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0

The Journey around Baltic States - Part 6 1

東南歐 20 日 (巴爾幹半島: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 +希臘


台達旅行社 2740-6958 導遊 胡齊鳴

第 9 天( 0524, Thu ) 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紫葳科的凌霄花 Campsis grandifolia,俗名 Chinese Trumpet Creeper


2

清晨漫步於旅館 Hotel Nar, Trebinje, Bosnia & Herzagovina 附近亞德里亞海岸濱海公園


3

海濱開滿著野生之豆科染料木屬之金雀花 Genista cinerea


4

難得一見之毛茛科黑種草屬 Nigella 之黑子草 Nigella damascena (俗名迷霧之愛 Love in a Mist )


5

沿著亞得里亞海岸線前行,下一目的地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山頂似乎有古堡
6
7

陽光充足,日夜溫差大,此 Komarna 山坡地適宜葡萄生長;猶如德國之萊茵河畔


拜占庭馬賽克之美的克波雷奇 Poreč
拜占庭帝國(359~1451 年) 羅馬時代的人們擅長用大理石、石塊、彩色玻璃、碎磁磚當作繪畫的材料,這就是一般人熟知
的馬賽克,因為不變色也不容易毀壞,而有「永恆之畫」
。而拜占庭帝國更把這技術發揚光大,貼上金箔為金碧輝煌的荒
金嵌鑲畫,經常使用在教堂頌揚基督及描繪聖經故事。
波雷奇 Poreč 是西元前 2 世紀~西元 1 世紀時興建於小小半島的古羅馬城市,波雷奇最大景點就是世界遺產-尤弗拉西
蘇斯聖殿 (克羅埃西亞語:Eufrazijeva bazilika, 義大利語:Basilica Eufrasiana)是克羅埃西亞波雷奇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最
早的教堂興建於 4 世紀的基督教小禮拜堂; 6 世紀時的主教優弗拉休斯 Euphrasius 來自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他
見識過拜占庭黃金年代最傑出的代表性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決心在自己主掌的教區「波雷奇 Poreč」蓋一座能夠代
表拜占庭文化的“建築群”教堂擴建為三殿式大教堂、前有中庭、八角形洗禮堂並加蓋主教宮殿,到了 13~15 世紀教堂繼續
增建,16 世紀更在洗禮堂後面建築鐘塔,主教 Euphrasius 還從君士坦丁堡召來最有名的藝術大師製作教堂主祭壇拱頂。
1997 年 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這座教堂,連同更早的小禮拜堂遺跡列入世界遺產名單。這座遺產所訴說的,是早
期基督教信仰以及拜占庭式建築的完美結合。

來到 Poreč 舊城區的 Obala maršala Tita 波雷奇 Poreč 的主要街道為 Decumanus,經過兩千年的居民與旅客洗禮,石板路


光滑無比,跟著人群就可以找到尤弗拉西蘇斯聖殿,畢竟這裡是當時的邊陲地帶,而且這裡著名並不是雄偉而著稱,門
面真的可以用小來形容,但是遠處經過頂上金光閃閃的馬賽克絕對能吸引你的目光。 8

跨越邊境

進入波黑共和國境內 涅姆 Neum 海岸線僅 24.5 km,為波黑共和國唯一的出海口


9

短暫在此邊境之休息站停歇 又回到克羅埃西亞之國境,這也是第一次不尋常的體會
當然這背後是段與杜布羅夫尼克相關的歷史故事 :
In the Great Turkish War of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city-state of Dubrovnik allied itself with the Ottoman Empire, but that didn't end well. The
1699 Treaty of Karlowitz gave a lot of the Ottoman lands in the Balkans to the victors: the Habsburg Empire and Venice. Dubrovnik was so
afraid of a Venetian attack that it gave away a tiny tract of land on its northern tip to the Ottoman Empire, to give itself a buffer against Venice.
That fateful decision made Neum a permanent part of the region's Ottoman-ruled provinces: Bosnia and Herzegovina.
Neum is the second shortest coastline in the world
When Yugoslavia broke up in 1991, the newly independent Croatia was now split in two. Twelve miles of Bosnia-Herzegovinian coastline
separate the Dubrovnik region from the rest of Croatia to the north. The Neum corridor gives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 shorter coastline than
any other nation on earth aside from Monaco. Even tiny Pacific islands like Nauru and Tuvalu have more beachfront property than Bosnia.
In the Balkanized Balkans, Croatia may actually reunify.
Croatia has an idea to solve the traffic jams: a 2,400-meter bridge across to the Peljesac peninsula, which would bypass Neum entirely. The
Bosnia-Herzegovinians noisily protested this idea, since it might complicate ship traffic if Neum ever becomes a major port city. (Currently, the
nation's only sea access is a quiet beach resort town.) Bridge construction began in 2007, but stalled with the global financial collapse, leaving
only a few concrete footings behind. But this past summer, Croatia secured $370 million from the EU to restart the project. By 2022, Dubrovnik
might be rejoined to Croatia by four lanes of asphalt, the second longest bridge in Europe.
10

這裡有座 Mejet 國家公園


11

穿過 Franjo Tuđman Bridge (Dubrovnik)斜 張 大 橋 進入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之外港:

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也是峽灣地貌之天然良港,兼國際觀光郵輪之避寒勝地

過了跨海大橋進入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12

Minčeta Tower

杜布羅夫尼克的觀光海報
13

穿過 Gradska Vrata Pile/Pile Gate 城門步入老城區,沿著光 亮 潔 白 的 石 塊 鋪 設 而 成 的 普 拉 卡 -史 萃 當 大 道


Placa-Strudun

聖方濟修道院 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 正門上的聖殤像, 1498 年


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於 1979 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杜布羅夫尼克是克羅埃西亞最具代表性的觀光勝地,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此城面臨著義
大利半島的東岸,位於杜布羅夫尼克地峽之末端,以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英國詩人拜倫( Lord Byron )讚譽
為『亞得里亞海之珠』

杜布羅夫尼克的發展是建基於海岸貿易,在中世紀時,它是拉古薩 Ragusa 共和國( ~1808 年)的所在地,在當時亞德里亞海
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有 12~17 世紀興建、以長約 2 km, 高約 25m 白石頭堆砌的堅固城牆保護。這城市憑藉它的
財富及外交手段,在 15 及 16 世紀時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城市也是克羅埃西亞語言及文學的中心之一,是不少 14
詩人、劇作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其它學者的居所。1992 年造訪此地的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就曾讚
賞說「若想要看這世界的樂園,就來杜布羅夫尼克」
。日本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裡那座能看見海的城市,也是魔女
宅急便的場景原型之一。而 HBO 的自製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的君臨城(King’s Landing)在此拍攝,造成遊客絡繹
不絕。
別忘了中國人熟知之馬 可 波 羅 則 是 來 自 附 近 之 Korčula。

Dubrovnik 的 發 展 始 於 海 岸 貿 易,在 中 世 紀 時,它 是 拉 古 薩 共 和 國 Ragusa(此 古 城 之 舊 名 )的 所 在 地,在 當 時 可


是 亞 德 里 亞 海 中 唯 一 能 與 威 尼 斯 王 國 匹 敵 的 城 邦。這 份 榮 耀 一 直 延 續 到 1808 年 1 月 31 日,當 拿 破 崙 的 軍 隊
攻 入 Dubrovnik 時 , 拉 古 薩 共 和 國 幾 百 年 來 的 自 由 與 獨 立 也 劃 下 休 止 符 。 1918 年 前 屬 於 哈 布 斯 堡 下 之 達爾馬
提亞 Dalmatia 王 國,但 在 1991~92 年 克 羅 埃 西 亞 爭 取 獨 立 的 期 間,遭 受 到 兩 千 多 枚 炸 彈 襲 擊 而 被 嚴 重 地 破 壞 ;
一 直 到 1995 年,在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的 協 助 下 修 復 古 城,才 讓 Dubrovnik 重 新 站 了 起 來。 如 今 興 建 了 Tudjman
斜 張 大 橋 連 繫 Gruz 新 港 港 區 與 新 城 區 對 外 之 交 通

★古城牆:登城牆居高臨下舒暢飽覽古城風光及海灣景色,是古城最重點的觀光 ! 中世紀險峻之波克爾碉堡 Bokar Fort 明


闕達碉樓 Minčeta Fort、聖約翰碉堡 St. John’s Fort、雷弗林碉堡 Revelin Fort 與羅維里耶納克碉堡 Lovrjenac Fort 雄踞東西兩端
戰略要地,亦是當年的海關。15 世紀 Dubrovnik 之港口則是由 Paskoje Miličević 所設計。
15

城門旁 1318 年興建之聖方濟修道院 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 內附歐洲第三間 1391 年營業的最古老藥局

聖方濟修道院 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 修道院之迴廊


★Stradone、Ploča:城牆包圍的杜布羅夫尼克城內主要街道 ( Gradska Vrata Pile/Pile Gate 為西門,1468 年以石灰岩所鋪成的
步行街道貫穿舊城區約 300m,有 15 世紀由 Onofrio della Cava 設計建造將 11.7km 城外高低落差達 106m 的水源引進城內供居
民飲用之大小★Onofrios 供水工程建築。 旁有 1318 年興建之聖方濟修道院 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 內附歐洲第三間
1391 年營業的最古老藥局、13~14 世紀興建之聖克萊爾女修道院 Bivši Samostan sv. Klare/ Convent of St. Claire (1432 年時改為孤 16
兒院,現為餐廳)、 建於 1520 年之聖薩維爾教堂 Crkva svetog Spasa/Church of St. Saviour( 少數 1667 年大地震倖免於難的文藝
復興風格古建築)。

Saint Blaise ( St. Vlaha ) protector of Dubrovnik, Croatia


17

城門內之港場中心,鄂圖曼城鎮建設中不可缺少之民生必需之蓄水池 Big Onofrio's fountain (1438),當然亦是進入教堂前之淨


身之用。右圖則是 1667 年大地震倖免於難的文藝復興風格古建築聖薩維爾教堂 Crkva svetog Spasa/Church of St. Saviour 的正

18

1520 年 Crkva svetog Spasa / Church of St. Saviour, dubrovnik 之花窗


15 世紀由 Onofrio della Cava 設計建造將 11.7km 城外高低落差達 106m 的水源引進城內供居民飲用之大小★Onofrios 供水工程
建築。 上層在 1667 年被大地震震毀,現在只剩下層的 16 個雕刻,每一面的石雕都不一樣。 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榮
獲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之名錄中,當然不能不題的是鄂圖曼與威尼斯文化之交融所在。
19
20
21

正殿祭壇前之石雕
22
23

舊城中心為 Luža(奴札)廣場,周邊有許多重要的建築,包括

北邊建於 1516 年的史邦札官邸 (Sponza Palace,外牆鑲有一尊由 Ivan Meštrović 重鑄之守護神聖布雷瑟 Sv. Vlaha 雕像,現為
歷史檔案館)、
24

神話故事噴泉 Fountain of Amerling Satyr and Nymph Dubravka

原產於地中海之山柑科續隨子 Capparis spinosa


25

杜布維尼克老城區俯覽圖

杜布維尼克古城區之巷弄 杜布維尼克守護神聖 布 雷 瑟 Sv. Vlaha 之 壁 畫


26

略顯孤獨的之東正教教堂 相較於大氣之 Katedrala-riznica/Cathedral-Treasury 主 教 座 堂 穹 頂

東邊建於 1444 年高 31m 的的鐘塔 Bell Tower and Bell Lounge 與市政廳 City Hall、南邊的聖布雷瑟教堂(Crkva Sv. Vlaha /St. Blaise’s
Church,Sv. Vlaha 從 972 年起就是 Dubrovnik 的守護神,2 月 3 日定為 The Day of St. Blaise); 奴札廣場的中央還有一根建於
1418 年的奧蘭多石柱(Orlando’s Column,他在洛克姆島 Lokum 附近打敗阿拉伯人,因而拯救了 Dubrovnik,也成為 Dubrovnik 27
自由與獨立的象徵)。 據說士兵手肘到劍的長度為 52.1 公分,在 16~17 世紀時被當成當地丈

The Festivity of St. Blaise, the patron of Dubrovnik, represents an exceptional exampl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n a continuous
historic sequence from the 10th century to our time, has kept its traditional and recognizable features and exquisite expression, channelling local
and na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into diverse manifestations, intertwining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permeating spiritual
dimension. Based on the legend of the appearance of Saint Blaise to help the inhabitants of Dubrovnik against their enemy, the Festivity is an
occasion in which the people of the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tate and local authorities together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participate.

位 於 岡 朵 立 廣 場 (Gundulićeva poljana/Gundulić’s Square) 之 著名詩人與劇作家 Ivan Gundulić( 1589~1638 ),他也是克羅埃


西亞 50 Kuna 紙鈔上之人物。

位於舊城中心總督宮前 Poljana 廣場之富豪慈善家,方濟會之 Miho Pracat ( 1638 年雕鑄師 Pietro Giacometti of Recanati 之作品)
雕像; 及右圖總督宮內堂內文藝復興式迴旋梯
28
29

鐘樓 杜布維尼克之守護神聖 布 雷 瑟 Sv. Vlaha


Luža(奴札)廣場東邊的鐘塔(Gradski zvonik i luža zvonara/Bell Tower and Bell Lounge)建於 1444 年,高 31 公尺,1506 年鑄造那口大
鐘時,還在大鐘旁邊安排了兩位士兵 Zelenci,整點時兩位銅製士兵會以鐵鎚敲鐘,是非常巧妙的設計。鐘 塔 曾 於 1667
年 的 大 地 震 中 受 損 , 目 前 的 鐘 塔 是 1929 年 重 建 而 成 , 兩 位 敲 鐘 的 士 兵 當 然 也 是 複 製 版 , 原 始 版 的 士 兵 被 移
到 史 邦 札 官 邸 Sponza Palace 的 中 庭 內 , 眺 望 鐘 塔 就 可 以 依 稀 看 到 兩 位 士 兵 守 在 大 鐘 兩 旁 。
總督宮相鄰的是建於 7 世紀之主教座堂 Katedrala-riznica/Cathedral-Treasury 與 岡 朵 立 廣 場 Gundulićeva
poljana/Gundulić’s Square,建 於 1738 年 巴 洛 克 式 西 班 牙 階 梯 通 往 Ruđer Bošković 紀 念 廣 場,這 裡 則 為 建 於 1658
年 之 耶 穌 會 神 學 院 Collegium Ragusinum 與 由 Andrea Pozzo 設 計 建 於 1658~1725 年 之 巴 洛 克 式 聖 伊 格 內 休 斯 教
堂 Crkva Sv. Ignacija/Church of St. Ignatius 。
30

號稱杜布維尼克之莎士比亞的 Marin Držić( 1508~67 )神父銅雕

鐘塔旁邊警衛大樓(The City Guard)外牆穹龛內精美之 Small Onofrios Fountain 石雕海豚噴水池, 於 1480's 文藝復興時代,由


Onofrio della Cava 設計
★總督宮( Kne'ev dvor /The Rector’s Palace): 克國海岸線最顯著的一座古蹟, 1435 年由拿坡里之建築大師 Onofrio della Cava 31
與米蘭之雕刻大師 Pietro di Martino,於 地 震 後 1463~67 年 由佛羅倫斯之 Salvi di Michele 負責改建;之 後 於 1520, 1667 年
又 遭 逢 地 震 , 是 14 世紀至 1808 年這 Republic of Ragusa 轄區的行政中心和官邸,原建築屬哥德式結構,重建後改成巴洛
克式風格。1872 年後至今為歷史博物館。

總督宮肋骨門廊正門上之總督

總督宮 Rector's Palace


32

Luža(奴札)廣場中央的奧蘭多石柱(Orlando’s Column) 自 1418 年起就已矗立在此,石柱的主角是中世紀史詩「Chanson de Roland」


中的傳奇人物 Orlando(或稱為 Roland ),傳說中 Orlando 在洛克姆島(Lokum)附近打敗阿拉伯人,因而拯救了 Dubrovnik,也成
為 Dubrovnik 自由與獨立的象徵。而聖布雷瑟 Sv. Vlaha 自 972 年起就是 Dubrovnik 的守護神,祂以賢哲的容貌出現在大教堂
的神父 Stojko 面前,警告神父威尼斯人即將入侵,而使 Dubrovnik 免去一難。因此 Dubrovnik 的居民將 2 月 3 日定為 The Day
of St. Blaise,而聖布雷瑟(Sv. Vlaha)的雕像也常出現在杜布洛維克之城牆、教堂上。

聖布雷瑟教堂(Crkva Sv. Vlaha/St. Blaise’s Church) 奧蘭多石柱(Orlando’s Column)


★聖柏列茲教堂( Crkva sveti Vlaha):奉祀城市守護神聖柏列茲的教堂,14 世紀初建成時採諾曼式 Romanesque,1706 年被火
焚毀 9 年後重建改成巴洛克式風格,再經過 1979 年的地震與 12 年後巴爾幹半島紛亂戰火損壞仍然屹立不搖。
33

後 側 之 Katedrala-riznica/Cathedral-Treasury
這 座 主 教 堂 歷 史 可 追 溯 回 西 元 7 世 紀,拜 占 庭 式 的 教 堂 在 12~14 世 紀 期 間 改 建 為 仿 羅 馬 式 的 教 堂,不 過 又 在
1667 年 的 大 地 震 中 受 損 , 1713 年 重 建 為 巴 洛 式 風 格 的 教 堂 。 教 堂 的 牆 上 一 樣 有 聖 布 雷 瑟 (Sv. Vlaha)的 雕 像
聖布雷瑟教堂屋脊邊角之石雕 34

Luža(奴札)廣場
35
總督宮( Kne'ev dvor /The Rector’s Palace)拱型迴廊之廊柱 36

爬上城牆, 俯瞰這彷如置身於義大利古城之杜布維尼克舊城區之 Luža(奴札)廣場

置身於此戰火頻頻之巴爾幹地區,居然有如此原汁原味的古城杜布維尼克;實在是意想不到之驚喜
37
38
39

號稱亞得里亞海珍珠之中世紀杜布維尼克古城

與地陪合影
40

杜布維尼克之內港,外海則是天然防衛之島嶼
回到入口 Gradska Vrata Pile/Pile Gate 城門前鋪著光 亮 潔 白 石 塊 的 普 拉 卡 -史 萃 當 大 道 Placa-Strudun 41

位於 Poljana Ruđera Boškovića 廣場上,1738 年建築設計師 Pietra Passalacque 模仿羅馬的西班牙廣場


建起了宏偉的台階。聳立著聖伊格內休斯耶穌會信徒教堂( Crkva Sv. Ignacija / Church of St. Ignatius) 與耶穌
會信徒學院( Collegium Ragusinum )
這座教堂是由建築師 Andrea Pozzo 仿效羅馬的聖依納爵堂於 1658~1725 年間所建造, 屬巴洛克式風格建築。教堂被
譽為 Dubrovnik 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內部金碧輝煌
42

結 束 杜布維尼克古城之旅,繼續行程
43

有如花東縱谷之海岸線
今天之另一參觀景點是黑山共和國的科口多 Kotor ( UNESCO 世界遺產古城 ),與杜布維尼克相距車程僅約 2 個小時,
串連兩地的是一條如同蘇花公路般絕美的濱海公路,車子沿著亞得里亞海一路前行,湛藍海面上小島錯落,海崖、海濱
度假村一路相隨,還沒到達旅遊目的地,沿途風景就已讓人迷醉。
途中令人驚豔的還有黑山的地標景點、也就是被阿曼飯店集團承租下的陸連島-公主島(Sveti Stefan),以及歐洲最南端
的科托爾峽灣(Kotor Bay)。這處往內陸深入約 32 公里、呈凹字型的大峽灣,景色開闊壯麗,

今天經過黑山共和國之邊境 ( 只是前往阿爾巴尼亞必經之地 );故今天在( 進出四關)過境花費了不少時間


44

停車檢查,核對護照

出境關口
45

村落的老照片
46

途中來此休息站小歇一會兒

進入高底起伏之丘陵地帶
47

進入黑山共和國 ( 蒙特內哥羅 Montenegro )


Srpska 塞族共和國這國家對大家絕對相當陌生。 為何一個國家內有有一個共和國 ? 48
塞族共和國(斯普斯卡共和國 ),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Bosnia and Herzegovina 境內的一個政治實體,擁有自己的政府、
議會、軍隊和警察部隊。但在 2005 年年底時雙方決定合併各自的軍隊,現在波赫聯邦及塞族共和國軍皆隸於國家層級的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防部。塞族共和國和波赫聯邦組成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天然峽灣地貌

這裡是亞得里亞海之南端連結著地中海,也是座天然峽灣形成之深水港
49

在此搭乘渡輪,過口多峽灣 Boka Kotorska Bay;行程約半小時


50

口多之路標已在眼前;但今天之行程雖然僅不到 100km, 但上山下海過關等等也是全新的體驗

對岸之碼頭,歷歷在目;就只缺一座橋 似乎口多這頭較繁華
51

口多(或譯為科托爾 )這頭也有座機場

背山靠海之口多(或譯為科托爾 ) 山頭( 上城 )上之古堡


科托爾古城呈三角形,一共有三座城門,分別是北側的臨河門 The River Gate、西南側的臨海門 The Sea Gate 和南端的古蒂
茨門 The Guduric Gate。臨海門前的海灣,如今已成為科托爾灣重要的港口。

沿著這山谷有座保留完好之城牆與碉堡
52

舊城牆上威尼斯王國之熟習標誌聖馬可飛獅浮雕

舊城牆上之天佑吾民
口多是東西歐進入地中海之門戶,當然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也驗證了巴爾幹半島之歷史演變,自希臘、羅馬統治後,
紀元五世紀被日耳曼之 Visigoths 佔領後,就一直在外族之統治下如 First in 476 CE by the Byzantines, Boka in the VII century,
Slovenians in the X and XI centuries, then by the Serbians in 1185 to 1371, the Venetians from 1420 to 1797, Austrians in 1797, Russians in
1806, France in 1808 to 1813 then Austria agai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y became part of Yugoslavia and then Serbia, but they
finally became independent in 2006。
建於 1555 年的臨海門是主城門,是進出老城的主要通道,在中世紀時是城市防禦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城門距今已有 500
餘年的歷史,而鑲嵌在城門上的城徽隨著統治者的更迭而數次變換。起初是威尼斯的飛獅造型,後來換成象徵著哈布斯
堡王朝的雙頭鷹,如今看到的是前南斯拉夫迪托 Josip Broz Tito 時代的標誌。1944 年 11 月 21 日迪托率領的遊擊隊從納粹手
中奪回古城後留下一句霸氣的名言:““Tude necemo svoje nedamo” 你的我不要,我的你休想拿走 What belongs to others we don't 53
want, what is ours we will never surrender”,這句話現在被刻在城徽下的長條石上。臨海門的門洞內的對聖母雕像。
科托爾古城的格局具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特點:城市由若干廣場構成,廣場周圍環繞著教堂、學校或是民宅,廣場之間
由街或巷連接。這樣的佈局在無公共交通的時代較好處理了市民活動空間的問題,廣場既是休閒場所又是貿易集市。因
科托爾歷史上被不同宗教、不同種族的政權所統治,所以在古城內有數個不同宗教的教堂或修道院並存。
這小小的迷你廣場上就有 2 座不同宗教的教堂:東正教的聖尼古拉教堂 Church of St. Nicholas 和基督教的聖盧卡教堂
St. Luka’s Church。在古城內的 5000 居民裡,78%的居民信奉東正教,所以教會在 1902 年動工興建了這座東正教堂,歷時 7
年於 1909 年完工。旁邊的聖盧卡教堂 St. Luka’s Church 是古城內最古老的基督教堂建於 1195 年,早期為羅馬風格,後面的
圓頂為拜占庭式。教堂內還保存著 13 世紀的壁畫,教堂在 17 世紀改作東正教,因此,現在神奇地有了兩個祭壇。這是一
座神奇的教堂,科托爾經歷數次大地震中它是唯一沒有倒塌的建築。
離開迷你廣場,在古城亂轉中來到了聖·特裡芬廣場 St.Triphon’s Square 上,這廣場上有科托爾最著名的大教堂
St. Triphon’s Cathedrale。這天主教堂始建於 12 世紀,於 1166 年 6 月 19 日竣工,就是為紀念殉道者 Triphon 而建。據說這位
同學雖非十二門徒,卻在 3 世紀時受盡折磨,西元 809 年威尼斯商人從土耳其返航,帶回了他的遺物,卻屢次因風暴而停
留於科托爾。後來其中的一位商人夢到了 Triphon,聖人托夢給他,說應該留在科托爾,商人們就在此安居樂業,並建造
起了教堂的前身。1667 年的大地震摧毀了科托爾 3/4 的建築,腐爛的屍體引發了黑死病,這是科托爾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地震後教堂又再次重建,但重建到第二座塔身的時候錢已經用完了,只能草草收尾,所以今天看到的雙塔塔身是不
對稱的。大教堂的大塔是黑山共和國內僅有的 2 座雙塔教堂中的一座,也是公認的亞得里亞海沿岸最老和最漂亮的宗教
建築。它的鐘樓曾經是古城的地標,海上航行的水手遠遠也能清晰可見。現在大教堂內收藏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包括
金銀祭器、14 世紀的畫作等。

Triphon cathedral 科托爾主教座堂


教堂內有許多珍藏寶物,除了最特殊的聖物、St. Tryphon 遺骨、十四世紀壁畫、描述 St. Tryphon 生活的主祭壇外,還有許
多十七世紀威尼斯時期壁畫或雕刻陳列在四側。
54

進入海門 Vrata od Mora ( Sea Gate, 1555 ),便是大廣場 Trg Od Oružia

Kotor 守護神 Tryphon


55

即使今日 多數居民信奉東正教,但 1900 年代天主教徒仍佔多數,依然販售著家中禱告時之禮器。


56

終於來到今天的目的地, 列入 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之都 : 口加


口加之旅遊景點有
Old Town. The Old Town is the most famous part of Kotor, where the Kotor history, culture, and tradition are being preserved. The old town of
Kotor has a great number of monuments of the medieval architecture: churches, cathedrals, palaces, and museums. They are complemented
with the multitude of narrow streets, squares, and markets. The main and the biggest square is Trg od oruzja (Square of arms). That square was
and remained the main place for gathering. In addition,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cultural monuments like: Tower watch (VIII century), Cathedral
of Sveti Tripun (XIII century), Church of Sveti Luka (XIII century), Prince’s palace (XVII century), Church of Sveta Marija (XII century), Church of
Our Lady of Health (Gospe od Zdravlja) (XV century), and Napoleon’s Theater (XIX century). Old Kotor has also numerous palaces like: Bizanti,
Buca, Pima, and Grgurin (which houses the Maritime museum). The old town of Kotor toda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preserved medieval
urban ent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There are three entrances to the Old Town, the main one is the Sea Gate of 1555. 57
St Tryphon's Cathedral, (Old Town). First built in the 11th century, reconstructed after earthquakes. Romanesque-Gothic architecture. Chapel
holds the remains of St. Tryphon, the patron saint of Kotor.
St Nicolas Church. The biggest Orthodox church in the Old Town.
Maritime Museum, (Old Town), The memories on those long gone sailing days and years, the successes of the famous Kotor seaman, artists,
ship builders, crafts man, states man, and diplomats, intermediaries between west and east, are kept in the Maritime museum, which is housed
in the baroque palace Grgurin. In the museum, one can find three floors of portraits of the famous captains, models of old galleys and sail boats,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photographs, uniforms, weapons, paintings, and model ships.
The Island Gospa od Skrpjela (Our Lady of the Rock). The Island Gospa od Skrpjela is one of two gorgeous islands in Kotor Bay, which are
situated in the bay across from Perast (in the Kotor municipality). The other island, which also should be visited, is the Island Sveti Djordje (St.
George). That island is also called "the island of the dead captains", because according to a legend one French soldier, by shooting from
cannon towards Perast, hit a house of his beloved girl and killed her. That legend was a motive for the master piece "The Island of the Dead" by
the Switzerland painter Beklin. The Island Gospa od Skrpjela is an artificial island, made by seaman from Perast and Kotor, who on their big sail
boats brought in large boulders. According to stories, fisherman from Perast, after a shipwreck near the island, found an icon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 with the Christ on a sea rock, so they vowed to build a church on the island. They built the church in 1630. As the island had to be
maintained, seaman continued to bring in stones, so that tradition is alive even today. It is called Fasinada from Perast (July 22)

St. Luke's 廣場

20 世紀重建之東正教之 St Nicolas Church 正門三角楣上拜占庭樣式的馬賽克聖畫像


58

17 世紀的鐘塔與鐘塔前的三角恥辱之柱 medieval pillory 山坡上之古城牆


科托爾古城背靠高聳的聖約翰山,14 世紀時沿著聖約翰山建造了共計 4.5 公里的壯觀城牆,這古城牆以“之”字狀連接起城
牆上的一個個堡壘,這段古城牆是歐洲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長城牆。科托爾為修建這條城牆,付出了幾個世紀的努力,這 59
段長城牆從 9 世紀開始動工,直到 18 世紀才形成現在的規模,據說其建築成本比歐洲任何一座宮殿還要高。
穿過臨海門進入古城來到軍隊廣場 Square of Arms。軍隊廣場的占地面積不大,但已經是古城內最大的廣場。廣場上
建於 1602 年的地標建築鐘樓,還沒完工就遇到大地震,重建時西移至海邊,1997 年在大地震再次毀壞,重建時再搬回這
裡重建。鐘塔前有一根不起眼的黑色三角形立柱,名為恥辱柱(The Pillar of Shame)
,是中世紀時用來懲處犯人的。罪犯被
鎖在立柱旁,頸部懸掛木牌示眾,任由市民圍觀羞辱。

背面即是東正教 St Nicolas Church 之三座穹頂

另一側則是護城河
60

護城河外則是新城區

依山而建之古城牆 古色古香之噴泉
61
62

Montenegro 蒙特內哥羅意即黑色的山,黑山共和國之國徽 這煙囪之造型也不同

正巧碰到一對新人,在我們鼓譟下相互親吻;祝福他們
桃金孃科之斐濟果 Acca sellowiana ( 俗名鳳梨番石榴 ) 63

來到東正教 St Nicolas Church,很難得可入內參觀這風格迴然不同


64
65

口多東正教 St Nicolas Church 教堂之正殿


66

主祭壇之底層
67

主祭壇之中層

主祭壇之上層 主祭壇底層中間之隔間
68

側殿則保留著更值得細細觀賞的東正教傳統三層聯畫
69
70

局部放大
71

原有之中世紀時拜占庭風格的濕壁畫依然可見
72

從這導覽解說告示,得知這座口多東正教 St Nicolas Church 教堂得以重建,獲得了蘇聯教會與蘇聯藝術學院的大力支持


73
74

這十字架也裝飾的與眾不同
東方正教的教堂建築和傳統西歐的教堂建築,在平面圖上就有基本的差異。西歐大部分的教堂建築,從中世紀就開始往
「不等長十字形」平面圖的方向發展,信眾站、跪、和坐的區域,通常是一個狹長的長方形。而教士進行儀式的重心,
則集中在教堂的另一個遠端。這樣的平面設計,被稱為「Latin Cross」。而東方正教的教堂建築的平面圖,則大致是「大
約等長的十字形」,教士進行儀式的地區,比較接近教堂的中心。這樣的平面設計,被稱為「Greek Cross」。自從鋼筋被
用在建築上面之後,人們開始可以建造更大的室內空間而不需要內部的牆柱,因此東方正教教堂的平面圖,也隨著從「大
約等長的十字形」,進一步簡化成正方形、或是長短差異不大的長方形。

西歐教堂與東方正教教堂平面圖的比較
東方正教的教堂、和傳統西歐的教堂,在外觀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傳統西歐的教堂,從中世紀就開始發展尖頂;而東方
正教的教堂,則一直使用圓頂,還經常是多重圓頂。(西歐的教堂,也有使用圓頂的例子,譬如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不過畢竟是少數。)當東方正教傳到斯拉夫地區之後,可能是為了減輕積雪的壓力,教堂原來厚重的圓頂,變成了比較
輕盈的洋蔥頂、或圓錐頂。同時,外部的色彩也開始多樣化。東方正教和羅馬公教的分裂,發生在西元 1054 年,而導致 75
各個新教脫離羅馬公教的西歐宗教改革,則開始於西元 1517 年。這兩樁事件,致使三方(東方正教、羅馬公教、和新教)
長年不相往來。直到二十世的後半,三方開始有了顯著的對話。
東方正教教堂與西歐教堂最大的差異莫過於內部了。在基督教初創的那幾十年,猶太教中心的耶路撒冷神殿還未被
羅馬摧毀。而這一座神殿裡的神壇區和信眾區之間,有一張簾幕隔開。早期基督教的教堂,也效彷這種作法。後來這張
簾幕在西歐的教堂的發展中逐漸被淡化,甚至只遺留了欄階,作為象徵性的區隔。可是這張簾幕在東方正教教堂裡的發
展,則正好相反;它逐漸地變成硬實的有門高牆,牆面則用來繪製耶穌、聖母和其他聖者的圖像(icon)。而這一道有門
高牆,也因此被稱為「Iconostasis」
。 Iconostasis 的結構和其上所繪的圖像,是遵循著規律的。如果空間允許它通常有三道
門。中間那一道只有教士可以進出,而旁邊兩道則是給其他執事人員進出。中間門的兩旁,會各繪製有兩幅 icon:面對進
入方向右邊的第一幅,通常是耶穌像。而左邊的第一幅,通常是「聖母聖嬰像」
。其它的兩幅 icons,則可能是四大福音書
的作者之一,或是此一教堂致獻的聖者。如果空間允許,這排 icon 的上方會有更多排的圖象,而那幾排圖象的內容,也
遵循著一定的慣例。除了 iconostasis 的牆面,東方正教的教堂內部牆柱及屋頂,也都會儘量繪滿 icon。相較之下,西歐教
堂的內部裝飾,就比較不那麼繁複、緊湊。再則,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歐教堂的內部的繪畫和雕塑,就遵循著我們熟悉
的美術風格。但是東方正教教堂內部的 icon,則還保留了不少中世紀圖象畫的風格。所以走入一座東方正教教堂、和走入
一座西歐的教堂,可能會產生出不同的情懷。最後,東方正教教堂的軸線有固定的方向:它的聖壇區會設在教堂的東側,
而入口則會設在西側。西歐教堂軸線的方向,就比較有彈性。此外,西歐教堂的信眾區域,會設有許多排的長椅和跪墊。
但是東方正教的教堂信眾區域,通常並沒有排椅和跪墊,在儀式進行期間,信眾們是站立著的。不過近代也有些教堂開
始設置座椅。
希臘和俄國都是東方正教。俄國的部分是繼承希臘的。東羅馬帝國的重心位在希臘文化圈,在東羅馬帝國滅亡之際(西
元 1453 年)
,俄國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自許,不但擔負起希臘正教的延續,連政治上俄國國君都以「凱撒」自稱。
「Tsar」
據說就是從「Caesar」轉變來的。

仔細看,海岸旁孤島亦有座教堂
繼續沿海岸線前行
76

好似古羅馬時期之水道橋

石灰岩特有之石筍地貌
77

短暫地停留, 結束黑山口多之行,準備出境 接受阿爾巴尼亞之海關檢查

外觀像洋甘菊,脣形科毒馬草屬之希臘高山茶 Sideritis syriaca ( 俗名鐵草 Ironwort ),當地當作提神,治感冒飲料


78

進入穆斯林之國度 濱海之渡假旅館

山頂之 Rozafa 古堡
羅查費堡的遺跡是從羅馬時期和鄂圖曼時期便遺留下來的廢墟。這座盤踞丘陵、始建於西元前 4 世紀的大城堡,1479 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斯庫台後,不斷地擴建整修成目前所見規模。石頭堆疊的大城堡,佔地相當遼闊,雖然已剩斷垣
殘壁,但碉堡、城牆,以及石板路依然完整可辨,讓人遙想當時鄂圖曼帝國的輝煌盛世。除了可見到遠方的雪山、山下
綿延的斯庫台全景,甚至連巴爾幹半島最大、與黑山共和國為界的斯庫台湖(約 370~530 平方公里),也清晰入目呢!城堡
有個傳說,築城的三兄弟每天辛苦地蓋城堡,但每到夜晚,城牆就會倒塌,使得工期沒有結束的日子。一位智者跟他們
說,若要順利建完城堡,需要犧牲一個人作為祭品。三兄弟決議,明天中午若誰的妻子來送午餐,誰的妻子就成為祭品,
被埋入城牆。大哥和二哥回家便將這個決議告訴妻子們,要她們明天千萬別來送午餐。隔天中午,只有小弟的妻子 Rozafa
出現,也就成為祭品。Rozafa 對這個決議沒有反對,只擔心她需要餵奶的襁褓。因此希望她能露出右眼看雇孩子、右胸
脯哺乳、右手抱著孩子、右腳搖嬰兒籃。
79

河道中簡易捕魚之攔水網

似乎同樣,鄉鎮有穆斯林寺院 當然在斯庫台 Shkodër 都市穆斯林寺院較具規模

來到了今天行程的目的地 : 斯庫台 Shkodër 路口原稱斯庫台五英雄之民主碑噴泉


80

似乎這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黑山邊境山區是登山健行者之所愛

Albanian writer and politician Luigj Gurakuqi (also called: Louis Gurakuchi). Mosquée Ebu Beker,

出生於此,大家熟知之特雷莎修女 Mother Teresa ( 本名 Agnes Gonxha Bojaxhiu )雕像


81

反法西斯革命紀念碑,1944 Metropolitan Roman Catholic Archdiocese of Shkodër-Pult (Scutari-Pulati)

東正教之主座座堂 Orthodox Cathedral, 全名為 Nativity of Christ Orthodox Cathedral of Shkodrës


82

不知是否因午休,空蕩蕩的街道,迴然不同之體會

街角一間不起眼的老裁縫店
83

蘇聯時棋之國民住宅

公園內納涼,玩著多米諾 dominoes 的老爺們消磨時間


84

早餐:
晚餐:
旅館 : Hotel Argenti, Shkoder, Albania

清晨在旅館附近漫步;清爽宜人不像日間溫度高達 30 餘度之炎熱,晝夜溫差大
85
86

正值紫藤開花期

馬車依然是常用之貨運工具

南歐常見之白桑葚 Mulberry 早熟之葡萄


繼續今天之行程
87

來到位於 Shkodra 市郊山丘上歷史悠久之 Kalaja 古堡


這座三角形 Kalaja 古堡的歷史可追溯至紀元前四世紀,於紀元二世紀時已於 Illyrian King Gent 之檔案可詢,中世紀時被斯拉
夫及拜占庭統治,故可發現這些三重圍梯古蹟中騎士團、儲藏庫、行政中心、監獄、教堂、石雕等遺跡;興建於中世紀
及鄂圖曼王朝時底層之三座鼓樓,中層則是核心;

Kalaja 古堡之內部配置
88

古堡之城門與城牆

Kalaja 古堡面積達 3.6 公畝, 縱深為 130m,戰略要地


89

已成廢墟之營房 萬里無雲,紫外線爆表

荒山蔓草中之廢墟 Kalaja 古堡之核心指揮中心


90

販賣紀念品之攤販

Kalaja 古堡之天然屏障 Shkodra 之主要河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