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3

The Journey around Baltic States - Introduction & Schedule - Part 3 1

東南歐 20 日 (巴爾幹半島: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 +希臘


台達旅行社 2740-6958 導遊 胡齊鳴

第 4 天 ( 0519, Sat ) 亞德里亞海岸 盧比安那 Ljubljana (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

: 義大利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之間的亞德里亞海岸 : 知名的愛爾蘭作家蕭伯納曾說:
「想目睹天堂美景的人,就到克羅埃西
亞的杜布羅尼克」
,這句話令人對克羅埃西亞的美景充滿憧憬。克羅埃西亞的亞德里亞海岸是世界上最為曲折交錯的海岸
之一,在廣達 1778 公里的海岸分佈著 1185 個大小島嶼和礁石,這些豐富多彩的海濱風光,清澈湛藍的海水,使得亞德里 2
亞海岸成為世界上最美麗、最吸引人的海岸。在連接沿海地區和潘諾平原的高山地區,美麗的「普萊維斯國家公園」
,以
其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大小瀑布相連的 16 個高山湖,成為克羅埃西亞最璀璨的明珠。來到克羅埃西亞一起探訪這濱臨亞徳
里亞海岸邊的國家,大探險家馬可波羅的故鄉,有著許許多多和義大利一樣的中古世紀大城小鎮,更是歐洲人的新天堂
樂園。主要觀光景點有
 濱臨亞德里亞海的達爾馬提亞「大麥町」區,這是大麥町犬的故鄉,曲折的海岸錯落著數不清的大小島嶼。札達爾
Zadar 古城位在一座半島上,通過石造的拱門,石板路面已經磨出淺淺的弧形凹陷,主廣場上拜占庭風格★聖多納教
堂,有著精緻玫瑰窗的◎安納塔西亞大教堂,就圍繞在廣場四周。海邊的◎海風琴,當潮水湧入碼頭下的管子,就會
如同鼓風吹動管風琴般,發出深沉悠長的聲調,是欣賞亞德里亞海落日的最佳去處。
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古城-◎特羅吉爾 Trogir 是建築在希臘與羅馬遺址上,中世紀城市的出色例證,他保留了兩者在
建築上的影響。她很好的保存了自己的城市建築,幾乎不允許現在文化的影響,每一處城市風景都她的社會與文化
發展歷史的顯著證明。穿過特羅吉爾城門,時光彷彿回到從前,小鎮文藝復興式的鐘塔、巴洛克式的城牆、十三世
紀的羅馬式教堂大門,遺留千年的古蹟,讓人細味古城風韻。
 斯普利特 Split 是克羅埃西亞歷史名城、第一大海港,坐落在亞德里亞海的「大麥町」海岸中心。城市建築以羅馬皇
帝★「戴奧克里齊安夏宮」為核心發展起來。皇宮建於西元 305 年,宮殿正門六根大理石柱是遠涉重洋從中東運至,
工程浩繁,宏偉壯麗。

 有「薰衣草之島」美稱的◎赫瓦爾島 Hvar。史特亞波納廣場被稱為克羅埃西亞海岸線中最美與最大的廣場。城中最
重要的建築座落在廣場周圍,廣場盡頭 17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史特亞波納教堂內典藏著許多藝術家的宗教作品。
 科楚拉島 Korcula 是達爾馬齊亞海岸南部最響亮的島嶼,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身世之謎,使得這座島嶼永遠充滿話題。
與科楚拉島同名的科楚拉城位於島東北角的一塊地峽上,扼守住狹窄的佩萊沙治海峽,這是一座美麗的石城,於 15
世紀由威尼斯人建立。和大多數達爾馬齊亞海岸城市的歷史一樣,堅實堡壘用來抵禦鄂圖曼土耳其的進犯。狹窄的
街弄巷道,馬蹄形的城牆順著海岸線圈圍起來,裡頭的巷道就像魚骨頭般整齊排列。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身世之謎,
使得這座島嶼永遠充滿話題。聖馬可教堂,為 15 世紀歌德式與文藝復興風格混合建築,在這可看出當時科楚拉石匠
的石雕技術與風格。 據說馬可波羅 1254 年誕生於此,不過馬可波羅究竟是不是在這間馬可波羅之家出生還有爭議。
古城另有許多中世紀威尼斯時代殘存的建築,瀰漫著濃厚的拜占庭風味。
 譽為「斯拉夫雅典」、
「亞得里亞海之珠」杜布羅尼克 Dubrovnik : 舊城有 14-16 世紀建的古城堡,建在一塊突出海面
的巨大岩石上。城堡用花崗岩砌成,牆外有護城河環繞,東面是陸地,西面臨海。城牆上修有許多角樓和炮樓,城
內完好地保存著 14 世紀的藥房、教堂、修道院、古老而華麗的大公府及壯觀的鐘樓。爬上圍牆長城往下望,入眼所
及盡是紅瓦白牆,800 年古城風華一覽無遺。登高望遠湛藍清澈的海岸線與古城紅瓦白牆相呼應,美得像幅油彩畫
3

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以及黑山共和國的科托爾市 Kotor,二座舉世的世界遺產古城,相距的車程僅約 2


個小時,串連兩地的是一條如同蘇花公路般絕美的濱海公路,車子沿著亞得里亞海一路前行,湛藍海面上小島錯落,海
崖、海濱度假村一路相隨,還沒到達旅遊目的地,沿途風景就已讓人迷醉。 途中令人驚豔的還有黑山的地標景點、也就
是被阿曼飯店集團承租下的陸連島-公主島 Sveti Stefan,以及歐洲最南端的科托爾峽灣 Kotor Bay。這處往內陸深入約 32
公里、呈凹字型的大峽灣,景色開闊壯麗,若是開車順著沿灣公路得花上 1、2 個小時,但若由峽灣最窄處搭上可載車子
的大渡輪前往只約 10 來分鐘,大幅縮短兩地距離。
亞德里亞海北端( Golfo di Trieste ) 的沿岸處處是世界知名的旅遊與渡假戲水天堂,碧藍( Piran )小城在斯洛文尼亞西南端海
濱突出的半島上,有媲美對岸義大利威尼斯的迷人風貌,漫步在鋪設鵝卵石洋溢中世紀風韻的曲徑古道,瀏覽★廣場、★
教堂、★古城 牆與城樓....宛如墜入時光隧道。
今晨 8: 15 出發, 享受這亞亞德里亞海岸之碧藍海岸, 回到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首都盧比安那 Ljubljana
4

進入 Ljubljana 市區
5

由 Jože Plečnik 設計之三重橋 Tromostovje (Triple Bridge)


盧比安那 Ljubljana: 斯洛文尼亞首都,這 2016 年之歐洲綠環保色都城,通常得獎的城市都是北歐城市, 盧比安納可是少數
歐洲本土贏得獎項的城市呢 !

六種環保分類箱 行人道上居然有隻漫步之孔雀
值得大家細細品味這由共產社會轉型所塑造之童話世界,它有羅馬帝國時代城牆;歷史上因 Emona 地區酒交易而興隆; 895 6
年地震後所興建巴洛克式,以及 20 世紀上半由知名建築家 Jože Plečnik 所設計之知名新藝術風格建築,諸如市政廳、17
世紀之羅巴噴泉及繽紛馬賽克鑲嵌地板。拿破崙王朝瓦解後,由俄羅斯 Czar Alexander I、奧地利 Francis I 和普魯士 Frederick
William III 三君主於 1815 年 9 月 26 日在巴黎建立的神聖聯盟之國會( Holy Alliance Congress )所在;確立了歐洲之政治版圖。

斯洛維尼亞曾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將近六百年(1335-1918)
,當時被稱卡尼鄂拉公國 Herzogtum Krain
盧比安那 Ljubljana:知名之十大景點有 Ljubljana Castle, Dragon Bridge, Triple Bridge, Central Market, City Hall, City Museum of Ljubljana,
Plečnik House, Tivoli Park, National Gallery, National Museum of Slovenia ★慶祝 1991 年獨立之共和國廣場 Square of the Republic、★
國會、★市政廳、★綠頂雙塔之聖尼古拉教堂、紅色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三重橋 Tromostovje (Triple Bridge), 由 Jože Plečnik
設計、★. Ljubljana 城堡上之龍橋 ( Zmajski Most,Dragon Bridge, 1901,龍是城市之標章 ), 由 Croatian Jurij Zainovich 設計...等。
7

進入 Ljubljana 城堡之龍橋 ( Zmajski Most, Dragon Bridge, 1901,龍是此城之標誌), 由 Croatian Jurij Zainovich 設計
8

國會廣場 Kongresni trg 前重達 19 噸之大型銅雕革命紀念碑 Spomenik Revolucije,由 Drago Tršar 設計,1975 年 5 月完工

獨立紀念碑 Spomenik Revolucije 局部放大 國會廣場之另一側斯洛維尼亞交響樂團 Slove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總部


建於 1821 年的國會廣場 Kongresni trg 四周圍繞著許多重要的政府建築物,如南側是斯洛維尼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
學盧比安納大學 Univerza v Ljubljani,東側是 1701 年成立之斯洛維尼亞交響樂團 Slove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總部,北側
是廣大的星之公園 Park Zvezda,西側則是巴洛克風格的烏爾蘇拉聖三一教堂 Uršulinska cerkev svete Trojice。後方則以盧比安
納城堡為遠景。
建於 1821 年的國會廣場 Kongresni trg 四周圍繞著許多重要的政府建築物,如南側是斯洛維尼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
學盧比安納大學 Univerza v Ljubljani,東側是 1701 年成立之斯洛維尼亞交響樂團 Sloven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的總部,北側
是廣大的星之公園 Park Zvezda,西側則是巴洛克風格的烏爾蘇拉聖三一教堂 Uršulinska cerkev svete Trojice。後方則以盧比安
納城堡為遠景。 9

國家最高權利機構國會議事廳 Slovenski parlament 之正門浮雕


1960 年所建之國會 Slovenski Parliament,隸屬國民大會 People's Assembly, National Assembly,由 Vinko Glanz 設計,Zdenko Kalin,
in Karel Putrih 負責雕刻。
10

1991 年 6 月 26 日經歷幾乎無人傷亡的十日戰爭,米蘭總統庫恰 Konrad Kolšek 宣布斯洛文尼亞在廣場上獨立


在斯洛維尼亞的現代史中,國會(Slovenski Parliament)廳所在之國會廣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許多改變國家歷史的重
獨立運動-無論是自奧匈帝國的統治,或是南斯拉夫的統治,大規模的示威活動皆選在這裡舉行。1991 年 6 月 26 日經 11
歷幾乎無人傷亡的十日戰爭,米蘭總統庫恰宣布斯洛文尼亞在廣場上獨立,斯洛文尼亞新旗幟首次公開發布。為紀
念這一事件,每年都會在市場上舉行年度慶祝活動。斯洛維尼亞在南斯拉夫時期是六個加盟國家中最富裕的,聯合國
在翌年承認該國為獨立國家,獨立後的斯洛維尼亞旋即於 1996 年申請加入歐盟於 2004 年正式成員,並於 2007 年開始使
用歐元。 這一新區有許多美術館及博物館,如自然史博物館(Narodni muzej)
、國家藝廊(Narodna galerija)以及現代美術
館(Moderna Galerija)
。我對博物館和美術館一向有莫大的興趣,但因時間的關係無法參觀。

公園紅星雕像複製品 Emonian 發現於 1836 年,這裡是墳墓的一部分,設立紀念碑,抗議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


婦女囚犯的虐待,由 Boza Pengov 設計。另有座在 1954 年建造的舊錨,它代表了斯拉夫人到來 510 週年。1940~41 年之南
斯拉夫國王的亞歷山大·卡拉傑喬耶維奇青銅馬術紀念碑,則為洛伊茲·多利納爾的作品。 12

Statue of Emona citizen in Kongresni trg square

盧比安尼卡河(Ljubljanica)的對岸是盧比安納的舊城區
13

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 Frančiškanska cerkev Marijinega oznanjenja ) 老城區內之石板巷弄與加固、逃生拱樑


普雷雪倫廣場 Prešeren Trg 之地標為 1646~60 所建粉紅外牆之聖方濟會報喜教堂 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 Frančiškanska cerkev Marijinega oznanjenja ) ,內部天花板的壁畫為二十世紀斯洛維尼亞印象派畫家馬捷‧斯特恩 Matej Sterne
之作,原本的壁畫在 1895 年大地震化為虛有。教堂的主祭壇為巴洛克風格,很義大利的作品,設計者正是 17~18 世紀巴
洛克時期的義大利雕刻家弗朗西斯科‧羅巴 Francesco Robba,他最有名的作品也在盧比安納。
14

弗朗西斯科‧羅巴在 1743 年被委託設計了一座可以代表斯洛維尼亞的噴泉,羅巴受到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設計的四河


噴泉的啟發,因此以斯洛維尼亞境內三條主要河流:盧比安尼卡河 Ljubljanica、薩瓦河 Sava 及克爾卡河 Krka 為題,創作了
這座 Robbov Vodnjak 羅巴噴泉。噴泉中央是座 10m 高的方尖碑,下方的水池呈現貝殼狀,四周以三位拿著水壺的男子雕像
為裝飾,有人說這三位男子就是三條河的河神,也有人說這三個人代表卡尼鄂拉公國的三個行政區:上卡尼鄂拉、下卡
尼鄂拉及內卡尼鄂拉,也因此在 20 世紀後葉時,這座噴泉又被稱為卡尼鄂拉三河噴泉(Vodnjak treh kranjskih rek)

盧比安納市政廳
15

盧比安納市政廳展示獲得歐洲環保之都美譽之獎品與紀念章
16

盧比安納市徽石雕原件
17

盧比安納市政廳所展出之壁畫

盧比安納市政廳之中庭迴廊
18

盧比安納市政廳之都市規劃圖
Narcisov vodnjak 老噴泉之石雕像,Francesco Robba 所雕, 1721 19
沿著市府廣場往東北方走,來到了盧比安納主教座堂-聖尼古拉主教座堂(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St. Nicholas Chuch)
。建
堂最初建於 1262 年,1361 年大火重建,1461 年成為主教座堂;18 世紀由哥德式轉為巴洛克風格,綠色的圓頂和兩座高聳
的塔樓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
16 世紀鼓吹斯洛維尼亞語之作家 Adam Bohorič 17 世紀創立科學委員會之名醫 Marko Gerbec 20

市政廳旁之織品設計展
21

旅遊資料中心之觀光海報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外牆壁龕內之聖多瑪斯·阿奎那 St Thomas Aquinas,是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他也是許多中


世紀經典聖畫像中之解惑者
22

這位義大利天主教本篤教派之精神導師,是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神學最早的傳承者,也是湯瑪斯主義的創立者,其美德與
倫理成為天主教與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
。天主教會認為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
將其評為 35 位教會聖師之一,也被稱作神學界之王、天使博士或全能博士。將審慎、節制、正義、以及堅忍列為人類的
四大美德;而信仰、希望、以及慈善則是神學上的三大三大美德。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外牆壁龕內之 3~4 世紀位於 Aquilleia 羅馬天主教之首位主教 St. Hermagoras ( 據說是 St Peter 之弟子 ),其
信徒於 19 世紀於此建堂以紀念其弟子 St. Hermagoras and St. Fortunatus ( 9~15 世紀之 Archdiocese of Aquileia )來此佈道。當然也
是東正教敬奉之聖人之一
23

教堂的大門(在教堂的西側的小巷裡)斯洛維尼亞門,由雕刻家 Tone Demšar 設計,呈現斯洛維尼亞的歷史。描繪斯洛文


尼亞沃土隨著考古發現在面前,從 situlae 至羅馬人,羅馬 Emona 境內在 4 世紀的第一個教區成立基督教。椴樹從土壤中
生長出來,象徵著在這扎根的斯洛文尼亞國家。椴樹左側 Carantanian 王子 Gorazd 和 Hotimir,這是在對本篤會修道院和尚
棺基姆湖。在菩提樹右邊是沿著王侯石頭聚集的人群,這是我們地區第一個斯拉夫國家的象徵。在石頭上是家庭,每個
社會的基礎。呈現兩座石灰鐘樓的 Gosposvet 教堂的輪廓。這薩爾教會,在克拉根福克恩頓州北部是該地區最古老的教堂
之一。在旁被描繪 Modestus 和神聖阿奎 paulinus 的 II,這是斯洛文尼亞之中傳播基督教阿奎東正教和薩爾茨堡大主教管區。
此外中間還在 Lower Pannonia 工作過的聖徒 Cyril 和 Method;旁邊是 Cyril 和 Method 僧侶。事實上,公元前 1000 年左右,Brižinski
紀念碑就建立了。在同一層次上,來自十字走廊哥特式弧形的勇敢者 Stična 寺院,它象徵著各教派僧侶,(本篤,加爾都
西會,熙,濟,多米尼加和多明尼加)。 十字架在大門左側被描繪成騎兵的騎馬命令;這有助於保護領土。以車上描繪
了一群人用鐮刀工具象徵農場抗爭。在此期間,描繪在 Hrastovlje 教堂鐘樓城牆的陣營,這提醒土耳其空襲。近 200 年來
他們部分地阻止了城鎮的經濟發展。土耳其車手在橡木教堂右側的馬匹上。在右邊是拿著書的手; 表明新教。斯洛文尼亞
新教,主管 Trubar,在 1550 年奠定了斯洛文尼亞的基礎作為一種文學圖書底漆和問答。

農民反叛者之上之反宗教改革領導人 TomažHren 主教; 右側是安東·馬丁·斯洛姆塞克主教,他是教皇和民族主義者,他將


拉文坦教區的座位移交給了馬里博爾。除他之外,傳教士和主教 Friderik Baraga 在北美無私地工作,在那裡他放縱了印第
安人。象徵斯洛文尼亞獨立的一堆面孔和光線在主教上升起。另一方面,有許多人綁手 - 他們象徵著兩次世界大戰。人
群上方的左上角是 Bezjak 大教堂的輪廓,這是斯洛文尼亞主要的朝聖地。在教堂門口的中間頂部是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他彎過門。從人群中向右手提供的教堂中殿象徵著對梵蒂岡的感謝,梵蒂岡作為第一批承認斯洛文尼亞獨立的國家之一
24

局部放大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南側之「盧比安納門」,由雕刻家 Mirsad Begić 設計,主題是「二十世紀盧比安納教區的主教們」


,六位
主教的頭以浮雕的方式突顯出來,手執權杖的主教們看護著飽受苦難的俗世人民,主題十分鮮明,但不知為何那六顆人
頭給我毛骨悚然的感覺。
20 世紀是斯洛文尼亞民族戰爭和苦難的一個世紀。這就是為什麼雕塑家決定刻畫他們所受到的痛苦的基督,就像上帝的
悲哀之母主教的哥特式形象。主教不按時間順序排列。最接近基督的是(輔助)主教斯坦尼斯拉夫萊尼奇。其中最高的
是 Anton Bonaventura Jeglič(他從 1898~1930 年領導教區,於 1937 年去世)
。他概述了教區和斯洛文尼亞人民的精神,文化 25
和政治生活(他設立了主教部門,簽署了“ 五月宣言”)
。在他旁邊的是安東·沃夫克(從 1959~63 年領導教區)普雷舍倫的
小豬。他成為 20 世紀盧布爾雅那的第一位大主教(在教區 500 週年之際)
。在它旁邊是 GregorijRožman(盧布爾雅那從 1930~59
年的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斯洛文尼亞內戰激烈時領導教區。戰爭結束後,他帶著難民出國,葬於 Lemont
(芝加哥)
,現在被轉移到大教堂。接下來是約瑟夫·波加克尼克(他從 1963~80 年領導教區)
。當他成為大主教,他負責
的規定執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會斯洛文尼亞。除他之外,Alojzij Šuštar(從 1980~97 年領導教區,2007 年去世)

由於其廣泛的意見和適度是斯洛文尼亞的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貢獻,與世界多元化的關係的基礎上,也有力地推動了斯洛
文尼亞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促進其國家地位的國際認可。在基督的指導下,以盧布爾雅那為基地的第一個基督教社區的
考古遺存被標明:Emone。基督是一個水罐 - 對於任何進入聖所的人來說都是淨化的象徵。在他和主教之下,程式化的
頭骨 - 人類瞬間的象徵。瑪麗亞波馬加與布萊吉 - 斯洛文尼亞的女王在主教席上輕輕鬆了一口氣。在它的右邊是一座仍
然被圍起來的建築 - 這是斯洛文尼亞的教會,正在為第 3 個千年做好準備。在它旁邊,藝術家用他的象徵象徵著復活是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信念。在門戶上方的暗房裡,幾年之後,聖三一的救濟就像貝吉奇的工作一樣。
這兩座青銅大門是 1996 年為了迎接羅馬天主教教宗的來訪,才特地安裝上去的,雖然年代很新,大門的門把卻已經被參
訪者摸得閃閃發亮,看來參觀人數還真不少。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 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 之正殿


26
27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 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 之正殿長廊穹頂,由 Giuglio Quaglio 於 1706, 1723 年所繪製

Giulio Quaglio 帶來了第一個幻想畫的概念,這幅畫豐富多彩,充滿想像力,並且確信一些光學現實是現實生活中的現實,


在盧布爾雅那有一幅大教堂的畫作。在長老會的側壁上,他畫了聖尼古拉斯的奇蹟。在右上角的第一個圖中,藝術家在
右上角畫自己在共享麵包的人群中。天花板繪畫代表了盧布爾雅那教區成立的故事。窗戶兩側的圖片代表上帝之愛的火 28
焰和宗教熱情,在它們下面是慾望和喚醒的寓言。在祭壇上方的天花板上是維拉的寓言,窗戶上有愛與希望的寓言。
天花板圖片左側和右側的壁畫代表皇帝魯道夫和馬克西米利安。在上帝的母親 Brezjanska 的祭壇上方圓頂下的圓形大廳右
側的祭壇畫描繪了基督在出版前的安慰靈魂的地方。在天花板上被描繪 Dizmovo 瑪麗,在左側路口,右側飛行的神聖家族
在埃及。窗戶圍繞著 Pokora 和 Innocence 的形象。在 pandaviti 拱頂描繪四個福音:馬太,馬克,路加和亞內茲。在他們的
下面是教皇庇護二世的徽章。,皇帝弗里德里克三世。,數 Ziga 赫伯斯坦和費迪南德庫恩伯爵,還有四位寓言人物:正
義,勇氣,智慧和適度。教堂船上的天花板壁畫顯示聖尼古拉斯的榮耀,並講述了在羅馬皇帝尼祿和戴克里先的統治下
迫害基督徒的情況。窗戶間的牆上有十二位使徒,聖徒和美德的形象。河上的壁畫也講述了聖尼古拉斯神奇的作品。在
主要的聖器收藏中,繪畫的動機是對奧茲國王的懲罰。除了教堂的內部,Quaglio 還在大教堂的南北立面上繪製了壁畫。

中央主祭壇之穹頂與創世紀之壁畫,由 Matevž Langus (sl)所繪,1843–44


Matevž Langus 是一位溫馨的藝術家,他獲得了最後一位斯洛文尼亞巴洛克式藝術家的頭銜,並在圓頂上繪有壁畫。聖靈在
天花板上描繪天使的頭像。搶劫者戴著金色的燭台,與窗戶和燈籠之間的空間相遇。金色的背景上飾有飾物。白色大理
石天使戴著燭台下的臥底。圓頂的上部飾有拜占庭風格的金色飾物,十六根肋骨上的拱頂呈鮮綠色。正門入口處的圓頂
景觀展示了瑪麗加冕的形象,下方是聖尼古拉斯,施洗約翰,以及克拉尼斯卡和埃莫納的寓言。埃摩娜上面站著聖約瑟
夫讓他艾格尼絲羅馬,並在他們之上的神聖 Mohor,聖 Fortunat 和眾多的天使。小聖喬治踩在龍的頭上。它的左邊描繪了
聖潔的特蕾莎,聖約翰,聖瓦萊里婭和聖維塔利斯。在右邊,受洗的佩拉吉烏斯出生在主教馬丁的盧布爾雅那。與瑪麗
王冠相反,我們看到聖阿哈提烏斯,聖查爾斯博羅梅斯基和安東帕多萬斯基。除了圓頂之外,他還在教堂裡創作了一幅
聖尼古拉祭壇畫。
29

這中世紀教堂歷史的印證
30

中央之主祭壇
31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 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 之側殿

側室之祭壇 一
32

側室之祭壇 二

側室之祭壇 三
33

側室之祭壇 四

側室之祭壇 五
34

側室之祭壇 六 聖尼古拉主教座堂 Stolnica svetega Nikolaja 之後門

斯洛維尼亞語詩人 Valentin Vodnik 之雕像,1889, Alojz Gangl 雕鑄


位於教堂一旁的空曠場地為以斯洛維尼亞詩人 Valentin Vodnik ( 1758~ 1819)而得名的沃德尼克廣場 Vodnikov trg 廣場南側還立
有他的雕像呢! 35

接著來到著名景點龍橋 Zmajski most


與屠夫橋相望的就是在橋頭各有四座飛龍在天的飛龍橋 Zmajski most, 石墩上這些龍的雕像非常非常有名。但飛龍橋的橋
面不大,沒什麼特別;不過這座橋是建於 1900 年屬鋼筋混凝土建築,它於 1849 年被法國人 Joseph Monier 發明,直到二十
世紀初才開始被大規模使用。當時奧匈帝國在此實驗,設計師為 Jurij Zaninović,採用奧地利工程師 Josef Melan 於 1888 年提
出的專利「梅蘭系統」
,利用大幅撓度的橋拱支撐橋身。於 1901 年開通成為歐洲最早的鋼筋混凝土橋之一。 以紀念奧匈
帝國皇帝 Franz Josef I 於 1848~88 年四十年的統治,命名為「法蘭茲皇帝週年紀念橋 Franca Jožefa I jubilejni most」
。橋樑的風
格被視為維也納分離派藝術( Art Nouveau 之前身 )的代表作,橋墩上的四座飛龍雕像則是該市的守護神。
歐洲的龍常常被描述成邪惡的噴火龍,但飛龍橋上的龍是希臘神話中看守金羊毛的火龍。不過這隻火龍後來被伊阿
宋 Jason 和他的夥伴們給毒暈了,奪取金羊毛的伊阿宋最後喜新厭舊拋棄了他的女巫妻子美狄亞;被拋棄的女人火大將伊
阿宋和他兩個孩子全於她的詛咒之下喪命(有一說是美狄亞親手殺死了他們兩個的孩子)。 傳說中伊阿宋在取得金羊毛
後,決定留在盧比安納定居,成為這座城市的創建者,於是這條被伊阿宋打敗的噴火龍,也成為該市的象徵。
36

這位則是 1901 年龍橋之建築設計師 Jurij Zaninovic ,聘請維也納工程人員首創使用鋼筋水泥工法,這翼龍也是來自維也納;


所以說盧比安納是維也納之姊妹城
37

屠夫橋 Mesarski most ( Butcher's Bridge)


這座廣場與鄰近的波加卡爾廣場 Pogačarjev trg 和普雷契尼拱廊 Plečnikove arkade 合併為盧比安納的中央市場 Osrednja
ljubljanska tržnica。市集攤位出售花卉、魚肉、乾果,還是日常用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適逢週日故未營業

河畔堤防之中央市場 Osrednja ljubljanska tržnica 之背面與正面


順帶一提,普雷契尼拱廊的設計師與三重橋的是同一人 Jože Plečnik; 於 1940~44 年將這座兩層樓的建築物設計成文藝復
興風格,沿著河道而建,呈現曲線的造型,河畔特地設計成類似騎樓的結構,實在是非常貼心。設計師還計畫在拱廊前
建造一座橋連接對岸的河堤 Petkovškovo nabrežje,不過當時這個計畫卻被二次大戰給打亂了。一直近些年政府才出資建了
一座橋就叫「屠夫橋 Mesarski most」

話說飛龍橋的前身是附近的肉市 1819 年的橡木橋,名為「屠夫橋」;在 1895 年的大地震中被震毀,後來要建造飛龍橋,
也是為什麼後來中央市集前的那座新橋要取名為「屠夫橋」
,一來是為了懷念一下舊時的木橋,二來也是因為中央市集的
肉販還是在位於附近。
38

奇形怪誕之橋墩裝飾品,青蛙與貝殼
屠夫橋其實是座很簡單的人行橋,橋面部分是玻璃製的,可以看到下頭的水流,兩側則僅以鐵絲當護欄,橋的兩端有幾
座大型的雕塑,呈現古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裡的角色。如亞當與夏娃,半人半羊之森林之神 Satyr, 火神 Prometheus。被
觀光客之戀愛男女配上鎖,象徵永恆愛情的情鎖。

半人半羊之森林之神 Satyr
39

能預知未來之火神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與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創造了人類,普羅米修斯負責用泥土雕塑出人的形狀,雅典娜則為泥人灌注靈魂,並
教會了人類很多知識。當時宙斯禁止人類用火,他看到人類生活的困苦,幫人類從奧林帕斯偷取了火,因此觸怒宙斯。
宙斯為了逞罰人類,將潘朵拉的盒子放到人間。再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派一隻鷹去吃他的肝,又
讓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然而普羅米修斯始終堅毅不屈。幾千年後,海克力斯為
尋找金蘋果來到懸崖邊,把惡鷹射死,並讓半人半馬的肯陶洛斯族的凱隆來代替,解救了普羅米修斯。但他必須永遠戴
一隻鐵環,環上鑲上一塊高加索山上的石子,以便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稱他的仇敵仍然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

家喻戶曉之亞當與夏娃 屠夫橋被觀光客之戀愛男女配上鎖,象徵永恆愛情的情鎖
40

市場入口

街角之現代裝飾藝術品
尤利‧普雷契尼克也曾出現斯洛維尼亞幣 500 托拉的正面喔!斯洛維尼亞於 1895 年(正是臺灣割讓給日本那一年)發生高
達 6.1 級的大地震,震央就在距首都東方僅 16 公里的小鎮陽切 Janče,當時許多建築物都被震毀,而普雷契尼克正是之後
都市重建的功臣之一,他的許多設計可以在盧比安納見到,因此一不小心就可以見到他的作品。
41

普雷雪倫廣場除了教堂還有斯洛維尼亞最偉大的 Julija Primic 十四行詩,國民詩人法藍斯.普雷雪倫 France Prešeren 與手


執桂冠繆思女神的雕像,由伊旺‧札雅克(Ivan Zajec)設計雕鑄,以敘述這段這淒美的單相思愛慕。
另一首敬酒詩 Zdravljica 的第七段後來成為斯洛維尼亞國歌的歌詞,他的忌日也成為該國的文化節(Slovenski kulturni praznik)

或稱普列舍仁日(Prešernov dan)
。 他也成為千元 Tolar 貨幣之封面人物。話說這位羞澀的男子普列舍仁與女主角尤莉亞在
一座教堂相遇,之後他再也無法忘懷這位讓他驚為天人的美女,可惜尤莉亞早已許配他人,也因此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讓普列舍仁的眼神凝望著圓環遠方尤莉亞的家,日日飽受著思念之苦( 單相思 )。而後尤莉亞家的外牆上也有另一座尤莉
亞向窗外凝望的雕像,與普列舍仁的雕像遠遠相望,可惜事實上完全不知之尤莉亞卻也從未回應他的感情。 以及一棟百
年歷史的藥局(Centralna lekarna, 位於雕像後方)
、尤莉亞之土黃色外牆住家就在那棟獨特的「郝普特曼之屋 Hauptman House」
(位於雕像正前方)隔壁。
42

女主角尤莉亞的家

普雷雪倫廣場,面對聖方濟會報喜教堂的三座白色橋梁便是「三重橋 Tromostovje」
。三重橋原僅有一條,災後又在兩旁各
加了一條,它橫跨於新舊城區之間。三重橋,一座連接盧比安納新舊城區的橋梁。十九世紀時已有一座舊的石砌拱橋橫
跨河上,這座拱橋由義大利建築師喬凡尼‧皮科 Giovanni Picco 設計,建於 1842 年,並將之命名為「醫院橋 Špitalski most),
而後官方正式命名為「法蘭茲橋 Frančev most」,得名於奧地利大公弗朗茲‧卡爾 Franz Karl,而後又因鄰近的方濟各教堂,
被稱為「方濟各橋 Frančiškanski most」。二十世紀時,拱橋已無法負荷交通流量,因此於 1931 年在兩側分別增建了僅供行
人通過的人行橋,由設計師尤利‧普雷契尼克 Jože Plečnik 設計成今日我所見到的三座不同角度的橋梁。由於目前這一區被
規劃為步行區,因此三座橋梁皆僅供行人通行。三重橋(Tromostovje)其實是座很短的人行專用橋。
43
44
45
46
47

盧比安尼卡河(Ljubljanica)的對岸是盧比安納的舊城區。 舊城區被河道環繞,好像是一座被河流包圍的小島,中央
高聳著城堡山 Grajski grič,城堡山上矗立著盧比安納城堡 Ljubljanski grad。它是這座城市的地標,從遠處便可望見。要上城
堡有許多小徑,其中不乏是林蔭夾道的石階路,我們選擇先把周圍區域大致逛一圈,再上山參觀城堡。
市府廣場兩側的建築物,位於市政廳對面的那棟房子,是奧地利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於 1881 年至 1882 年居住
的地方。當時他受聘來到盧比安納擔任當地國家劇院的指揮,在這段期間,他首次指揮了全幕歌劇,威爾第的《茶花女》

不過他只在這裡待了短短六個月,之後旋即回到維也納。
朝聖完有名的飛龍橋之後,沿著上坡的小路,上城堡去!
往城堡方面的山坡路有很多條,我們選中了入口最靠近沃得尼克廣場的 Za ograjami 上去。一邊走路,一邊欣賞風景,
雖然夏陽高照,但有陰影的地方就不覺得熱,加上心情大好,所以感覺一下子就走到了城堡了。
盧比安納城堡 Ljubljanski grad 位於舊城區的心臟地帶,尤其戰略位置的關係,因此建在小山丘上,這座山丘後來也被
稱為城堡山 Grajski grič。城堡山並不高,但已經足以將四周谷地看得清楚,可以見到更遠的阿爾卑斯山脈將盧比安納包圍,
顯示出這個地方的得天獨厚。來到城堡之前,已經見識過許多歐洲城堡的華麗,因此真正抵達城堡廣場時,不免有些疑
惑,這座城堡未免也太樸素了吧!怎麼看都像一座堡壘而已,真的稱不上是城堡啊!
這座城堡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二世紀,本是座具防禦功能的堡壘,而後成為貴族的宮邸。十五世紀時城堡因年久失修
而大幅重建,現今所看到的禮拜堂就是在此時建造的。經過幾世紀的增建,城堡規模也愈來愈大,而後因位居要塞,城
堡從皇家住居轉型為防禦工事,淪為兵工廠及軍醫院,甚至一度被當成監獄使用。二十世紀初,盧比安納市政府買下其
所有權,並動用大筆資金大規模整修,許多遺跡在政府的保護下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雖然有些部分看似斷垣殘壁,沒
有光鮮亮麗的油漆,也沒有鋪張奢華的壁繪,有的只是紅磚灰泥,陽光透過窗子照入室內,反映出最真實的樣貌。
免費參觀的還有聖喬治禮拜堂(Grajska gotska kapela sv. Jurija)
,建於 15 世紀,奉獻給盧比安納的守護聖人聖喬治,是
城堡歷史最古老的部分之一。禮拜堂為哈布斯堡王朝的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及皇室家族舉行彌撒的地點,18 世紀時
於天花板和牆壁上繪上卡尼鄂拉公國統治者的家族紋章,20 世紀初整修時,修復壁上的紋章彩繪,眾多的色彩,使這座
禮拜堂成為城堡內最令人眼花撩亂的空間。
城堡東南方是一大片綠地,立有農民起義紀念碑(Spomenik kmečkim uporom)及城堡山的三角點,順著石階路往下走,
盡頭是舊城廣場(Stari trg),這一區的觀光客明顯少了很多,街道兩旁的房子有著南法普羅旺斯的顏色,粉色系的外牆使
每一棟建築各具特色。廣場周圍矗立著混合中世紀及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該廣場是盧比安納歷史最悠久的廣場,亦是這
座城市的發源地,雖然名為「舊城」
,道路也鋪上石磚,建築物卻不曾給人破敗的印象,原因之一是因為 1895 的那場大地 48
震將盧比安納大部分的建築物震得東倒西歪,因此整座城市在災後大規模的重建,老舊不堪的房子拆掉重建,其他倖存
的建築物也經歷了大幅的整修,幸好城市規模並不大,因此重建工作得以在幾年內完成。 舊城廣場有座建於二十世紀末
的大力士噴泉(Herkulov vodnjak)
,柱頭上的大力士海克力斯正與獅子搏鬥。再往南走,接續另一座廣場-拉夫斯提克廣場
(Levstikov trg)

這座廣場得名於斯洛維尼亞作家法蘭‧拉夫斯提克(Fran Levstik)
,也是普雷契尼克在 1895 年大地震後設計的廣場之一,
原本廣場稱為「聖雅各廣場」
(Šentjakobski trg)
,得名於一旁的聖雅各教堂(Cerkev svetega Jakoba),這座教堂由耶穌會於
十七世紀重建,內部祭壇亦是義大利雕刻家羅巴的作品,羅巴本人當時也住在這座廣場附近。教堂原有兩座對稱的塔樓,
不幸的是,它們並沒有倖免於難,在大地震中倒塌,重建的新塔樓雖然只有一座,卻是現今全市最高的塔樓;除此之外,
由於耶穌會十分注重學校教堂,因此在聖雅各教堂內設立了盧比安納首座高等教育學校以及首座音樂學校。教堂旁有根
瑪莉亞勝利柱(Spominski steber z Marijinim kipom)
,是為了紀念十七世紀奧地利擊退土耳其人而設立的紀念柱。舊城區的南
界在跨過上城廣場(Gornji trg)後終止,房子變得愈來愈老舊,高度也愈來愈矮。於是我們索性過了橋,來到河左岸的新
城區。
圖說:斯洛維尼亞國家與大學圖書館(Narodna in univerzitetna knjižnica)外牆的造型特殊,是普雷契尼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歐洲遇見教堂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這座教堂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奇特。上前看了一下解說,才知
道它是一座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的教堂,名為聖西里拉及聖美多迪烏斯教堂(Cerkev svetega Cirila in Metoda)
。教堂共有五座
穹頂,上頭皆有一金色的十字架,它的歷史很新,建於 1940 年,但獨特的外型讓人遠遠的就發現它。

繞過飛龍橋後我們返回來到「普雷契尼克拱廊 Jože Plečnik」及「中央市場」


。拱廊沿著河道而建,因而呈現曲線造型,設
計師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可以一面購物一面欣賞河岸風光。拱廊對面便是中央市場。 中央為「聖尼古拉教堂 Ljubljana Cathedral」
亦稱盧布爾雅那主教座堂
49

Church of St. Joseph, Zrinjana ulica, Ljubljana


離開盧比安納後,繼續沿著 E70 高速前行
50

一路高低起伏之丘陵地,綠意蔥蔥

停車檢查,準備過關,進入克羅埃西亞 Croatia

克羅埃西亞 Samobor 也是座溫馨之山區避暑勝地


51

今天之目的地克羅埃西亞之首都 Zagreb

進入札格瑞布 Zagreb 市區 少數之高樓建築


札格瑞布 Zagreb : 保有獨特歷史色彩的古城遠溯自羅馬帝國時期,是克羅埃西亞歷史悠久的首都暨全國唯一超過百萬人口
的大都市,位於國境西北部 Medvednica 山的南坡是從西歐到地中海和東南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薩瓦 Sava 河流經市 區,
山丘上兩座中世紀的堡壘佇立,是當今克羅埃西亞的文化、藝術、運動和學術重鎮。
Zagreb(札格雷布)雖然貴為克羅埃西亞的首都,卻不像南部的大城 Dubrovnik(杜布洛夫尼克)那樣地吸引人,由於受到 1880
年的大地震重創,市內許多重要的建築其實都是地震之後重建或復原的,比起其他充滿歷史感的城鎮來說,Zagreb 相對 52
來說年輕很多。也因此,很多人到 Zagreb 都只把它當成到其他城鎮的轉運點,蜻蜓點水地停留一下就離開。

蘇聯時期之展覽中心 Art Pavilio 克羅埃西亞之歷史小說作家 August Šenoa, Marija Ujević-Galetović, 1987.

舊城市集廣場之銅雕農婦 街角之小祭壇
53

聖瑪莉教堂 Church of St. Mary

依據 Miroslav Krleža (1936) 小說情節之銅雕;綑綁於木樁囚犯旁那脖子綁著繩結吉他歌手 Petrica Kerempuh,Vanja Radauš


( Vinkovci 1906 - Zagreb 1975)
54

札格瑞布 Zagreb 舊城區內之特色,是任何街頭拐角處均設立各類之人像藝術雕塑作品,增添了這陳舊落伍城市的景觀


撐傘漫步街頭之首位前衛愛國女記者 Marija Jurića Zagorka (1873~1957) 銅雕, Stjepan Gračan 所鑄 (Proguvac 1941)
她堅決反對奧匈帝國之總督 Duke Khuen-Héderváry 意圖消滅本土語言,廢報社政策,以文筆取代利劍,爭取自由

涼椅上之愛國作家 Antun Gustav Matoš ( 1873~1914 ), Ivan Kožarić, 1973 我們一行人之專業領導 Mars
55

大胖子多產作家 Miroslav Krleža, Marija Ujević-Galetović, 2004 有如坐禪之作家 Marko Marulić, Vlado Radas, 1999

有如流浪漢之本土窮困作家 Tin Ujević, Vlado Radas, 1999

歐洲各地均有之聖喬治屠龍雕塑,St. George and the Dragon ( 但這雙足飛龍 wyrm 變成了巨鯰 giant catfish ),19 世紀由奧地
利 Kompatscher & Winder 雕鑄,而於 1994 年由 Mazuranic 家族捐贈
56
57

國家劇院正在演出杜蘭朵公主的劇碼 札格瑞布 Zagreb 舊城區地標之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

札格瑞布 Zagreb 舊城區雙塔地標之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即是聖母升天主教座堂 Katedrala Marijina Uznesenja


58

札格瑞布 Zagreb 舊城區內之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廣場前則是聖母瑪利亞之立柱 Holy Mary's Column


這 Zagreb Bishopric 教區早在 1093 年就成立,1217 年建立了羅曼式主教堂。1242 年被蒙古之韃靼人破壞。1264~84 與 1356~1433
年改建為哥德式。1624 與 1645 年之兩度火災,改建成文藝復興式鐘樓。18 世紀進行巴洛克之改裝。1852 年受封為紅衣大
主教之殿堂。1880~1902 年改裝成為現今之模樣。
聖母瑪利亞之立柱 Holy Mary's Column 位於 1880~82 年之 Herman Bolle 所設計之噴水池,而底座之四位天使( 代表對基督之信
心、渴望、對人對己之純真與謙遜四美德 )是 1865 年由 Anton Dominik Fernkorn 雕鑄,
59

札格瑞布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聖母蒙召升天主教座堂 Katedrala Marijina uznesenja )精雕細琢的正門


格瑞布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 是建於 1094 年的★聖母蒙召升天主教座堂 Katedrala Marijina uznesenja ( 原名聖史蒂芬主教
座堂 St Stephens Cathedral,屬匈牙利國王之座堂 ),1242 年毀於韃旦之蒙古軍,是位於古城地勢較高的卡普托區 Kaptol 是
在 1880 年大地震後於 20 世紀由 Hermann Bolle 主導下所重建,左右兩座高塔各都 105m 高之這一座新歌德式風格的天主教
大教堂,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最高的宗教建築,內部十分富麗堂皇並保存 11 世紀以來的中世紀重要文物。
60
61

1698 年由 M. Cussa 大師所製作巴洛克式銀雕講壇

彩繪地磚 札格瑞布主教座堂 Zagreb Cathedral 之簡介


62

主祭壇上穹頂以藍綠色之星空點綴著點點金色星光,令人沉靜遐想
63
64
65
66
67

本土斯拉夫語之祝禱詞

這是二戰與南斯拉夫獨立時期( 1937~60 )之紅衣主教 Alojzije Stepinac Sarcophagus of blessed 之玻璃靈柩;他於戰亂中拯救受難


之猶太人,在狄托專政期之 1946 年反對其整肅,支持克族之 Ustase 激進組織,及東正教克族之信仰自由;而入獄致死;
1998 年後被教宗保祿二世追封為殉道者。而這靈柩銀雕墓碑是由 Ivan Mestrovic 所雕鑄。
68

Alojzije Stepinac, Cardinal Archbishop of Zagreb

城市守護神聖母瑪莉亞的★石門( Kamenita vrata, stone gate )最早建於 13 世紀,在形狀像長方形塔樓之小教堂下方供大眾通


行,是老城區保存最完好的古蹟之一,這也是四座城門中僅存之一座。鐘上指著 7:03, 是指 1880 年 11 月 9 日大地震之
發生時刻。
69

1686 年之札格瑞布
據說 1731 年一場大火舊城區建築全慘遭燒毀,只有鑲嵌著聖母瑪莉亞像的石門絲毫未損。人們便於 1758 年在聖母像外築
起巴洛克式風格的柵欄來保護祂。
70

1731 年火後倖存之聖母抱嬰圖。之後信徒們為它建造了一道精緻的鍛雕鐵門加以保護。而今,這已經成為了一個聖地,
跪禱、點燭、獻花的信徒絡繹不絕。
71

入石門後,牆上神龕有尊 1929 年由 Ivo Kerdic 所雕鑄之 Dora ( August Senoa 著名小說中的女主角 )的雕像;另有 1355 年修道
院附屬之黑鷹藥局 (當然歷史悠久) ,1731 年大火後,於 1749 年重建; 如今也是間人氣很旺的化妝品店。
札格瑞布舊(上)城( Gornji Grad , 位於山丘上,建於 1242 年,為總督府所在 )聖馬可廣場之地標★聖馬可教堂( Crkva sv. Marka )
斜屋頂馬賽克拼貼畫最具特色。修建當時為羅馬式建築,14 世紀時期禮拜堂和拱頂改為哥德式建築。其經典的馬賽克拼
貼屋頂則是 1880 年由奧地利建築師 Herman Bolle (札格瑞布主教座堂之同一設計師 )所建;以紅、白、藍、黑的磁磚拼貼成
兩個盾牌,左邊的拼貼區塊分別代表當時克羅埃西亞境內的三個王國:Croatia(克羅埃西亞,紅白旗 )、Dalmatia(達爾馬齊
亞, 三獅頭 )與 Slavonia(斯洛維尼亞,三隻雪貂 ),而右邊的城堡圖案則是代表 Zagreb。
72
73

印證歷史之教堂南門石龕諸聖人浮雕
74
The Croatian Museum of Naive Art.
75
這素人博物館是 20 世紀 Hlebine 畫派,1952 年改型

歡聚一堂合影留念,左側之克羅埃西亞國會

建於 1681 年之希臘天主教主教座堂 Byzantine Catholic Church of SS Cyril and Methodius


76
77

1632 年由道明會改建,富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氣息之 Crkva Sv. Katarinin (Church of St. Katherine),1645, 1674 兩度遭受祝融;1881
地震後重建至今,附設之修道院現已成為藝廊

接著由 Mars 帶領我們遊城牆,登高望遠,俯覽這座上城之風光


78

聖母蒙召升天主教座堂 Katedrala Marijina uznesenja 雙塔與聖瑪莉教堂之鐘樓成為札格瑞布之名片

位於耶拉契奇廣場 Trg Bana Jelacica ( Ban Jelacic Square)中央之耶拉契奇總督 Statue of Croat Govenor Ban Josip Jelačić ( 1801~59 )
銅雕,於 1866 年由 Anton Dominik Fernkon 雕鑄;與 Ante Starčević, and Stjepan Radić 成為 1928 年獨立之英雄與政治領袖, 1947
年共產黨將其移除,1990 年獨立後復原。
79

19 世紀民族獨立運動(脫離匈牙利)先驅,廢除奴隸制度之耶拉齊查首任總督騎著馬,根據歐洲雕像的規則,馬一隻腳懸在
空中代表此人物在戰爭中受了傷,後來死亡。過去雕像原本朝向北方的敵人匈牙利,現轉為面對南方的不友善的國家賽
爾維亞。

耶拉契奇廣場 Trg Bana Jelacica


80

國家藝廊現正展出亦稱葉卡捷琳娜大帝 Katarina Velika ( 凱薩琳二世 Catherine the Great, 1729~96 ),俄羅斯帝國史上在位時間


最長( 1762~96 ),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女皇。通過政變廢黜並刺殺其夫彼得三世,即位為俄羅斯女皇之特展。
早在 17 世紀末,彼得大帝就在俄羅斯推廣一系列西化政策,使俄羅斯邁向現代化國家,深受推崇。凱薩琳奪權後,
以「彼得大帝的繼承人」自居,鞏固統治的正當性。她學習彼得大帝勤政的精神,並且延續彼得大帝的西化政策,
引進西方經典,推動國內的音樂、藝術發展,並在各城市建立學院,希望透過教育帶動整體國家進步。對外則主
動與當時歐洲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狄德羅等人交流,藉此拉抬自己的聲勢,而凱薩琳也的確受到伏爾泰等人的
推崇,成為「開明專制」的君主。在她統治期間也積極擴張俄羅斯領土,三次瓜分波蘭、並從鄂圖曼帝國手中取
得黑海的航行權,組織黑海艦隊,正式打開進入歐洲的門戶;後更併吞克里米亞半島,重挫鄂圖曼帝國,證明俄
羅斯已是歐洲強權國家;她也宣布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劃入俄國的版圖,俄羅斯正式成為橫跨歐、亞、美三洲的超
大帝國,成就俄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而凱薩琳也成為在俄國歷史上,第二位被稱為「大帝」的君主。

將軍兼作家推動 1830~70 年代之泛斯拉夫主義 Petar Preradović( 1818~72 ), Ivan Rendić, 1895


早餐:
晚餐:
81

旅館 : Kongo Hotel & Casino, Grosuplje


82

旅館附近民居栽種的芍藥

歐洲常見之野花罌粟科虞美人
8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