古拉斯一世因不希望波蘭國家歌劇院取代俄羅斯的建築原樣而不獲准。在關閉了長達 20 年之後,
華沙大劇院在 1965 年 11 月 19 日重新開放。 現代四駿馬 quadriga 銅雕的創造者是 ASP(華沙藝術學院);並於前庭設置
由 Jan Szczepkowski 設計之二尊雕像,以紀念的波蘭國家歌劇的創始人 Stanisław Moniuszko 和波蘭劇院的父親 Wojciech
Bogusławski。

左圖 : Stanisław Kierbed 興建華沙 Kierbedźia 鐵橋,與此波蘭歌劇院( Grand Theatre )之留蘇工程師、他多才多藝擔任過 father of


Polish Opera, 雕像由 Jan Szczepkowski 設計
右圖 : Wojciech Boguslawski 波蘭之著名演員、劇院經理、及波蘭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之推動者
這兩座於 1936 年所豎立之雕像也是歷經磨難,1939 年華沙戰役時此處被德軍炸的夷為平地;1944 年華沙抗議運動時就在
此殘毀的地點槍殺抗議者。 這銅像於 1965 年再度聳立在此,其邊角殘缺之花崗岩也驗證這悲劇。
95

1773~85 年之 Jablonowski's Palace, 二戰前 1817~19 年之市鎮廳

波蘭財政部,門巖上社會主義之特色雕塑
96

左圖 : 波蘭民族英雄 Janowi Kilinskiemu 青銅雕像,雖然他是鞋匠,但他指揮了反抗駐華沙俄軍的 1794 年的華沙起義。


右圖 : 無名烈士墓
華沙猶太公墓是在歐洲和世界最大的一個猶太人墓地,1806 年華沙的猶太人公社請求政府為當地猶太居民建立新的公墓;
有超過 25 萬個標記的墳墓。位於華沙的 Okopowa 街,毗鄰 Powązki 公墓,建於 1806 年。這些墳墓和地窖很多都是雜草叢
生,在德國入侵波蘭和隨後的大屠殺之後就被拋棄了 。儘管二戰期間公墓被關閉,戰後重新開放,其中一小部分依然活
躍,服務於華沙現有的猶太人口。
與歐洲的其他墓地不同,Okopowa 街墓地的所有墓地都背對大門。將墳墓對著墓地大門的傳統源於這樣一種信念,即將來
死者復活時,死者將升起,並能夠離開墓地而不必轉身。然而,1819 年當一名社區成員不小心把頭埋在墓地門口時,第
一任華沙首席猶太教教士猶太教教士拉比(Szlomo Zalman Lipszyc)裁定所有未來的墓葬都應該在同樣的方式,以避免造成
尷尬的第一個埋在這種方式。然而過度擁擠,於 1885 年由猶太社區(即窮人)資助下墓葬移往布羅多諾猶太公墓。1877
年華沙的幾個著名的猶太家庭資助一個新的後期的新古典主義阿道夫 Schimmelpfennig 住房建築會堂和兩座墓室(男人和女
人)。二樓是預留給拉比的公寓。二戰期間公墓被部分拆毀。1943 年 5 月 15 日的猶太人區起義後,德國人引爆了墓地所
有的建築物,包括猶太教堂和墓地。在 1944 年的華沙起義期間,德軍對公墓進行了進一步的破壞;但依然用它進行大規
模處決並埋葬華沙猶太人( 包括 1944 年華沙猶太區起義和其他大屠殺之猶太人和非猶太人)。 戰後墓地重新開放。在 90
年代,被忽視的墓地首次開始重新裝修,主要由重建的華沙猶太公社,Nissenbaum 家庭基金會以及華沙市政府。
早餐:飯店內早餐
午餐:Dawne Smaki波蘭料理
97

晚餐:Folk Gospoda西餐料理
98

旅館:Hotel Intercontinental 5* 或同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