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9

The Journey around Baltic States - Introduction & Schedule - Part 7

1
東南歐 20 日 (巴爾幹半島: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 +希臘
台達旅行社 2740-6958 導遊 胡齊鳴

第 11 天( 0526, Sat ) 蒂拉娜 Tiranes


阿爾巴尼亞 Republika e Shqipërisë, Republic of Albania : 地處巴爾幹半島西南部,西隔亞得里亞 Adriatic 海和奧特朗托 Otaranto
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

同樣在此遺留了許多古羅馬時期之遺跡
即使此次行程未包括玫瑰花國度、使用西里爾文( 俄文之起源 ),之保加利亞 Bulgaria,但大家所不知的它是繼希臘以及義
大利, 第三多古蹟的歐洲國家, 從公元 1 年前就被羅馬帝國統治. 而首都 Sofia 索菲亞這城幾乎是蓋在羅馬帝國的古蹟上
也不為過! 如果你進去 Saint Sofia Church 聖索菲亞教堂的話, 就可以發現這個教堂是蓋在倒塌的羅馬劇場上面. 教堂的地
下室直接用古羅馬時期留下來的 mosaic 馬賽克的地磚.

阿爾巴尼亞之民族屬於伊利里亞 Illyrians 人, 而非南斯拉夫之斯拉夫人


而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 它是東正教 (基督教其中派系) 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建於 2
1904~12 年, 為紀念 1877~78 年當時當時協助保加利亞脫離鄂圖曼帝國而死去的 20 萬俄羅斯士兵所建的.

Rrënojat e Ilir qytetin e Byllis Dega e thesarit Phoenice

Rrënojat e lashta Apollonia Arched hyrjes në Amantia

山城培拉特(Berat, 古名 Poulc )特殊的歷史文化古蹟,建於 13 世紀( 源於公元前四世紀)稱之為 Kala 之城堡般石屋,古城


區建於 13 世紀拜占庭式教堂,以及 1417 年後於鄂圖曼統治時期所建之清真寺等等保存良好之古蹟。 雖經幾度易主的命
運,老房大多建造於 18 世紀鄂圖曼時期;山脊上的 Kalasa 古城堡由厚石壘成,建造於 14 世紀,城牆上 24 座碉堡,城堡
內有 20 座教堂;可見其輝煌年代。現存 10 座左右,大多殘垣斷壁;不勝唏噓。 2005 年被聯合國教科 heriopólis and Antipatreia)
是阿爾巴尼亞的歷史古城,昔日為鄂圖曼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該市以其各種宗教、文化融文組織認定為自然文化遺
產,而該市山坡上逾千間擁有 18~19 世紀多個窗戶的白色小屋,也使其贏得「千窗之城」
(The City of Thousand Windows)的
稱號。
當羅馬帝國在 4 世紀分為東方和西方時,阿爾巴尼亞一直處於拜占庭控制之下,直到 7 世紀末,當時保加利亞開始超過
部分國家。在此期間,包括阿爾巴尼亞在內的巴爾幹地區遭受野蠻人入侵的蹂躪。在 13 世紀拜占庭和保加利亞帝國衰落
之後,該國的部分地區被威尼斯和塞爾維亞帝國俘虜。
3

5000 列克 Lek 紙幣之封面人物即是國家英雄坎德培 George Castrioti Skanderbeg

下一站之目的地 Tirane Shkodra 之市區

抵達目的地阿爾巴尼亞之首都蒂拉娜 Tirane
4

十字路口阿爾巴尼亞之雙鷹國徽
阿爾巴尼亞是整個歐陸上最常被妖魔化的地方之一。封閉鎖國了數十年之後,阿爾巴尼亞不太有存在感;如果你在西歐
人的日常閒談中聽到它,多半會跟「組織犯罪」、
「流氓」這些字眼成雙出現。阿爾巴尼亞一度是世界上最不喜歡和外界
打交道的國家之一。掌權四十餘年的恩維爾·霍查 Enver Hoxha,與南斯拉夫的狄托走得頗近;但 1948 年南斯拉夫和蘇聯交
惡後,阿爾巴尼亞轉向與蘇聯結盟。史達林過世之後,恩維爾公開對赫魯雪夫的修正主義表示不滿,主張自己才是史達
林真正的傳人;此時同樣和蘇聯交惡的中國,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阿爾巴尼亞的知音。整個 1960 年代裡,中國成為阿爾巴
尼亞最重要的友邦。1976 年毛澤東過世,霍查覺得沒人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決定徹底鎖國,堅持讓做唯一「真正的社會
主義國家」
。1990 年,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骨牌效應,阿爾巴尼亞人湧上街頭,要求政府發給護照、還給人民自由出入國
的權利,從此開啟了阿爾巴尼亞勞動力大量外流的局面。今日,阿爾巴尼亞有半數人口散落海外,大多都在希臘和義大
利謀生;和希臘接壤的阿爾巴尼亞南部,人口外流更是嚴重。阿爾巴尼亞人有句話說,一半的阿爾巴尼亞人都在希臘了;
有些更誇張、還有點吃希臘豆腐的版本則乾脆說,希臘有一半人口都是阿爾巴尼亞人。

蒂拉娜 Tiranes : 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城市風貌呈現和其他東歐城市截然不同景觀。17 世紀的土耳其將軍


把這中世紀小村莊設成一城鎮,1920 年成為首都。
5

紅黃相間如結婚蛋糕之總統辦公室,1961 年前原本之蘇聯大使館
市中心之◎ 斯坎德培廣場( Sheshi Skenderbej , Skanderbeg Square ) 是 1920~30 年由義大利 Florestano de Fausto 所規劃 、★文化
宮( Pallati i Kultures )、★國立歷史博物館( Muzeut Kombetar )、★國會大廈、★最著名的地標建築是由建城者蘇萊曼帕夏之子孫
於 1794~1821 年所建之◎恩森梅清真寺( Xhamia e Et'hem Beut )…等。市中心的主要大街★Bulevardi Deshmoret e Kombit 有一處
結合青年公園( Parku Rinia)、噴泉、台灣池( Pishina Taiwan)以及美食餐廳與咖啡館的『台灣中心』(Taiwan Center)大廣場,
鄰近蒂拉娜大學、使館區及多所知名國際飯店,深受年輕人及觀光客喜愛。

市中心區最豪華之國際旅館與阿爾巴尼亞國家銀行

市中心規格宏偉之地標建築是由建城者蘇萊曼帕夏之子孫於 1794~1821 年所建之◎恩森梅清真寺( Xhamia e Et'hem Beut )


6

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 Sheshi Skenderbej


斯堪德培廣場 Sheshi Skenderbeg 是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中心的重要地標之一。廣場命名於 1968 年,以阿爾巴尼亞民
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總面積約 40.000 平方米,斯堪德培紀念碑在廣場中央。而廣場中央有一座斯坎德培騎馬的銅像。
共產時期( 1968 年前) 當然是座史達林雕像。

1968 年由 Odhise Paskali, Andrea Mano, Janaq Paco 團隊所雕鑄之 George Kastrioti Skanderbeg 馬上雄姿
7

George Kastrioti Skanderbeg - The Great King Warrior Of Albania (1405-1468)


斯坎德培(Skanderbeg, 1405~68 ),本名喬治‧卡斯特里奧蒂 George Kastrioti,為阿爾巴尼亞的貴族後代,早年因德夫希爾梅
Devşirme 制度的關係,被徵召到耶尼塞里 Janissary 服役,同時也因而改宗成為一名穆斯林,並改名為「阿納夫特魯‧伊斯
坎德 Arnavutlu Iskender」
,意為「阿爾巴尼亞的亞歷山大」(伊斯坎德即是亞歷山大的突厥語發音)。此後由於累功,被任命
為貝伊 Bey,因此他的名字便由「阿納夫特魯‧伊斯坎德貝伊 Arnavutlu Iskender Bey」被訛稱為「斯坎德培」
,這一稱號也就
成為他一生最為知名的名字。
雖然斯坎德培因戰功得到蘇丹的信賴,成為一名指揮 5000 騎兵的將領,但他仍舊心念故土,暗中與匈牙利王國、威
尼斯共和國和那不勒斯王國等基督教國家保持聯繫。1443 年,斯坎德培趁著匈牙利將領匈雅提‧亞諾什率十字軍討伐鄂圖
曼土耳其帝國時,恢復信仰揭起義幟,率領阿爾巴尼亞人起兵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在此後的歲月中,不管與
他結成同盟的基督教國家中間反覆背盟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修好,也不論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在阿爾巴尼亞的局勢
取得多大的優勢,這 25 年間,斯坎德培始終在阿爾巴尼亞山區進行游擊戰,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周旋到底。由於他的領
導,阿爾巴尼亞軍隊多次以寡擊眾,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大吃苦頭。也由於斯堪德培深知雙方力量差異,不打沒把
握的仗,也使得他自起兵以來,未曾嘗過敗績。因此,斯坎德培成為阿爾巴尼亞的民族英雄,他在戰爭期間,所用的紅
底雙頭鷹旗,也就成為阿爾巴尼亞的國家象徵,不論阿爾巴尼亞的政局如何改變,雙頭鷹永遠被擺置於國旗之上。
斯坎德培的奮戰,在他死後並沒有獲得成果,1478 年(也就是斯坎德培死後 10 年),失去優秀軍事領袖的阿爾巴尼亞
獨立 37 年後再次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吞併,阿爾巴尼亞人也再次被伊斯蘭化,一直到 1912 年阿爾巴尼亞獨立之前,阿
爾巴尼亞再也沒有大規模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行動,且至今仍是歐洲唯一穆斯林佔人口比例最多的國家。
黑色雙頭雄鷹國旗沿自 15 世紀抵抗蘇丹 Murad II 和 Mehmed II 領導的鄂圖曼帝國入侵之領袖斯坎德培 George Castrioti
Skanderbeg 戰期間被義大利和德國相繼佔領,1944 年解放後反而淪落成全世界最封閉的共產主義國家。 在 1991 年革命之
後,社會 g 的印章,所以雄鷹( 金雕 )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因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別稱。第二次世界大
主義共和國解體並建立了第四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整整 46 年後世人才獲許進入探索這個國家的神秘內幕。阿爾巴尼亞
人自一世紀起主信基督教,後因奧斯曼帝國自土耳其入侵,大多數人改信回教。共產黨統治時期(也是首先承認中國大陸
之國家 )查禁宗教並宣稱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無神論的國家,現在是歐洲唯一回教徒人口占多數的國家。
8

阿爾巴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之馬賽克

Skanderbeg 廣場一角保留著 18 世紀末鄂圖曼 Molla Bey 統治時期之 Et'hem Bay Mosque 清真寺、叫喚塔與鐘樓;於 19 世紀尤
其子 Haji Et'hem Bay 完成其工程。這座鐘樓由 Haxhi Et'hem Bay 及富商建於 1822 年,1928 年改裝成如今威尼斯樣式的模樣。
9
10

蘇聯時期所建之文化宮,現已荒廢成蚊子館
霍查時代設計的文化宮,建造於 1980 年代末名為金字塔,聳立於市中心的拉那河畔,以大理石和玻璃打造而成,是一棟
造型相當怪異的建築。建築碩大的體積象徵了當時統治階層的權力,曾經一度人們對這類建築嗤之以鼻,現在不少西方
建築評論家也撇開了意識形態的困擾,開始給這些建築更公允的評價,建築的立面是傾斜將近 60 度的斜坡,現在已經成
了當地小孩的滑梯。市長 Edi Rama 是個曾經在巴黎生活過的藝術家,回到祖國開始都市規劃創作。著名荷蘭建築師 MVRDV
贏得了地拉那湖畔的大型專案,負責“地拉那之石”的整體規劃專案,將為市民提供文化休閒和住宿等設施。
11

像個機槍陣地之碉堡,或防空洞

公園內之茶館 Aleks Buda 歷史教授,宣揚阿爾巴尼亞為巴爾幹地區之祖先

文學詩人 Jeronim de Rada 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 Ismail Q Mal Vlora


1912 年 11 月 29 日宣布阿爾巴尼亞獨立,Ismail Q Mal VloraIsmail Q Mal Vlora 出任阿爾巴尼亞獨立後的第一任國家元首,第一
任總理和第一任外交部長。
12

在這也設立特雷莎廣場

沒有任何雕像, 而是以地磚祈福, 祝禱和平

巴爾幹地區最大之綜合性多功能清真寺 Namazgjas 清真寺,也被稱為地拉那大清真寺 : 獲得土耳其宗教事務主席團


(TürkiyeDiyanetVakfı)的財政支持。可容納 4500 位信徒
13

附近一間現代風格之基督教教堂 入口走道之特雷莎修女
14

主祭壇之簡約風格

燭台 壁飾
15

土耳其榛 Corylus colurna - Turkish Hazel


16

公園內之樹種: 地中海松 Pinus Halepensis Platanus orientalis 法桐,正名為懸鈴木科植物三球懸鈴木


Populus alba 楊柳科楊屬之銀白楊 Pyrus amygdaliformis 杏葉梨
Quercus cerris 土耳其櫟 (東南歐橡樹) Quercus frainetto 匈牙利橡樹
Quercus Ilex 地中海冬青櫟 Quercus pubescens 毛櫟
Tilia cordata 小葉椴 Tilia platyphllos 寬葉椴樹
Tilia tomentosa 地中海銀毛椴
17

古羅馬時代之 Tabake 橋
18

公園綠地中之公共造景

這些天常見柳葉菜科之月見草 Oenothera biennis ( Evening Primrose )

中午在這間頗具規模之私釀啤酒花啤酒館內享用當地之料理
19

早餐:
晚餐:
旅館 : Hotel Idea, Tirana, Albania

清晨在巷口已開張之果蔬店 麵包房, 而非烤囊

19 世紀蒂拉娜之城堡
20

礦場 又回到海岸線

綠草如茵,難得所見
21
22

進入阿爾巴尼亞與希臘之邊境關口 Kapshticë
23

進入希臘後,嶄新之高速公路

Kastoria Lake Orestiada 淡水湖

這群送子鳥鵜鶘 Pelicans 在此撫育群居


24

這家灰雁也正在此撫育下一代 灰雁之一種 Emden goose


灰雁這候鳥,在歐亞地區是最雁鴨科常見的代表種,據說歐洲的家鵝是由「灰雁」馴化而成的。

鸕鷀 (俗稱魚鷹 )
25
26

抵達薩洛尼加 Thessaloniki ( 希臘 )
薩洛尼加 : 希臘北部馬奇頓 Makedhonia 省首府 Salonica、拜占庭帝國時期與現代希臘的第二大城市。1997 年獲選歐盟國家
「歐洲文化之都」(EU City of Culture)。薩羅尼加灣岸邊公園內的白色高白塔( Lefkos Pyrgos),是薩羅尼加的標誌與最具代表
性之建物,可登上這建於 15 世紀之 31m 高塔俯瞰港灣風景。
早在公元前 5 世紀波斯國王薛西斯進軍雅典和斯巴達時,便已有關於這座薩洛尼加 Thessaloniki 古城的記載,亞歷山
大大帝征服東方時也以此為起點。公元前 315 年,馬其頓總督卡桑德 Kassander 加以重建,並以其妻,也就是腓力二世的
女兒、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之妹塞薩洛尼基的名字加以命名,它的意思是「色薩利的勝利」
。據說當腓力二世成功地將
他的領土擴張至色薩利 Thessaly 時,他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所以凱旋歸來後,宣布將女兒取名為塞薩洛尼基,以示慶賀。
27
28

海濱大道上之亞歷山大大帝馬上雄姿

無名英雄紀念碑 Thracian Fallen Heroes Memorial


29

20 世紀康士坦丁一世時之總理 the statue of Eleftherios Venizelos on Dikastirion square


建城 146 年後羅馬和馬其頓戰爭時期,這裡是馬其頓艦隊的重要基地,並成為馬其頓省的首府,同時是通往中東地區的 30
交通要道。公元前 168 年羅馬人征服馬其頓後,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與巴爾幹半島貿易往來的關口,並成為拜占
庭帝國的重要據點和商業中心。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保羅曾於公元前 50 年來此傳教,並創建了教堂和歐洲最早的基督教共同體組織。後來他曾再度到
此走訪,他給塞薩洛加的基督徒們所寫的信,彙集於「新約全書」中的「帕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內。
薩洛尼加自拜占庭統治時期後,又經歷十字軍、保加利亞、薩拉森和西西里的諾曼人等的入侵。1430 年塞薩洛尼基
被土耳其人所征服。1492 年被西班牙驅逐流放的 2 萬名猶太人移居來此,商業經營金銀、珠寶和絲綢等行業,貿易範圍
進一步擴展至西歐。
1912 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塞薩洛加納入希臘王國的版圖。一戰期間這裡是協約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重要據點。
在 1921 年希臘獨立之前,此地一直在土耳其的統治之下,在某種程度下卻允許塞薩洛尼加實行自治,融合多種文化。二
戰爆發,於 1941 年被納粹德軍佔領,約有 6 萬多猶太居民被驅逐或被殺害,直到 1944 年德軍才從這裡撤走。
薩洛尼加這港都位於希臘東北部的哈爾基季基半島(Khalkidhiki Peninsula)的西端,瀕臨塞薩洛尼基灣,介於西邊的愛奧
尼亞海和東邊的埃夫洛斯河(Évros River)之間,北與馬其頓、保加利亞接壤,地處海拔 1200 公尺的霍爾蒂阿蒂斯山之麓,
是巴爾幹半島東南部谷地「庫拉瓦發達走廊」的南口和東南歐出愛琴海的要道,成為希臘的國際性海港,其港口規模僅
次於比雷埃夫斯。人口約 100 多萬,也僅次於雅典。塞薩洛尼基在 20 世紀 60 年代以後,已成為重要工業與商業中心。
塞薩洛尼基不僅是工商重鎮,也是與雅典並駕齊驅的文化古都,最主要的文化遺跡是建於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時期,
拜占庭帝國從 4~15 世紀的一千多年裡,薩洛尼加從古希臘,跨越了從羅馬帝國,經歷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漫
長變化,累積了獨特的建築風格。198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塞薩洛尼基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古蹟群(Paleochristian
and Byzantine Monuments of Thessalonika)」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960 年所挖掘出之古羅馬時期 Ancient Agora Square 簡稱"Courthouse Square ", 集合集市、劇場、神殿、柱廊之貴族聚落


31

古羅馬時期聚落之社區規劃圖

古希臘暨古羅馬市民廣場( The Greek Agora & Roman Forum ):1970 年代開始挖掘的考古遺跡,持續出土之中比較顯著的是古


劇場( Odeum )與古希臘柱廊( Stoa )。
32

這是供應冷熱水之三溫暖 ( 座浴 )

神殿之柱廊廳
塞薩洛尼基市區古蹟林立,可概分為三大時期:
1. 羅馬帝國時期(西元前 168 年至西元 396 年):
濱海的亞里斯多德廣場,沿濱海大道往東走不遠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濱海公園,矗立著亞歷山大大帝騎馬銅像。羅馬人在
此建造了著名的洞穴港(Σκαπτός Λιμήν),支持該城的貿易直至 18 世紀,後來被阿克西奧斯河(Axios)的泥沙所淤塞,被開墾
為田地,到遠處另建港口,靠近天主教堂的法蘭哥街(Frangon,這來源可追溯自 1261 年,拜占庭帝國依附威尼斯王國驅除
拉丁人的統治,建立這 Frangomachalas 郡縣 )還有昔日港口的船塢遺跡。西元 4 世紀時修建的古城牆(Ancient City Wall)長約 8
公里,隨著歲月的流逝,古城牆也慢慢地被荒廢,現在僅剩下 4 公里長。現今這裡已成為成古城牆遺址公園,古城牆上
保留有 40 座碉樓,以東南角的特里格尼翁碉樓和東北角的白碉樓保存得最為完好。登高眺遠,可領略羅馬帝國時期塞薩 33
洛尼基作為海濱要塞的雄風。

伽列里烏斯拱門(Arch of Galerius)雄踞於埃格那提亞大街(Egnatia Str.)東側,建於 298~303 年,是為羅馬軍隊打敗波斯軍隊而


修建的凱旋門,包括有宮殿、競技場等建築。在拱門基座的四周,浮雕著當年戰勝波斯人的生動畫面。
34

浮雕中之人物,歷經不同王朝與戰爭,臉部均已難以分辨;但居然能保存至今,實屬珍貴
建於西元 306 年的聖喬治教堂(Church of Agios George)又稱為圓形(Rotonda)教堂,係磚石建築,內有木樑支撐,公元 400 年被
改為羅馬天主教堂,1531 年土耳其統治時代被改建為清真寺,後來又改回教堂,現在是展藏塞薩洛尼基教堂文物的博物
館。
35

建於 11 世紀的帕納吉亞哈爾凱翁(Panag-ia Halkeon)教堂,是位於市中心區的磚造小型教堂。歐西歐斯大衛教堂(Church of
Óssios Daivd),位於山丘上的城鎮舊區。據說是由伽列里烏斯凱撒的女兒狄奧多拉(Theod-óra)所興建,教堂半圓形殿中有獨
特的公元 5 世紀鑲嵌細工藝術。

這些神廟 ( 教堂或會所 )都是見證基督教早期崛起之雛形


36

2. 拜占庭帝國時期(.396~1430 年):
自從紀元前 50 年,門徒保羅設立第一間教堂。聖德米特里 Dimitrios 因被羅馬皇帝戴克里先處死,於 303 年成為殉道聖人;
他於 Thessaloniki 戰役中以長矛刺穿了異教國王 ЧудоопогибелицаряКалояна(“沙皇卡洛揚的毀滅奇蹟”)
,被尊為天主教和東
正教最重要的軍人聖人之一,常與聖喬治相比較。當然成為 Thessaloniki 之守護神,於 312~13 年建立此地區的第一間神廟(教
堂)
聖索菲亞教堂(Church of Ag-ios Sofia)始建於公元 8 世紀,教堂圓頂象徵著蒼穹,內部鋪貼著大型的鑲嵌畫,描述耶穌升天的
故事。早在公元前 5 世紀波斯國王薛西斯進軍雅典和斯巴達時,便已有關於這座古城的記載,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東方時,
也以此為起點。公元前 315 年馬其頓總督卡桑德(Kassander)加以重建,並以其妻,也就是腓力二世的女兒、亞歷山大大帝
同父異母之妹塞薩洛尼基的名字加以命名,它的意思是「色薩利的勝利」
。據說當腓力二世成功地將他的領土擴張至色薩
利(Thessaly)時,他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所以凱旋歸來後,宣布將女兒取名為塞薩洛尼基,以示慶賀。建城 146 年後,也
就是在羅馬和馬其頓戰爭時期,這裡是馬其頓艦隊的重要基地,並成為馬其頓省的首府,同時是通往中東地區的交通要
道,特別是設有許多旅館,供來往各國商旅住宿。公元前 168 年,羅馬人征服馬其頓後,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與
巴爾幹半島貿易往來的關口而臻於繁榮,並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重要據點和商業中心。
聖底馬翠斯教堂教堂(Church of St. Demetrius),是塞薩洛尼基最重要的晚期基督教堂,始建於公元 5 世紀,紀念被加萊里烏
斯凱撒處以極刑的塞薩洛尼基城守護神的聖底馬翠斯(St. Demetrius)而建。1493 年被改為清真寺,1917 年遭大火摧毀。1948
年重建,成為希臘境內最大的教堂,聖德米特里奧斯殉道的羅馬澡堂遺址,據說便在這座教堂的地下室。
聖阿波斯托里( Agios Apost-oli)教堂,始建於公元 14 世紀初,現為市區中最美的一座拜占庭式教堂,堂內飾有精美的馬賽克
圖案及彩色壁畫。另外還有聖尼克拉斯歐發諾斯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 Orphanos)、聖埃利亞教堂(C-hurch of St. Elias)和聖
凱撒琳教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以其建築形式與鑲嵌壁畫聞名。而建於 1994 年的拜占庭文化博物館,則以紅磚和石塊
鑲嵌的外觀,突顯了拜占庭古樸的藝術風格。
37

3. 鄂圖曼帝國時期(1430~1832 年):
白塔(White Tower)建於 1430 年是該市最重要的地標,現為拜占庭博物館。白塔北邊不遠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The-saloniki
Archaeological Museum)則是希臘三大博物館之一。阿塔土耳克之屋(Ataturk Ho-use)是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阿塔土耳克於 1881 年
出生的地方。上城區(Ano Poli)遍佈奧斯曼時期的遺蹟,如精緻的木屋、石砌的東正敎堂等,盤繞而上的街道直至全城最高
處。其中甚至有耶穌使徒保羅講道之處。

白塔的歷史悲歌
詩人尼柯斯卡瓦迪亞斯在〈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歌詩的末了,提到俗稱為迪埔(Ντεπώ/Dépôt)的濱海區域,該區從市中
心白塔(Λευκός Πύργος/White Tower)延伸到卡拉馬里亞市和皮來亞(Pylaia)一帶,綿延約 9 公里,迪埔的名稱源自該地一家法國
公司所有的舊電車站。這個區塊最有名的景點自然就是白塔。
白塔始建於建於 1430 年鄂圖曼帝國時期,最初作為港口的防禦要塞,在 18 世紀一度改為監獄。1912 年,希臘奪回塞薩洛
尼基市後,將外觀改為白色,成為塞薩洛尼基的地標,現在的白塔則改做為拜占庭博物館。
1826 年,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在白塔屠殺叛變的禁衛軍,因此白塔又被稱為「血塔」(Bloody Tower)。為刷淡這次事件所留下
來的慘痛回憶,市政當局曾對此塔屢次更名並大力粉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軍佔領期間,許多希臘志士和猶太人在
這裡被殺害。此塔高達 31 公尺,塔內螺旋狀的階梯沿牆壁盤桓而上,側翼列著許多小型深陷的窗戶,可眺望市區及港灣
景緻。每天晨昏,白塔上的希臘國旗升起復降下,是塞薩洛尼基的希臘精神象徵。白塔周圍有寬闊的廣場綠地,現在已
成為休閒公園,園內有亞歷山大大帝騎在馬上的雕像。現在白塔則改為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博物館,展示聖像畫及古代文
物,展藏著希臘人遭外族殘酷殺戮的歷史記載。有趣的是,如今白塔的塔身外觀或許是受歲月風霜的洗禮,已不再是白
色,而是呈現淺土黃色的風貌。
尼柯斯卡瓦迪亞斯以白塔所處的區域-德堡做為家鄉的象徵,暗喻那些找不到回鄉路的的人不僅是水手,還有當年被處死
的土耳其禁衛軍以及被納粹屠殺的希臘人與猶太人,以及希臘歷史中斑斑可考的民族、宗教情仇。
在鄂圖曼帝國的統治下,希臘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希臘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薩羅尼加)就是典型的鄂圖曼城市,狹
窄彎曲的街道,各民族有自己的聚居區。希臘王國的獨立和擴張過程中大批穆斯林或自願或被迫從希臘領土上遷走,最
大規模的莫過於 1923 年希臘與土耳其簽署洛桑條約後兩國的人口交換,約 35 萬希臘穆斯林被遷到土耳其,約 120 萬東正
教徒從土耳其遷入希臘。希臘實現了種族同質化,多元文化的塞薩洛尼基從此一去不還。也許,歌詩中最末所說的找不
到回鄉的路,正是影射這史上最大規模的人為的強制種族遷徙。
38

懷鄉詩歌中的國族意識
生於 1910 年,卒於 1975 年的希臘作家詩人尼柯斯卡瓦迪亞斯(Νίκος Καββαδίας/Nikos Kavvadias),以常年海員生涯與遊歷世界
的經驗,寫下了豐富的詩作。他擅於用隱喻描繪超越凡人現實生活經驗的海上生活與冒險,以漂泊水手觀點凝聚了希臘
人的懷鄉與國族意識,堪稱希臘的靈魂。他的著作計有 4 本詩集,3 部散文,詩作還被列入學校的教材。
尼柯斯卡瓦迪亞斯的詩作〈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寫於 1946 年,以塞薩洛尼基這個希臘北部的門戶港口,作為希臘國
族的象徵,藉由懷鄉情詩的型式,觀照了希臘歷史中的國族意識與種族苦難。
千古不變的北風
尼柯斯卡瓦迪亞斯以千古不變的北風(Βαρδάρης/Vartharis)象徵著希臘綿延悠久的歷史文化,北風沿著馬其頓瓦爾達爾河河谷
南下,吹掠過薩洛尼加直至愛琴海,帶出水手與海上大風大浪搏鬥的情景,追憶著當年馬其頓艦隊稱雄地中海的風光,
以及希臘這個歐洲文明起源的歷史榮光。
39

薩洛尼加之名字由來,可能與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之妹妹 Thessaloniki 有關
卡拉馬里亞與馬摩拉島
詩人尼柯斯卡瓦迪亞斯除了以塞薩洛尼基的地標白塔做為家鄉的象徵外,也運用了卡拉馬里亞與馬摩拉島這兩個地方勾
勒家園的意象。卡拉馬里亞市(Καλαμαριά/Kalamaria)是位於塞薩洛尼基主成城區東南方郊區岬角的自治市,海邊林立的度假
小屋意謂著塞薩洛尼基的更新發展。而位於世界上最小的海馬摩拉海(土耳其語:Marmara Denizi,Sea of Marmara)的馬摩拉
島,島上原本住著希臘人,1920 年代被土耳其人驅離。詩人藉此突顯希臘與土耳其間錯綜的國族情仇,回顧了希臘人從
被鄂圖曼帝國統治到獨立,希臘人和土耳其人在認同和排斥中所度過的漫長 400 年。
慵懶的蛇與頑皮的猴子 : 詩人藉「慵懶的蛇睡在你的舖位上/頑皮的猴子弄亂了你衣裳」的詩句,呼應前面所提及的馬摩
拉島,再次影射土耳其和希臘兩國的歷史情仇以及曾被異族統治的苦痛。慵懶的蛇霸占了你的國土,而頑皮的猴子改變
了家園城市的風貌。近代土耳其和希臘,由於領土爭端、民族糾紛、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仍然衝突不斷。時至今
日,希臘和土耳其仍舊因愛琴海諸島的歸屬及塞普勒斯的問題而關係緊張,塞普勒斯被瓜分成兩半,南部隸屬於希臘,
北部屬於土耳其。
莫迪里安尼之子 :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生於 1884 年義大利托斯卡尼(Toscana)區的利佛諾
(Livorno),雙親家族都是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 Jews),他是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其妻為法國畫家珊妮依布呂
黛奴(Jeanne Hébuterne)。莫迪里安尼於 1920 年 1 月 24 日以 35 歲的英年病逝,傷心欲絕的珊妮在葬禮翌日從五樓公寓的窗
戶一躍而下,結束她和腹中胎兒的生命。因此,莫迪里安尼之子象徵著悲劇,意謂著早夭。另外,莫迪里亞尼近半數女
郎的畫作都有一共同特點,就是「有目無珠」或是「閉眼沉思」
。這是一種刻意的盲目,莫迪里亞尼的形式與情色,讓我
們看到他的專一與對內省的執著。詩人以盲女點出莫迪里安尼獨特的繪畫風格,映照出水手在茫茫大海中的盲目感,藉
莫迪里安尼的猶太身世提醒世人塞薩洛尼基曾經的猶太風華與悲劇。1430 年此地被鄂圖曼占領後,1492 年數千猶太人從
伊比利半島及中歐地區被鄂圖曼強行遷居於此,開始艱辛的飄泊生活。1941 年被納粹占領後,1943 年猶太人被迫進入集
中營,高達五萬人被殺害。
水手的歸鄉路 : 在「除了你母親沒有人記得你/在這個可怕的末日航程裡」的詩句中,詩人以第三者敘事的角度描繪出
水手在與驚濤駭浪搏鬥時,母親的牽掛投射出水手對家園的思念。水手能否能度過末日航程的關卡,詩人沒有明說,也
許是水手罹難,魂歸故里,從海上遠望塞薩洛尼基已沉睡的紅燈區,回想起 10 年前爛醉的豪情,如今卻找不著衣錦還鄉
的路。而袖裡沒有藏金(χωρίς χρυσάφι στο μανίκι)身無分文的水手,恰似對今日希臘財政困境的與預言。
40

1917 年薩洛尼加之木造舊城區不幸意外之火災,熊熊大火導致不可收拾之慘劇,這是災難後之市容

沿途都是古蹟, 下一站則是 Meteora


41
42

抵達希臘著名之景區岩頂修道院之 Meteora ( 其意為懸空寺)


美帖甌拉 : 「懸在半空中」Suspended in the air 或「天空中的岩石」 Rocks in the air 之意,三千萬年前海水退縮露出陸地,
帶走表層沙土後留下許多約 300m 高巨大石柱,14 世紀多座◎修道院建造於峭立巨岩上,方圓 25km 之範圍懸浮 於 半 空 中
宛如自凡塵俗世脫穎而出。1988 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為世界遺產。

邁泰奧拉( 美帖甌拉 )是希臘其中一座最大型的東正教修道院建築群,其重要性只僅次於阿索斯 Athos 山。它位於希臘中


部塞薩利 Thessaly 平原的西北邊緣,靠近皮尼奧斯 Pineios 河和品都斯 Pindus 山脈,最近的城鎮為卡拉巴卡 Kalambaka。當
中有 24 座寺( 現存 6 座, 分別是 Holy Monastery of Great Meteoron, Varlaam, Rousanou/St. Barbara, St. Nicholas Anapausas, St. Stephen, Holy
Trinity )修道院矗立在天然的砂岩支柱上。1988 年邁泰奧拉被列入 UNESCO 世界遺產名錄。
1344 年,阿索斯山的 Athanasios Koinovitis 為 Meteora 帶來了一群追隨者。從 1356~72 年,他在 Broad Rock 建立了偉大的 Meteoron 43
修道院,離群索居不受政治動蕩的干擾。14 世紀末拜占庭帝國在希臘北部的統治受到土耳其的威脅,塞薩利的米特奧拉
難這岩柱是理想的隱世獨居之避難所。從 14 世紀開始建造了 20 多座修道院。今天仍有六座。1517 年,Theophanes 建造了
Varlaam 修道院,該修道院被譽為聖約翰的指頭和聖安德魯的肩胛骨。最初(並且故意)難以進入修道院,在 373 米高之
修道院需要將長梯子或用大型籃繩來拖運貨物和人員,當時這生活方式也面臨生存的威脅。1921 年羅馬尼亞的瑪麗皇后
訪問了邁泰奧拉,成為第一位進入 Great Meteoron 修道院的婦女。在 20 世紀 20 年代岩石被切割成台階拾級而上,通過附
近高原的索橋進出。
44

天然之柱狀岩,非火山地貌
45

在地陪之引導下經環山公路繞過山頭,終於看見山頂的修道院
46

真是壯觀,無比的欽佩中世紀那些清高之教徒一磚一瓦在此荒山中修築這些修道院

這頗具規模之修道院

另外兩間修道院 參觀之遊客由羊腸小道之台階拾級而上
47

遊客們頂著烈日當空,登山健行

好不辛苦,終於抵達這間 14 世紀中葉由 Blessed Athanasios(或稱 St. Athanasios of Meteorite )僧侶所建,後由 Blessed Ioasaph
( Greek- Serbian King of Epirus and Thessaly 之子 )繼承並擴建其規模。1483, 1552 整建最大也最古老之大懸空寺 Great
Meteoron( 或稱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 耶穌轉世)男修道院;由地陪引導參觀 the Mother of God (Virgin Mary of the Meteorite Stone),
of Holy Baptist, of Saint Equal Apostles Constantine and Helen and of Saint Nektarios (more modern)等小禮拜堂,在這裡也保留了許多住
持之頭顱。許多廳室禁止攝影
48

依舊保持中世紀之廚房 這間祭壇已成為博物館,這祭壇畫可能出自於 Georgie, student of Theophanous the Cretan.


49

卡蘭巴卡麥泰歐拉之大懸空寺 Great Meteoron 修道院的歷史簡介

地陪介紹修道院之長老院長
50

希臘東正教之聖徒畫像
51

頭戴白絲巾的信徒們

遠離浮華,俯覽這塵世間
52

德不孤,必有鄰;對面之 Varlaam 修道院


回頭可見大懸空寺 Great Meteoron 修道院的全景 53
54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氣度背後是多少煎熬與鍛鍊所修之果
55
56

來到 Rousanou/ St. Barbara 女修道院

隱藏於群山之後,所以在山下舉目所望見不到這女修道院
57

女修道院之門禁更嚴,更不能登堂入室 Rousanou/ St. Barbara 女修道院之前景


58

這幅畫作充分表明原本這些東正教修會之建築式樣
59

隱藏於山後之另外三間修道院

這裡也是登山者所愛

山韭菜花 Allium carinatum ssp pulchellum 另一間聖三一 Holy Trinity 修道院


早餐:
晚餐:
旅館 : Hotel Kaikis or Farissi Hotel , Kalambaka , Greece
60

希臘之通稱 Greece 來自拉丁文之 Graecia,正名為 Hellenic Republic;古名簡稱 Hellas 或 Ellada ;這批自認為神話中宙斯與。


勒達之女 Hellen,被稱為「世上最美的女人」
, 她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私奔,引發了特洛伊戰爭。希倫 Hellen 子孫之希臘
人 Hellenes

古希臘之城邦 polis 制度,


古希臘則在愛琴文明滅亡之後;在北、中西部、南北部以及小亞細亞西岸的北部,伊奧利亞人建立底比斯、達爾斐等城
邦。在中東部的阿提卡半島、優卑亞島、愛琴海中部的島嶼直到小亞細亞西岸的中部,愛奧尼亞人建立了米利都、愛非
斯、卡爾息斯和雅典。在南南部和東部、克里特島以及小亞細亞西岸的南部,多利亞人建立了斯巴達、亞哥斯、科林斯
和麥加拉等城邦。

古希臘歷史中其中大家較熟知的如 1. 伯羅奔尼撒同盟盟主——斯巴達 : 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


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雅典則靠近小亞細亞。斯巴達以軍事立國,全民皆兵,其男性公民終生過著嚴格的軍事生活。至
公元前 6 世紀,斯巴達憑藉其號稱無敵的陸軍稱霸伯羅奔尼撒半島,斯巴達糾集了大多數的城邦組成伯羅奔尼撒同盟,
斯巴達是當然的核心和領袖。 2. 民主政治——雅典 : 雅典與斯巴達大約同時建立,最初的國家首腦和斯巴達一樣也是國
王。從公元前 8 世紀開始,雅典城邦的領袖不再是國王而是執政官,成立貴族議會,雅典進入貴族統治時代。公元前 683
年,執政官的任期由十年改為一年,雅典的貴族政治達到頂峰。雅典從公元前 594~93 年梭倫改革開始,中經前 509~508
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逐步從貴族政治過渡到民主政治時期。 3. 希波戰爭——雅典以提洛同盟稱霸海上 : 公元前 6~前 5
世紀,當希臘城邦臻於極盛時,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的波斯帝國也擴張到了小亞細亞。隨著公元前 500 年小亞
細亞的米利都反抗波斯的統治,希臘和波斯的戰爭遂不可避免。希波戰爭開始於公元前 492 年,至公元前 449 年波斯之阿
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Empire 和希臘諸城邦締結合約結束,波斯三次入侵共 43 年。第一次戰爭:公元前 492~490 年,
以馬拉松大捷為標誌,希臘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第二次戰爭:公元前 480 年,以陸上溫泉關戰役和海上薩拉米
灣海戰為標誌,雅典和斯巴達聯手擊敗了薛西斯的進攻。第三次戰爭:公元前 479 年波斯再次攻入希臘,此後希臘轉入 61
攻勢,直至公元前 449 年希臘和波斯議和。公元前 478 年,雅典組織一些城邦組成新的同盟,即提洛斯同盟,也稱雅典海
上同盟,雅典成為盟主。 而佩里克利斯 Pericles ( -495~429)年更確立了民主制度 4. 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同盟(斯
巴達)VS 提洛同盟(雅典)隨著希波戰爭的結束,雅典對盟邦的控制與日俱增,同盟變質,提洛同盟逐漸變為雅典帝國。
雅典的帝國政策引起了斯巴達及其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敵視,外敵消失後,兩強相爭,必有一戰。公元前 431 年,施行嚴
酷尚武之斯巴達軍入侵雅典,長達 27 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始。伯羅奔尼撒戰爭第一階段(公元前 431~21 年)
,雅典在
伯里克利 Pericles 的領導之下,憑藉強大的海軍,採取陸上防禦和海上進攻的策略。而斯巴達在阿基達摩斯二世的領導之
下,憑藉它令人畏懼的戰士,戰爭一直處於僵持,直至締結合約。戰爭第二階段(公元前 415~04 年)
,這一階段,雅典想
以空前規模的海軍遠征西西里,但事與願違,雅典海軍被斯巴達全部殲滅,雅典戰敗。此後,提洛同盟解散,雅典成為
俯首聽命於斯巴達的二等城邦。5. 科林斯戰爭——底比斯崛起(彼奧提亞同盟)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後,斯巴達成為希臘
霸主。斯巴達的強勢和獨斷又引起了原提洛同盟諸邦和伯羅奔尼撒同盟內部的不滿,代表城邦便是底比斯。底比斯位於
愛琴海西北希臘中東部的波提亞,與雅典,斯巴達並稱為希臘三大主要城邦。底比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時( 建議斯巴
達消滅雅典人,但遭拒絕。於是底比斯和雅典、科林斯等結盟對抗斯巴達,並公元前 395 年爆發了科林斯戰爭。底比斯
的崛起科林斯戰爭中斯巴達窮於應付,遂向波斯請和,由波斯出面與底比斯等締結了合約。斯巴達出賣希臘討好波斯引
起了公憤,底比斯建立了以底比斯為首伊巴密農達 Epaminondas 統治的彼奧提亞同盟,並於公元前 371 年徹底擊敗斯巴達,
成為希臘新的霸主。但底比斯贏了斯巴達,卻又輸掉了希臘,最後的勝利者並不是底比斯。6. 漁翁之利——馬其頓的崛起 :
馬其頓地區古為希臘文明北端的邊疆地區( 波斯大流士的屬地),如果做一個對比的話,馬其頓猶如中國戰國時期的秦國。
結束中國戰國紛爭的不是魏國、不是齊國、也不是趙國,而是西北邊陲的秦國。同樣結束古希臘城邦紛爭的不是雅典、
不是斯巴達,也不是底比斯,而是北方邊境的馬其頓。腓力二世 Philip II 之勵精圖治,與亞歷山大 Alexander the Great 的崛
起,徹底埋葬了雅典、斯巴達與底比斯,同時更重要的是洗劫了巴比倫、蘇薩、波斯波里斯近 5000 公噸之金銀財寶終結
了波斯帝國。
如雅典由於平民反抗貴族鬥爭的勝利,貴族政治為僭主政治所代替,最後達到奴隸主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如科林斯則
由貴族政治經過僭主政治轉變為寡頭政治。只有斯巴達,政權長期保持著貴族政治的形式。
公元前 8~6 世紀,希臘開展了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其範圍涉及黑海沿岸並擴展到西部地中海。這是奴隸制城邦占土地、
建新邦的海外殖民。參加殖民的城邦共有四十多個,建立殖民城邦一百三十多個。在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西地中海
北岸、黑海沿岸等地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邦。較重要的有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義大利的他林頓和敘巴里斯,高盧南部的
馬賽利亞,愛琴海北岸的波提底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拜占庭,黑海南岸的西諾普等。
王政時代
前 753 年 羅慕盧斯與其弟瑞摩斯于台伯河畔建立羅馬城,後羅慕盧斯殺其弟,稱王。
前 753 年起 羅慕盧斯在位 37 年,奴瑪•龐皮利烏斯在位 43 年,圖盧斯•霍斯提利烏斯在位 32 年,安庫斯•馬蒂烏斯在位 44
年,塔奎尼烏斯•普裡斯庫斯,在位 38 年,賽爾維烏斯•圖裡烏斯在位 44 年,塔奎尼烏斯•休珀博斯在位 25 年。
(為
傳說)
約前 550 年 羅馬北方之埃特魯斯坎人佔領羅馬。
前 509 年 羅馬人推翻埃特魯斯坎人國王塔爾文,始建共和政體。
共和國時代
前 494 年 羅馬爆發“平民運動”。
前 451 年 羅馬頒佈 12 銅表法。
前 406 年 羅馬進攻北義大利之伊達拉裡亞人,維愛戰爭開始。(至 396 年攻陷維愛城結束)
前 343 年 薩莫内戰爭開始,前後三次,至前 290 年,以羅馬勝利結束,羅馬控制中義大利。
前 326 年 羅馬取消債務奴隸制。
前 282 年 希臘戰爭開始,至前 275 年結束,羅馬敗于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
前 272 年 塔蘭托投降,羅馬控制除波河流域外之全部義大利。
前 264 年 第一次布匿戰爭開始,至前 241 年結束,羅馬戰勝迦太基。
前 218 年 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至前 201 年結束,羅馬再次戰勝迦太基。 62
前 201 年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開始,至前 204 年結束,羅馬敗於馬其頓。
前 200 年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開始,至前 197 年結束,羅馬戰勝馬其頓。
前 171 年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開始,至前 168 年結束,羅馬再次戰勝馬其頓。
前 149 年 第四次馬其頓戰爭開始,至前 148 年結束,羅馬征服馬其頓。
同年,第三次布匿戰爭開始,至前 146 年結束,羅馬征服迦太基,改之為阿非利加行省。
前 137 年 第一次西西里起義開始,至前 132 年失敗。
前 133 年 格拉古兄弟改革開始,至前 123 年結束。
前 104 年 第二次西西里起義開始,至前 101 年失敗。
前 107 年 馬略當選為執政官,開始軍事改革,至前 103 年結束。
前 91 年 “同盟者”戰爭開始,至前 88 年結束。
前 82 年 蘇拉佔領羅馬,次年成為終身獨裁官,開創羅馬軍事獨裁先例,至前 78 年蘇拉病死結束。
前 74 年 斯巴達克思奴隸起義爆發,至前 71 年失敗。
前 60 年 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前三頭結盟”)。
前 53 年 克拉蘇戰死於安息。
前 48 年 凱撒戰勝龐培,成為終身獨裁官。
前 44 年 3 月 15 日凱撒被貴族刺殺。
前 43 年 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後三頭同盟”)
,獲得統治國家 5 年的合法權力。
前 36 年 雷必達兵權被屋大維剝奪,喪失權力。
前 32 年 安東尼與屋大維決裂。
前 31 年 屋大維和安東尼決戰于阿克興海角,屋大維勝。
前 30 年 屋大維戰勝安東尼,並佔領埃及與托勒密王朝,設立行省。
帝國時代
前 27 年 屋大維成為元首和最高統帥,開創羅馬帝國,儒略•克勞狄王朝開始。後,羅馬征服西班牙與歐洲中部。
14 年 屋大維死,其養子提比略即位。
26 年 提比略退居卡普里島,繼續統治羅馬。
37 年 提比略被近衛軍殺死於卡普里島,近衛軍立卡尼古拉為皇帝。
41 年 卡尼古拉被近衛軍殺死,近衛軍立卡尼古拉的叔叔克勞狄為皇帝。
54 年 克勞狄被其皇后小阿格裡皮娜毒死,其養子尼祿即位。
64 年 羅馬城大火。
68 年 西班牙地區將領加爾巴自立為皇帝,尼祿自殺於逃亡途中,儒略•克勞狄王朝結束。
69 年 下日爾曼總督維泰利烏斯自立為帝;加爾巴被部下奧索所殺,奧索自立為帝;泰利烏斯擊敗奧索戰敗自殺;韋帕薌
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 自立為帝,擊敗維泰利烏斯,結束四帝內亂時期,弗拉維 Flavian 王朝開始, 統治達 27 年。
73 年 韋帕薌將各行省貴族加入元老院。
79 年 韋帕薌死,其子提圖斯 Titus 即位。
81 年 提圖斯死,其弟圖密善 Domitian 即位。
96 年 圖密善死於宮廷政變,弗拉維王朝結束。元老院推舉涅爾瓦 Nerve 為帝,安敦尼 Antonine 王朝(“五賢帝 Nerva, Trajan ,
Hadrian, Antoninus Pius, Marcus Aurelius 時期”)開始。
98 年 涅爾瓦去世,圖拉真即位,羅馬帝國進入鼎盛時期。
101 年 圖拉真進攻西亞,並于 106 年完全佔領西亞,設立西亞行省。
105 年 圖拉真佔領阿拉伯半島北部,設立阿拉伯行省。
117 年 圖拉真設立亞述和美索布達米亞二行省,後去世,其養子哈德良即位。
138 年 哈德良死,其養子安敦尼即位。
161 年 安敦尼死,其養子維魯斯 Lucius Verus 和馬克奧裡略 Marcus Aurelius 即位,羅馬開始第一次二帝共治時期。 63
169 年 維魯斯死,羅馬恢復一帝局面。
180 年 馬克奧裡略死,其子康茂德 Commodus 即位,五賢帝時期結束。
193 年 康茂德被近衛軍殺死,近衛軍立珀蒂納克斯 Pertinax 為傀儡皇帝,後殺死珀蒂納克斯。朱利安努斯 Didius Julianus
購得皇位,敘利 亞總督奈哲爾自立為帝,潘諾尼亞總督北非人塞維魯 Septimius Severus 起兵,元老院殺朱利安努斯,
塞維魯即位,殺 近衛軍,塞維魯 王朝開始。
211 年 塞維魯死,其子卡拉卡拉 Caracalla 和蓋塔 Geta 同時即位,卡拉卡拉隨即殺死蓋塔。
212 年 卡拉卡拉頒佈敕令,授予帝國境內所有自由民以羅馬公民身份。
217 年 卡拉卡拉被近衛軍殺死,來自敘利亞近衛軍長官馬克利努斯 Macrinus 自立為帝,並以迪亞杜門尼安 Diadumenian 為
共治皇帝,馬克利努斯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為羅馬首位非元老的皇帝。
218 年 塞維魯之妻朱麗婭•米薩發動叛亂,殺馬克利努斯和迪亞杜門尼安,立米薩 13 歲的外孫埃爾巴伽路斯 Elagabalus 為
帝。
222 年 米薩殺埃爾巴伽路斯,立另一外孫 14 歲的亞歷山大•塞維魯 Severus Alexander 為帝。
235 年 叛亂部隊殺死亞歷山大•塞維魯,立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 Maximinus Thrax 為帝。
238 年 元老院和近衛軍殺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同年元老院推出四個皇帝,全部被殺,近衛軍立 13 歲的戈爾迪安三世
Gordian III 為傀儡皇帝。
244 年 近衛軍立阿拉伯的菲力浦 Philip the Arab 為帝。
249 年 阿拉伯的菲力浦被將領迪西烏斯 Decius 殺死。
251 年 迪西烏斯戰死,高盧斯 Trebonianus Gallus 即位。
253 年 高盧斯被軍隊殺死,瓦勒良 Publius Licinius Valerianus 和加里恩努斯 Gallienus 即位,各率軍隊於東西方作戰。
259 年 萊茵河地區將領波斯杜穆斯自立為帝,建立高盧帝國。
260 年 瓦勒良在和波斯薩珊王朝之國王 Shapur I 於 Edessa 戰役時被俘

A bas-relief of Emperor Valerian standing at the background and held captive by Shapur I is at Naqsh-e Rustam, Shiraz, Iran. The kneeling
man is probably Philip the Arab. Emperor Valerian was held prisoner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267 年 巴爾米拉地區獨立。
268 年 加里恩努斯實施軍事改革,隨後被殺,克勞狄二世 Claidius Gothicus (Claidius II )即位,塞維魯王朝結束,伊利裡亞諸
帝統治時期開始。
270 年 克勞狄二世死於瘟疫,奧勒良 Aurelian 即位。
273 年 奧勒良收復巴爾米拉地區,滅亡高盧帝國,後重新統一羅馬。
275 年 奧勒良在出征波斯時被殺,元老院選舉塔希圖斯 Tacitus 為帝,這是最後一次元老院推舉皇帝。
276 年 塔希圖斯被殺,軍隊立普羅布斯 Probus 為帝。
282 年 普羅布斯被殺,卡魯斯 Carus 即位。
283 年 卡魯斯暴死,其弟卡裡努斯 Carinus 即位。 64
284 年 近衛軍長官戴克裡先 Diocletian 造反,於貝爾格勒附近擊敗卡裡努斯,即位。後自稱東方皇帝( Augustus of the east ),
立馬克西米安 Maximian 為西方皇帝( Augustus of the west ),又設立 Galerius & Constantius as Caesars 兩名副皇帝,開始“四
帝共治”時期。期間 Galerius 在戴克裡先援軍下,包圍薩珊王朝之都城 Ctesiphon,經斡旋達成協議創造帝國持久永續
的和平盛世,進立 Nicomedia, Mediolanum, Sirmium, and Trier 新都。
305 年 戴克裡先退位 ( 於克羅埃西亞之 Split 建行宮,不問政事,當一老農),君士坦提烏斯一世 Constantius Chlorus 即位,
隨後去世,其子君士坦丁一世即位。同年馬克西米安也退位。
311 年 伽列裡烏斯 Galerius 死,李錫尼烏斯 Flavius Valerius Severus ( Severus II ) 即位,擊敗馬克西密努斯•代亞,統一東方。
312 年 君士坦丁一世擊敗馬克西米安之子馬克森提烏斯 Maximian,統一西方。
313 年 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烏斯 Licinus 頒佈米蘭剌令 Edict of Milan,宣佈東正教合法。
323 年 君士坦丁一世擊敗李錫尼烏斯,統一羅馬,四帝共治時期結束,君士坦丁王朝開始。
330 年 君士坦丁堡經六年後建成,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此。
337 年 君士坦丁一世死,羅馬開始混戰。
353 年 君士坦丁一世之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 Constantius II 成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361 年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堂弟,背教者朱利安 Julian 反叛,殺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帝國。
363 年 朱利安在波斯陣亡,約維安 Jovian 即位。
364 年 瓦倫提尼安一世被軍隊立為皇帝,將帝國東部分給其弟瓦倫士 Valentinian I,開始瓦倫蒂尼安王朝。
376 年 瓦倫提尼安一世死,瓦倫提尼安二世 Valentinian II 即位。
378 年 瓦倫士 Valens 陣亡,東羅馬由格拉蒂安 Gratian 和狄奧多西 Theodosius I 共治。
383 年 格拉蒂安死。
388 年 瓦倫提尼安二世被殺,瓦倫蒂尼安王朝結束,狄奧多西王朝開始。
394 年 狄奧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 (Theodosius the Great) 擊敗西部篡位者歐根尼烏斯 Eugenius,最後一次統一羅馬帝國。於
380 年正式將基督教列為羅馬帝國之國教。
395 年 1 月 17 日,狄奧多西一世死,將帝國東部分給其長子阿卡迪烏斯 Arcadius,西部分給其幼子霍諾裡烏斯 Honorius。
羅馬帝國正式一分為二。
西羅馬帝國
405 年 哥特人阿拉裡克突破西羅馬帝國萊茵河防線。
407 年 阿拉裡克圍攻羅馬城。
409 年 阿拉裡克再次圍攻羅馬城。
410 年 阿拉裡克第三次圍攻羅馬城,羅馬陷落。
418 年 西哥特王國建立,首都圖盧茲,為羅馬帝國境內第一個蠻族王國。
423 年 霍諾裡烏斯死,瓦倫蒂尼安三世 Valentinian III 即位。
439 年 汪達爾-阿蘭王國建立,首都迦太基。
451 年 匈奴人首領阿提拉統兵五十萬入侵西羅馬帝國。
454 年 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後殺死埃提烏斯和瓦倫蒂尼安三世,自己稱帝。
455 年 汪達爾人首領蓋塞裡克入侵,殺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洗劫羅馬後撤走。
李希梅爾當政,先後殺傀儡皇帝阿維圖斯、墨喬裡安、利比烏斯•塞維魯,安特米烏斯,立奧利布裡烏斯。
471 年 岡多拜德執政,立格利塞裡烏斯為帝。
475 年 歐瑞斯特當政,立其子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為帝
476 年 奧多亞克當政,廢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將西羅馬帝國的國徽轉讓給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
65

東羅馬帝國
527 年 查士丁尼一世即位。
1054 年基督教因語言(希臘與拉丁語)、聖徒(約翰與保羅 )、權力(牧首與教皇)、神學教義 ( 聖父與三位一體;當然亦對原
罪、煉獄與詛咒有不同之見解)、神父(獨身與否 )、聖餐 ( 發酵與否 )認知之差異發生了大分裂 Great Schism,基督教分裂
成以東歐和西亞教會為中心的(拜占庭帝國)東正教 Eastern Orthodox Churches、與西歐和南歐教會為中心的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 即天主教)
。東正教自稱爲「正」(Orthodoxia,意爲「正統」)
,認為只有東正教會才保留了基督最原始的教
導和傳統。東正教相信,東正教信仰就是耶穌在世時傳於聖徒的教導,這教導在正教會中代代相傳。由於正教位於東方,
故此又稱爲「東正教」
。 與天主教以教廷為領導中心的形式不同,東正教由一些稱爲「自主教會」或「自治教會」的地方
教會組成。自主教會是東正教最高級別的獨立教會,所有自主教會均不受其他教會的管轄。東正教最早的四個自主教會
位於羅馬帝國的四個重要的東方城市,即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
1204 年 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陷,帝國分崩離析。
1204 年 4 月 12 日,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進行了三天的嚴重洗劫,在此期間,許多古代和中世紀的羅馬和希臘作品
被盜或摧毀。儘管他們的宣誓和撤離的威脅,十字軍無情地和系統地違反了城市的聖殿,摧毀,玷污或竊取他們所能夠 66
掌握的一切; 什麼都沒有倖免。據說,從君士坦丁堡掠奪的總金額約為 90 萬銀標。威尼斯人獲得了 150,000 銀幣,這是他
們應得的,而十字軍得到了 50,000 銀標誌。在十字軍和威尼斯人之間,又有 10 萬個銀牌被平均分配。剩下的 50 萬銀牌
被許多十字軍騎士秘密阻擋。這個時代,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的關係處於最低點。當教皇英諾森三世聽到他的朝聖
者的行為時,他充滿了羞愧,並強烈斥責十字軍。
1261 年 來自 Nicaea 之拜占庭皇帝邁克爾八世‧帕裡奧洛加斯 Paleologoi 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 年 由於拜占庭帝國依賴土耳其傭兵抵禦西面薩爾維亞與保加利亞;即使與鄂圖曼公主聯姻,威脅加劇。1400 年的
國僅剩君士坦丁堡,Thessaloniki, 與伯羅奔尼薩。 1453 年 4 月鄂圖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 Mehmet II 攻陷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滅亡。但也造就了今日的東正教派格局。

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統治時期東正教的族長 Gennadios 1162 年梵諦岡對康士坦丁東正教認可之諭令


奧斯曼土耳其穆罕默德二世在 1454 年任命 Gennadios II Scholarios 作為族長 Patriarch,和指定他作為精神領袖 (土耳其之
ethnarch,全東正教徒之大牧首 milletbashi)。在此期間,保加利亞,塞族,阿爾巴尼亞和希臘北部的希臘人均歸化在牧首行
政、財政,文化和法律精神管轄下;展示了 Ottomanica 和平奧斯曼”。
988 年 基 輔 大 公 弗 拉 基 米 爾 ( Владимир) 出 於 政 治 的 需 要 , 將 拜 占 庭 的 東 方 正 教 引 入 基 輔 。 1025 年 和 1037
年 在 基 輔 建 造 了 聖 索 菲 亞 大 教 堂;從 1045~52 年 在 諾 夫 哥 羅 德 建 造 了 聖 索 菲 亞 大 教 堂 。數世紀以來一直是普世
牧首教區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於 1448 年在君士坦丁堡垮台前不久宣布獨立運作,原因是它抗議佛羅
倫薩議會牧首團簽署與羅馬聯盟交易軍事援助,反對對侵犯奧斯曼人的教條讓步。即使軍事援助從未實現。至奧斯曼帝
國穆罕默德二世 1453 年 5 月 29 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後十年,有人提名莫斯科沙皇為“第三羅馬”或“新羅馬” (因拜占庭帝國末
代皇帝投奔伊凡三世,並把自己的侄女索菲亞·帕列奧洛格嫁給了他。這樣,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就把自己看成是拜占庭
皇帝的直接繼承人)。以斯拉夫語取代希臘語,1589 年君士坦丁堡承認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獨立,並宣布俄羅斯也是一個主
教區,列為牧首隊之後的第五位。之後俄羅斯東正教會發展壯大成為世界最大的的東正教教會。
1833 年,希臘教會宣布它的自理,1850 年被該牧首團被正式承認。1865 年羅馬尼亞東正教教會亦宣布其獨立,1885
年獲得承認。在希臘教會自主前一年,塞爾維亞東正教會亦自發性獨立,但直到 1879 年才承認。1860 年保加利亞人事實
上脫離了大教堂,並於 1870 年在政治上被蘇丹認可,屬自治的 Exarchaten,直到 1945 年由普世牧首承認。1922 年阿爾巴
尼亞東正教會宣布獨立,1937 年獲得承認。
除了上述這些教會,其他幾個有爭議的地區的東正教教堂也得到了普世教會的認可,包括 1923 年的芬蘭東正教會和
愛沙尼亞東正教會,1924 年波蘭東正教會,1998 年捷克和斯洛伐克東正教會。這當然也引發莫斯科牧首團之爭論,普世
牧首作為世界東正教基督徒的主要代表和精神領袖的角色,理由是沙皇時期莫斯科牧首團代表了數量最大的東正教社
區。 67
比自主教會低一級的是東正教自治教會,它們由某一自主教會的領袖管轄。現在東正教共有 15 個自主教會。這些教會完
全承認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大牧首地位,與其保持完全的共融。東正教的各個教會彼此在管理上獨
立,但皆有著共同的信仰並且在聖禮上完全共融。使用儒略曆和格里高利曆作為教會曆法。 東正教徒信仰生活的規範,
除上帝十誡外,尚有東正教會所立的教規。教規共有四條:
一、凡主日暨諸瞻禮之日宜上帝聽經祈禱。
二、遵守聖教會所定齋期。
三、解罪至少每年一次。
四、領聖體血每年至少一次。

東正教的教義是由聖經、聖傳兩部分組成。東正教把《聖經》作為基本經典,並且是教義的中心依據。
《聖經》包括《舊
約》和《新約》
。聖傳指教會的傳統。包括大公會議的決議(前七次)
、使徒遺訓、教父著作等等。
俄羅斯東正教堂在建築上也漸漸變得越來越花枝招展、繁複精細,尤其注重結構上的對稱和細節上的裝飾(比如著名的
「納雷什金風格」
,又叫「莫斯科巴洛克風格」)
,單一的中央圓頂也逐漸演變為多個圓頂。由於圓形的屋頂更容易積雪,
寒冷的俄羅斯又別出心裁地設計出經典的洋蔥頭造型(俄語叫做 глава、或 маковица、маковка)
,而溫暖的南方則更多保
留著傳統又呆萌的圓頂形狀。
68

走進空蕩蕩的東正教堂(東正教堂裡大多不設座椅,舉辦儀式全程站立,時間也不算長,就兩個鍾)
,你會感到一種別樣
的迷幻:高高的穹頂下,幽暗狹窄的拱形窗透進幾縷光線,和吊燈燭光一起把金光燦燦的聖像畫照得明暗交替,處處透
著宗教的肅穆與神秘。
金碧輝煌的聖像屏風(Ikonostas)是東正教堂裡最別致和醒目的標誌,將教堂中殿和最東端的聖壇(也叫至聖所)隔成兩
個區域。典型的聖像屏風由一排或好幾排精緻的聖經人物或故事畫作組成,最下面一排的中心叫做「王門」
,王門兩邊通
常會是聖母(左手)和耶穌(右手)的聖像。
69

在聖像屏風另一邊的聖壇中央,擺放著象徵上帝王座和耶穌墳墓的正方形聖桌,據說透明的上帝就端坐其上,而我們凡
人是看不見的,只能想像。聖桌由兩塊垂到地下的桌布遮蓋,裡面那層白色麻布象徵著耶穌的裹屍布;外面那層則會華
麗很多,象徵著上帝的榮光。
...
環顧教堂,會發現自己好像置身於一座聖像畫和馬賽克鑲嵌畫的主題美術館。與天主教堂不同,東正教堂裡極少有實體
雕塑,幾乎全部用金色基調、色彩濃艷的聖像畫來裝飾,而這些圖畫卻顯得千篇一律,十分雷同。
可別對斯拉夫民族的繪畫才能有什麼誤解,這全是因為處處標榜正統的東正教依照拜占庭藝術的傳統制定了嚴格的聖像
畫畫法規定:所有的聖像都必須是平面圖畫,無須畫出立體感,也不要深度和陰影;對於每一位聖人,從臉型、五官、
鬍子、髮型、衣著、配飾、姿勢到與之相關的傳說題材如何表現、光環附近的聖名是否可以縮寫都有著詳盡的標準,比
如:聖母的披風一定得是深紅色的,而耶穌一定要穿紅色長袖衫外帶藍色披風。看的多了,甚至光憑衣服的顏色和搭配
就能斷定畫裡面是哪位大神。
70

從藝術闖作的角度來看,這條條繁文縟節無疑太過迂腐死板,但你有沒有發現:對於我們這些對東正教幾乎一無所知的
盲眾來說,正因為形象的雷同,逛不了幾座教堂,你就會對那些聖經人物留下固定而深刻的印象。個人分析:這絕對是
精明的東正教派為了多招攬信徒而放出的視覺大招。
71

東正教的十字架為啥長這樣?
如果還停留在「十字架不就是一橫加一豎嘛」的層次,我深信你也不會堅持看到這裡。事實上,整個基督教的各個流派
團體有著不下 20 種十字架變形,用腳後跟也能判斷得出來,處處要與羅馬教會彰顯不同的東正教,怎能容忍自己的 LOGO
沒點特色?

這個略顯眼生的十字架叫做「拜占庭十字」
,最大不同的上下各多了一道橫槓。上面的橫槓代表著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頭
部的頂板;下面傾斜的橫槓則代表了耶穌因身體痛苦扭曲而踩歪了的底板(也有人說橫槓向上的那頭寓意天堂,向下的
那頭寓意地獄)
。中間那條長橫槓左右各有 IC、XC 字樣,是「耶穌」和「基督」的希臘語首位字母縮寫;有時候橫槓下
麵也會出現「NIKA」的字樣,在希臘語中是「戰勝」的意思,兩行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耶穌基督凱旋得勝」——戰勝了
「罪惡」與「死亡」。
希臘經濟只占整個歐盟的 2%,是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經濟體。經濟萎縮、失業暴增,外貿與財政雙陷赤字。過度
仰賴外債、其中海運、旅遊、與僑匯並列為希臘外匯收入三大支柱。2010 年希臘債務危機這導火索,造成了 2012 年歐洲
之經濟危機。
72

希臘豐富的歷史遺產被 UNESCO 列為世界遺產之古蹟高達 18 個;也是歐洲和世界上遺產之首。


1.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 Temple of Apollo Epicurius at Bassae, 1986
2.雅典衛城 Acropolis, Athens, 1987
3.德爾斐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 1987
4.羅德島的中世紀城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1988
5.邁泰奧拉 Meteora, 1988,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6.阿索斯山 Mount Athos, 1988,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7.塞薩洛尼基(帖撒羅尼迦)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古跡 Paleochristian and Byzantine Monuments of Thessalonika, 1988
8.埃皮達魯斯的阿斯克勒庇俄斯(醫神)神廟 Sanctuary of Asklepios at Epidaurus, 1988 年
9.米斯特拉斯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ystras, 1989
10.奧林匹亞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Olympia, 1989
11.提洛島 Delos, 1990
12.達夫尼修道院,俄希俄斯羅卡斯修道院和希俄斯新修道院 Monasteries of Daphni, Hosios Loukas and Nea Moni of Chios, 1990
13.薩莫斯島的畢達哥利翁和赫拉神廟 Pythagoreion and Heraion of Samos, 1992 年
14.艾加伊(現名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igai (modern name Vergina), 1996
15.邁錫尼和提林斯的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Mycenae and Tiryns, 1999
16.拔摩島歷史中心(霍拉),包括使徒聖約翰修道院和天啟洞穴 The Historic Centre (Chorá) with the Monastery of Saint-John the
Theologian and the Cave of the Apocalypse on the Island of Pátmos, 1999
17.科孚古城 Old Town of Corfu, 2007
18.腓利比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Philippi, 2016

補充資料 : 希臘著名景點有關的神話故事
克諾索斯米諾宮 The Knossos & Minoan Palace Minoan 皇帝米諾斯(Minos)
,是宙斯與他的情人歐羅巴所生,拉達曼迪斯和
薩爾珀冬的同胞 兄弟。他是冥界三判官之一。皇宮遺址是神話傳說中用來關彌諾陶洛斯牛頭人 Minotaur 的地方。 米諾斯
為與其兄弟爭奪王位,乞求海神波賽頓賜給他一頭純白色的公牛,以證明自己獲得王位乃是出自神意,而他亦向波賽頓 73
許諾,將來會宰獻這頭白公牛給牠,以示崇敬。波賽頓真的從海上送給他一頭公牛。但這頭牛長得太好看了,米諾斯捨
不得殺了它獻祭給波賽頓,於是用了別的牛代替,因而激怒了波賽頓。波賽頓為了報復,就使米諾斯的妻子帕西菲 Pasiphaë
愛上了這頭牛,並且和那頭公牛結合生下了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彌諾陶洛斯 Minotaur。從此吃人怪獸米諾陶使克里特人陷
於恐怖的旋渦。米諾斯請當時希臘傑出的建築師代達羅斯 Daedalus 建造了一座迷宮,把彌諾陶洛斯關在裡面,當時雅典
是克里特的附屬國,米諾斯命令雅典王每 9 年(一說每年)送 7 對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島,放入迷宮中餵養米諾陶。 雅
典王子忒修斯 Theseus 於是跟隨第三次獻祭的童男童女一起來到克里特島,準備殺死公牛。 臨行前與老國王埃勾斯 Aegeus
約定:倘若平安回國,船則升起白帆,否則掛黑帆代表噩耗。 忒修斯到達米諾斯王宮,遇到公主阿里阿德涅 Ariadne,兩
人一見鍾情,她便贈送一柄魔劍和一團線,以殺死怪物並走出迷宮。忒修斯進入迷宮時沿路放線以作標記,經過殊死搏
鬥最後 忒修斯殺死了牛頭怪並循原路離開迷宮。殺死了牛怪的忒修斯興奮不已,很快啟程回國,期間酒神戴奧尼索斯迫
使忒修斯遺棄公主阿里阿德涅,思念情人的忒修斯忘記將船上黑帆換成白帆, 結果使得老國王誤以為他已遇難,悲痛之
中而投海。
Athens Acropolis 雅典衛城 雅典的城名來自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在古希臘神話中,人們在愛琴海邊建立了一座新城,
雅典娜希望成為這座城的保護神。海神波賽頓也想獲得新城的歸屬權,他們互不相讓,於是爭奪起來。後來,宙斯裁定,
誰能給人類一件最有用的東西,該城就歸屬誰。波賽頓用三叉戟敲了敲岩石,從裡面跑出了一匹象徵戰爭的戰馬。而雅
典娜用長矛一擊岩石,石頭上立即迅速地生長出一株枝葉繁茂、果實累累的橄欖樹。橄欖樹象徵著和平和豐收,人們歡
呼起來。於是雅典娜成為了新城的保護神。人們用她的名字將城命名為雅典,並將橄欖樹載滿雅典各處。 雅典居民為了
祭祀雅典娜女神,在山丘衛城上興建神殿。
巴特農神殿 Parthenon Temple 東邊的三角眉飾敘述雅典娜誕生,雅典娜是從他父親宙斯的頭部生出來的。墨提斯是宙斯
的第一位伴侶,在她懷孕的時候,蓋婭的一條神諭說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將是個女孩(雅典娜)
,其智力和力量將匹敵宙斯
本人;而下一個男孩將重演他父親(宙斯)及祖父(克羅諾斯)的經歷,推翻自己的父親而奪走王位。宙斯對這條神諭
十分在意,巧言騙過墨提斯,乘她不留神的時候將她變為一隻蒼蠅而吞下肚。然而宙斯並未能如願地阻止雅典娜的誕生。
吞下孩子的母親後,他開始劇烈地頭痛,以至於大聲號叫。原來墨提斯在他的頭內打鐵為雅典娜鑄造一身盔甲。普羅米
修士、赫菲斯托斯和赫耳墨斯趕來,將他帶到特里同河,在那裡煉冶神赫菲斯托斯用大斧劈開了他的顱骨,全副武裝的
雅典娜就此跳出。由於雅典娜是自宙斯的腦子裡生出來的,其母墨提斯亦為智慧之神,因此雅典娜繼承了宙斯和墨提斯
的優點,是力量和聰慧的化身。 西邊的三角眉飾,正對衛城山門 Propylaia,描述了雅典娜與波賽頓之間為了爭取成為本
城市守護神的榮耀而戰。雅典娜與波賽頓在整個佈局的中央,女神擁著橄欖樹對抗著高舉三叉戟作勢攻擊大地的海神,
這把整個畫面強烈的區分開來,在他們的旁邊,各領著一群由雙輪戰車 帶領的群眾。 巴特農神殿外牆浮雕,描述了當
時人們參加「泛雅典娜節」遊行的情景。現存於衛城博物館。
泛雅典娜節 Panathenaea,又名 Panathenaic festival 古希臘宗教節日。起初每年在雅典城舉行一次,後改爲每四年舉行一
次。節日期間,雅典所有屬地的代表都要到雅典城參加慶祝。屆時,人們要向雅典娜奉獻一件嶄新的繡袍和動物祭品,
並舉行盛大的體育競技和音樂比賽,其規模堪與奧林匹克競技媲美。 泛雅典娜節是雅典人爲了紀念雅典護城女神雅典娜
而形成的節日。泛雅典娜節在雅典曆法的一月間(相當於公曆 7~8 月)舉行,這是慶祝豐收及新年的節日。原來慶典
持續兩天,主要有爲火炬賽跑等各項競技。從西元前 566 年起,每四年舉行一屆大泛雅典娜節,持續 6 天,節慶活動除
各項競技外,又增加了朗誦(柏拉圖的《伊安篇》中,伊安即將參加此詩歌朗誦比賽)
、 舞蹈和音樂比賽,據說還有男
子健美比賽,反映了從單純注重競技到注重文化和情操比賽的轉變。 慶典的前奏是聖火的傳遞,新的聖火的發源地是雅
典城外的阿卡德謨斯樹林。在太陽初升的時 候,人們在這裏向雅典娜獻祭然後用火把傳遞新的火種,途經市政廣場,送
達雅典衛城上的雅典娜祭壇。 節慶的高潮是迎接雅典娜的神像。在此以前,派人去阿提卡西北部的聖地埃留西斯,從那
裏接回雅典娜的神像。 當隊伍到達城門時,大隊人馬前來迎接。浩浩蕩蕩的隊伍將神像送到衛城上的神廟裏。巴特農神
殿中楣上的浮雕,反映了當年迎送神像的情景: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持橄欖枝,年富力強的壯年男子牽著獻祭的牛羊,意
氣風發的青年男子騎在馬上,婀娜多姿的少女挎著籃子。隊伍中的主角是準備向雅典娜敬獻繡花法衣的婦女。
Erechtheion 依瑞克提翁神殿 傳說這裡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賽頓為爭做雅典保護神而鬥智的地方。
Temple of Athena Nike 雅典娜.尼基神廟 雅典娜•尼基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
,又名無翼勝利女神廟,內有一尊沒有翅
膀的雅典娜神像。傳說雅典市民為了使勝利永駐,就將勝利女神的雙翼砍下,以常留住勝利的榮光。 忒修斯王子 Theseus 74
和父親 Aegeus 國王約定,在成功殺死克里特島上的牛頭人身怪物米諾塔 Minotaur 後,回程時會將船上的帆換成白色,以
示勝利,但王子忘了這項約定,在凱旋歸來時 Aegeus 國王看到掛著黑帆的船進港,以為王子任務未成,因而傷心地在此
自殺。
Areopagus 亞略巴古 亞略巴古(Areopagus)是「阿瑞斯的岩石」Ares Rock,位於雅典衛城的西北,在古典時期作為雅典
刑事和民事案件的高等上訴法院。據說波賽頓的兒子哈利羅提奧斯 Alirrothios 企圖誘拐阿瑞斯 Ares 的女兒,阿瑞斯非常不
悅,於是毫不留情地把他幹掉了。為了替兒子報仇,波賽頓拉著阿瑞斯到雅典法官面前要求審判戰神,地點就是在此。
阿瑞斯敘述了案情,最後被判無罪。 在埃斯庫羅斯 Aeschylus 的劇本《歐墨尼得斯》(The Eumenides 或《復仇三女神》,
西元前 458 年)中,民眾法庭正是在亞略巴古審判俄瑞斯特斯 Orestes 殺死他的母親克呂泰涅斯 特拉 Clytemnestra 及其情
夫埃癸斯托斯 Aegisthus 的案件。 俄瑞斯特斯是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的領袖阿伽門農的兒子,他犯下了弑母重罪。整個
事件的過程如下:阿伽門農為了戰爭的勝利而殺死女兒伊菲革涅亞向女神阿提密斯獻祭,因而觸怒了復仇女神厄里倪厄
斯,厄里倪厄斯詛咒阿伽門農全家將為此大禍臨頭。結果災禍果然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阿伽門農的家族。阿伽門農出征歸
來後,其妻克呂泰涅斯特拉已經與人通姦。克呂泰 涅斯特拉的姦夫埃癸斯托斯(阿伽門農的堂兄弟)殺害了阿伽門農。
為了給父親報仇,俄瑞斯特斯殺死了母親克呂泰涅斯特拉。厄里倪厄斯開始追逐、迫害俄瑞斯特斯,逼得他無處容身。 俄
瑞斯特斯向阿波羅求救,後者又叫他去找雅典娜。雅典娜把此案交給一個由雅典長老組成的 特別法庭來審理。 厄里倪
厄斯在法庭上與庇護俄瑞斯特斯的阿波羅爆發激烈爭論。雙方僵持不下,最後由於雅典娜投了決定性的一票,法官裁決
俄瑞斯特斯無罪。
Kerameikos 凱拉米克斯 附近的 Dipylon 之門曾經是進入雅典城的主要城門,也是 Panathenaic 朝拜隊伍開始的地方。在
Pompeion 的地方,人們為 Panathenaic Festival 朝拜作好一切的準備。 神聖之門(Sacred Gate)是來自 Eleusus 的朝聖者每
年參加 Eleusinian Mysteries 朝聖的必經之路。
厄琉息斯秘儀 Eleusinian Mysteries 厄琉息斯秘儀起源于女神狄蜜特失去女兒珀耳塞福涅後落寞的遊蕩,然後她在一個叫
做厄琉息 斯的小鎮經歷了一段故事,最後使得該小鎮的人們都普遍崇拜她,她提拔了該鎮的貴族成為祭祀,這個小鎮最
後為她建立廟宇並大興祭祀。 根據傳說,狄蜜特的女兒珀耳塞福涅被掌管地府的冥王黑帝斯在宙斯的默許下擄走作為妻
子。 掌管生命、農業和豐收的女神狄蜜特從赫卡忒和赫利俄斯口中得知了真相。一方面為了尋找女兒的下落,一方面對
天上神祇肆意處置自己的女兒而心懷不滿的她,放棄了自己的職責而來到 人間流浪。由於她的離去,豐饒的大地停止了
生產,莊稼地都寸草不生,地上的人民陷入了無盡的饑荒之中。 有一天她化身為一名乞討的老嫗來到厄琉息斯 Eleusis,
國王刻勒俄斯 Celeus 的四個女兒接待了她,問她來自何方。狄蜜特編造了一套謊話,說自己是被海盜劫持的貴婦,趁看
管不嚴的時候逃離魔爪。她乞求她們能夠給她提供一個家務的雜役以謀生。正好當時王后墨塔涅拉剛產下幼子得摩豐
Demophon,需要奶娘來照看,她就被引入國王的家中。失去女兒的狄蜜尼尼翁陶版特 Metanira 在喜得貴子的王后面前黯然
神傷,只是端坐著,不吃不喝也不說話。一旁的老侍女伊阿姆柏靈機一動,用一個粗俗不雅的笑話將女神逗樂。
(因此在
某個儀式中,女人們會放肆地使用不雅的詞語,以紀念這位機智的老婦人。)女神終於答應了照看小王子的生計,但 是
拒絕了人家招待的葡萄酒,她只要了一杯大麥飲料以及薄荷油。 這也是後來儀式上人們所飲用的食品。 下凡的女神十
分喜愛初生的王子,決定將他當作神來撫養。白天,她用神的食品(仙饌密酒,ambrosia)塗抹在他身上,將他摟在懷裡
悉心照料;晚上,她將他放置於火爐中烘烤,以將其身上屬於塵俗的部分燒燼。小王子一天一天茁壯成長,直到有一天
突發變故。一天晚上,正當狄蜜特將他照常放入火爐中烘烤的時候,被王后墨塔涅拉不幸撞見。可憐的母親大為驚駭,
尖聲驚叫了起來。被指責的狄蜜特憤怒其愚昧,將嬰兒奪出火焰,摔在地上。 孩子的姐姐們撲過去想搶救他,然而凡人
的手只能是徒勞。憤恨的狄蜜特揭開了偽裝,向凡人們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他們為自己建立祭壇和神廟,世代供奉
她,並㔁會另一個王子特里普托勒摩斯 Triptolemos 農耕的秘密和儀式。這就是厄琉息斯秘儀的來歷。 之後,狄蜜特在赫
耳墨斯的指引下在冥府找到了她的女兒。然而她卻無法帶自己的女兒回家, 因為珀耳塞弗涅曾經食用了黑帝斯給她的六
顆石榴籽,而原則上,所有吃過地獄內食物的人都無法再離開此地回到陽間。宙斯出面干預了這件事情,他下令讓珀爾
塞弗涅每年在地面生活六至八個月(在種植期)
,其餘的時間(即冬季)則居住在地府陪伴黑帝斯。這就是四季輪回的由
來。 希臘有許多繪畫和陶器表現了這些儀式的不同方面,雅典的「厄琉息斯浮雕」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它的年代大
約是西元前 5 世紀,現存於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特里普托勒摩斯在裡面描繪為正在從狄蜜特手中接過種子,並且㔁會
人們如何在地裡種植莊稼, 而珀耳塞弗涅將手按在他的頭上保護他。西元前四、五、 六世紀都有器皿和其他浮雕作品 75
表現了特里普托勒摩斯持著穀穗坐在帶翼的王座或戰車上,周圍站著手拿松脂火把的珀耳塞弗涅和狄蜜特。同樣在國家
考古博物館陳列的有「尼尼翁陶版」Ninnion Tablet,其中描繪了狄蜜特、跟隨著的珀耳塞弗涅、伊阿科斯以及入會者的隊
伍。然後在泰勒斯台里昂神廟裡,狄蜜特坐在櫃子 kiste 上,珀耳塞弗涅手拿著火把向她介紹入會者。 入會的每人都持著
一個 bakchoi,第二排的入會者由稱為 lakchos 的一個男性祭司手持火把帶領,他站在翁法洛斯附近。而一個身份不詳的
女性(可能是狄蜜特的一 個女祭司)在邊上的櫃子上坐著,手中拿著一個權杖以及裝滿 kykeon 的器皿。這塊畫版裡面
也表現了 Pannychis 宴會。
Mycenae 邁錫尼 阿伽門農 Agamemnon(意為「堅定不移」),希臘神話中的邁錫尼王;阿特柔斯之子,斯巴達王墨涅拉
俄斯 Menelaus 為哥哥。武藝高強,擅使長矛和標槍,足智多謀。是希臘最有權勢的人,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財富;
在史詩中常被冠以「王中之王」
「軍士的牧者」等稱呼。 他哥哥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之妻海倫 Helen ( 戰爭之導火線 )
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Paris 誘走,墨涅拉奧斯惱羞成怒,立刻找弟弟阿伽門農商量。阿伽門農發動希臘全部的首領去討伐,
阿伽門農成為聯軍的盟主。 希臘聯軍出征時,由於阿伽門農在一次狩獵中殺死了狩獵女神阿提密斯的神鹿,使得女神生
氣報復,令海上一直不斷地刮起逆風。預言家卡爾卡斯 Calchas 預言,只有把阿伽門農的女兒伊菲格涅雅 Iphigeneia 作為犧
牲獻給女神才能改變風向。阿伽門農非常傷心,甚至準備放棄出征特洛伊。 他先遣使者以阿基琉斯想出征前與伊菲格涅
雅訂婚為藉口瞞過妻子將女兒帶來,再由於心痛而遣使者讓妻子不要把女兒送來。第二個使者被弟弟截住了,墨涅拉奧
斯譴責阿伽門農背叛聯盟,兄弟激烈爭吵,直到外面報信說伊菲格涅雅與母親克呂滕涅斯特拉、弟弟奧瑞斯忒斯已經來
到軍中。 一邊阿伽門農受到妻子憤怒萬分的譴責,另一邊阿基琉斯 Achilles( 伊利雅德史詩中的主角 )不讓別人拿答應給
他作妻子的伊菲格涅雅去作犧牲,仗劍帶盾地在阿伽門農帳外抵禦奧德修斯率領的戰士。這時,伊菲格涅雅宣佈自願作
獻祭的犧牲,制止了這場廝殺。當伊菲格涅雅被迫上祭壇時阿伽門農蒙在大斗篷中哭泣。最後,在刀已經觸到少女時,
月和狩獵女神阿提密斯把伊菲格涅雅攝走並收為自己的祭師,而祭壇上只有一頭鮮血淋漓垂死掙紮的赤牝鹿。 海風立時
轉向,希臘聯軍得以繼續啟程。 10 年後戰爭勝利,阿伽門農順利回到家鄉,然而他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 Clytemnestra
恨丈夫為求順風獻祭他們的女兒,夥同情夫埃癸斯托斯 Aegisthus 密謀殺害阿伽門農。 阿伽門農的幼子俄瑞斯忒斯當時只
有 12 歲,逃亡他鄉,發誓長大後一定要為父報仇。多年後俄瑞斯忒斯果然回到家鄉,和姐姐厄勒克特拉一起殺死了自
己的母親和她的情人。 報了仇但又陷入弑母重罪的俄瑞斯忒斯發了瘋,被復仇女神反復糾纏,不得安寧,只得到處逃亡。
最後是阿波羅指引他到雅典,尋求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公正裁判。雅典娜女神挑選了雅典最 正直最睿智的市民擔任法官,
自任首席審判官,在阿瑞斯山開庭審理。 俄瑞斯忒斯為自己辯護說,他殺死母親時只是把她看做殺害父親的兇手。阿波
羅極力為他辯護, 聲稱父親才是真正的播種者,一個人可以只有父親沒有母親,正如雅典娜是從宙斯的頭中生出來的。
而一直糾纏俄瑞斯忒斯的復仇女神則指出弑母是十惡不赦的犯罪,俄瑞斯忒斯只有一死。 雅典娜請求法官們投票表決,
結果卻是有罪與無罪的票數相同!於是雅典娜投出決定性的一票: 俄瑞斯忒斯應該無罪。於是俄瑞斯忒斯重獲自由,回
到邁錫尼當了首領。
Archaeological Site of Olympia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 關於古代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大概有幾個版本:大部分都是與宙
斯有關。 1. 為慶祝宙斯推翻他父親克羅諾斯 Cronos 和其他泰坦 Titans 巨人而舉行。 2. 與宙斯的私生子大力神海克力士
(Heracles,羅馬人稱之為 Hercules)有關:其中一個說法是為紀念大力神勝出一場運動賽事,另一說法則謂是為紀念他
完成十二件苦差事的其中一件。 3. 珀羅普斯的版本,亦與宙斯有關:珀羅普斯 Pelops 是宙斯的孫子,希臘半島南部〔即
伊利斯、奧林匹亞、斯巴達的所在地〕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稱伯羅奔尼撒半島 Peloponnesus。當時比薩王 King of Pisa 俄諾
瑪俄斯 Oinomaos 為逃避一個預言:他將會被自己的女婿殺死,爲了阻止這一事情發生,他為女兒希波達彌亞招親,而形
式則是賽馬競技;但名為招親,實則為殺盡一切有可能成為他女婿的豪傑。凡於比賽中勝過他的人即可成為他的成龍快
婿,而失敗的挑戰者一律處死(古奧運的運動員亦視勝利為他們唯一追求的賽果,在古賽場曾出土兩塊石碑,上刻:要
麼取得桂冠,要麼選擇死亡)
。因為國王奧宜諾馬奧斯的一對馬匹是太陽神阿波羅 Apollo 送給他的神馬,令他處於不敗之
地,接連處死了十二個前來挑戰的勇士;國王將挑戰者的頭顱割下並高掛城頭。通過戰車賽殺死了 13 個來向求婚的人,
並將他們的頭顱釘在宮殿的木柱上。爲了娶到希波達彌亞,珀羅普斯決定與俄諾瑪俄斯比賽。爲了保證不失㓿,珀羅普
斯向波賽頓求助,後者交給他一輛飛馬拉的戰車。珀羅普斯和希波達彌亞又買通負責打理馬車的人,把銅造的車軸換成
臘 wax 做的,令她父王的戰車之車軸在賽事中飛脫,更令她父王摔死於賽場之上。因而佩洛普斯將勝利歸功於宙斯的保
佑和幫助。因而舉行盛大的祭典和競賽以作酬謝。 4. 與奧林匹克山附近的伊利斯 Elis 城邦有關。這城邦曾出現大瘟疫, 76
後來神諭吩咐當地人要舉行運動會,以敬拜宙斯與眾神,所以當地人就選擇了有眾多神廟的奧林匹亞作為賽事舉行的地
點。 5. 前 9 世紀的 Elidos 爆發內戰,Elidos 的國王 Iphitos 於是詢問女祭司,如何才能使人民免於戰亂。女祭司告訴他
必須為眾神舉辦運動會。國王於是決定每四年舉辦一次運動會,交戰的各方同意在運動會期間停止戰鬥,並且把運動會
命名為「奧林匹克」
,因為希臘的奧林匹斯山是眾神聚集之地。 奧林匹克運動會既然是讚頌諸神的大「祭典」
,所以在比
賽期間,神聖的停戰令會傳遍希臘每個城邦。為奧運停戰,初始於伊利斯 Elis 和斯巴達 Sparta、比薩 Pisa 城邦之間訂立之
賽會期間各方停戰的協定;後人稱為「神聖休戰」
。傳訊者走遍每個城邦,宣佈各項比賽的時間,並要求於比賽之前、期
間及之後暫停所有戰事。休戰時期開始是一個月,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與賽期的延長,休戰期亦增至三個月。在神聖
休戰期間,所有戰事必須停止,因為所 有前往參與盛事的民眾,都是懷著敬拜宙斯的心,所以都是得到宙斯的保護的,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危害他們的安全。西元前 420 年,斯巴達人於「神聖休戰」期間攻打伊利斯的一個要塞, 因而被剝
奪了參加奧運的資格,每名斯巴達的步兵被重罰兩「米勒」
(在當時的雅典能買到 6.6 頭牛)
;七十年後一名馬其頓士兵
因行劫一名前往參賽的雅典人,亦遭受相類似的懲罰。
聖火 火於人類歷史中,一直擔當著一個無可替代的角色。古希臘人相信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從宙斯盜取天火,給予人
類,是人類文明起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奧運會中,燃點聖火 亦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儀式。 於是,古希臘在每
屆奧運會舉行以前,都會在宙斯和赫拉神廟前舉行聖火採集儀式, 以顯示對神靈的敬意,並在儀式上向諸神獻上祭品。
古希臘人認為,火種採集的方式是聖火純潔性的重要保證,因此他們想出了一個自認為與天神交流的聖火採集方式:通
過一個半圓形凹面鏡將陽光彙集到焦點,由最高女祭司將火炬伸到焦點處,就能夠將其點燃。 時至今日現代奧運中,依
然會在赫拉的神殿前進行採集聖火的儀式。 聖火點燃之後,再交由專門的火炬手,火炬手要負責將奧運會即將召開的消
息通知給希臘各城邦,他們通常一邊舉著火炬,一邊呼喊著「停止戰爭」
。火炬在古希臘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力量,
看到奧運會的聖火,各城邦就要為奧運會的召開進行準備,立即停止一切戰爭。因此, 奧運之火又有和平之火的意味,
聖火點亮即預示著和平就要降臨。
Pelopion 珀羅普斯陵 神廟區最早是圍繞著一個青銅器時代的墓丘形成的,傳說這個墓丘是海格力斯為珀羅普斯堆起的。
在希臘神話中,珀羅普斯是狄俄涅和坦塔洛斯的兒子。在佛律癸亞或呂底亞出生。父親坦塔洛斯雖是宙斯之子,卻藐視
眾神的權威。為了考驗眾神是否真的通曉一切,坦塔洛斯竟然烹殺了自己的兒子珀羅普斯,然後邀請眾神赴宴。除了農
業女神狄蜜特因為女兒珀耳塞福涅被黑帝斯拐走而神志恍惚,食用了一塊肩胛骨外,其他眾神都看穿了伎倆。宙斯震怒,
將坦塔洛斯打入冥界。而珀羅普斯被眾神復活。失去的肩胛骨被象牙補好。
Metroon 母神之廟 瑞亞 Rhea 是希臘神話中十二位泰坦巨神之一,時光女神。是蓋婭和烏拉諾斯的女兒,是另一位泰坦克
羅諾斯(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薩圖爾努斯)的姐姐和妻子,宙斯、赫拉等神之母, 因此這一神廟被稱為「母神之廟」Metroon。
瑞亞與克羅諾斯結合生了六個孩子,他們分別是狄蜜特、赫拉、赫斯提亞、黑帝斯、波賽頓和宙斯。克羅諾斯惟恐被其
子取而代之,瑞亞每生一子,他便吞入腹中。當最小的孩子宙斯降生後;瑞亞以襁褓裹石,哄騙克羅諾斯吞之,而把嬰
兒卻暗中送往克里特的迪克特山中。宙斯在那裡得到了庫雷特人的保護,由兩女神用山羊奶餵養,一隻雄鷹則給他帶來
仙酒;每當他哭叫時,瑞亞的僕人們就到搖籃邊為宙斯跳舞,並用短劍敲擊銅盾掩蓋他的哭聲,因此克羅諾斯一直未發
現這一秘密。另說,瑞亞在懷上宙斯後(在蓋亞的幫助下)悄悄離開奧林匹斯山在迪克特一山洞中生宙斯,爾後,將嬰
兒托與庫雷特人和庫里班特人。 宙斯成年之後,用計救出了被父親吞下的五個兄弟姐妹(讓克羅諾斯吃下藥丸,昏睡了
很長時間並吐出了宙斯被吞的五個兄弟姐妹)
,並合力推翻了克羅諾斯,最後登上王位。而在與父親等五位男泰坦的戰鬥
中,瑞亞等泰坦並未參與,所以得以保留他們的神位。
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 東部三角楣飾描述宙斯在主持珀羅普斯 Pelops 與俄諾瑪俄斯 Oinomaos 的二輪戰車競賽場景。西
部三角楣飾描述的是佩里圖斯婚宴上半人馬 Centaur 與拉庇泰人 Lapiths 的戰鬥。 拉皮斯人是古希臘神話人物之一。他們
屬埃奧利部落,希臘人的祖先。後世的族譜中把他們連為半人半馬的親屬。以驍勇善戰而聞名於世,曾參加特洛伊戰爭
並建立戰功。其事蹟亦反映於相關詩歌等文學作品中。阿波羅站立於中央,周圍是佩里圖斯和忒修斯 Theseus。拉庇泰人
的王佩里圖斯邀請半人馬赴宴,半人馬們喝醉之後開始搶劫女子而被前者擊㓿。 在門廊和後殿等一些地方雕刻著海克力
士十二偉業。
海克力士的十二偉業(藏於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 因為赫拉的詛咒,海克力士在瘋狂中殺害了自己的孩子。為了消除這
個罪業,他被要求為他的最主要的敵人、佔了本該屬於他的王位的歐律斯透斯 Eurystheus 完成十個任務。根據預言,如果 77
他成功完成歐律斯透斯交給他的十個任務,他的罪將被清除並獲得不朽的名聲。海克力士完成了這些任務,但歐律斯透
斯不承認清洗奧革阿斯的牛廄的任務,因為海克力士為這個任務索要了報酬; 他也不接受海克力士殺死「九頭蛇」海德
拉的任務,因為海克力士是在他的侄兒伊俄拉俄斯的幫助下完成這個任務的。因此歐律斯透斯又提出了兩個新的任務,
海克力士也成功的完成了它們,並讓自己的偉業達到了十二項。 1. 殺死涅墨亞獅子 涅墨亞獅子外貌與一般獅子無異,
但體型更為巨碩。一身厚皮,刀箭不能入。性格尤其兇殘貪暴,食人無數。特萊托斯 Tretos、阿匹薩斯 Apesas 和涅墨亞三
個地方都受到它的侵害。 根據古希臘詩人忒奧克里托斯 Theocritus 記載搏獅的過程最為詳盡:歐律斯透斯請海克力斯除掉
這戕害人民的惡獸,並帶回獅皮為證。英雄背起弓箭,又用橄欖木製成一棍,旋即出發,經過半日,終於在山中發現巢
穴。他隱身樹叢後,待獅子歸來時, 趁其不備,朝它左脅射了一箭。哪知箭頭彈了開去,無法透入獅皮分毫。他又發一
矢,正中胸口,卻同樣無功。此時獅子已發現英雄行藏,撲上前來。赫剌克勒斯以木棍猛擊其頭,棍應聲而裂。 獅子頭
皮雖未破,但震盪之下也立足不穩,暈眩倒地。於是英雄拋下弓箭,以雙臂扼住獅頸,漸漸將整個獅身舉了起來。惡獸
終於窒息而亡。海克力斯想剝下獅皮,可沒有神兵利刃難以下手。 苦思良久,忽然靈光一現,如有神助般想出妙法。據
傳他披上獅皮後形象威猛,嚇得歐律斯透斯躲到銅罐中,只敢通過傳令官與其對話。古希臘的陶繪上多有海克力斯著獅
皮的形象,考古學家也常以此來辨認這位英雄。 在後世的藝術作品中,獅皮和橄欖木棒成了海克力斯的形象標誌:獅頭
的上下顎仿頭盔的面罩,獅爪合到胸前護住心口,整塊皮就像一件斗篷。 2. 殺死九頭蛇海德拉 九頭蛇劇毒無比,沼澤
的水也因此長年惡臭,四周土地變為褐色。 它還經常吞食過往行人牲口,為害一方。海克力士與侄子伊奧勞斯 Iolaus 駕
馬車來到沼澤。他命伊奧勞斯看住車輛,自己用火箭將九頭蛇引出。雙方展開大戰,每當英雄用劍(一說為鐮刀) 砍掉
那魔怪的一個頭,另一個新頭(一說兩個)又重新生出。海格力斯於是喊侄子來幫忙。伊奧勞斯用火炬燒灼斷頸,頭便
無法重生。最後海格力斯將八頭一一砍下,又用巨棍打落正中的主頭, 埋於土中,用大石壓住,才算剷除這一禍害。 3.
捕獲「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的刻律涅牝鹿 刻律涅牝鹿為希臘神話中的神鹿。因所處之刻律涅山 Mount Ceryneian 而得名。
刻律涅 牝鹿共有五隻,赤色,體大勝牛馬,金角銅蹄,飛跑起來,疾逾離弦之箭。 歐律斯透斯見怪獸無法難倒英雄,
便命他活捉最後一頭刻律涅牝鹿。海克力士展開追逐, 整整一年,跑遍了希臘、色雷斯 Thrace、伊斯特利亞 Istria,甚至
到了北邊亥帕波尼亞人 Hyperboreans 的領土。牝鹿最後進了阿爾忒彌山 Artemision 躲避,又從那兒跑到拉頓河畔 Ladon River,
想要渡河。英雄趁獵物在水中,發出一箭,將其制住。他背起活鹿回去交差,路遇阿提密斯和阿波羅。女神斥責他褻瀆
神物。英雄加以辯解,說是歐律斯透斯的過咎,自己為了贖罪,不得不爾,並保證將活鹿還回,終於得到二神同情。 英
雄於是回返邁錫尼。 歐律斯透斯本欲激起阿提密斯的憤怒,以對付海克力士,哪知並未得逞。英雄將鹿帶到宮外,要國
王自取。歐律斯透斯上前,英雄雙手一鬆,牝鹿立即飛奔而去。英雄埋怨國王不 夠迅捷。歐律斯透斯只能空自怨嗟。 4.
活捉厄律曼托斯山野豬 厄律曼托斯山的野豬是希臘神話中的生物,這頭野豬體型壯碩,奔跑速度非常快,難以捕捉。長
年居住於厄律曼托斯山(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群山)上,海克力士用盡各種計謀將這頭大野豬給趕入雪地裡的陷阱。 5.
清洗奧革阿斯的牛廄 奧革阿斯是希臘神話中艾理斯國王,太陽神赫利俄斯之子,擁有大批牲畜。奧革阿斯的牛圈 30 年
從未打掃,汙穢不堪。歐律斯透斯要求海克力士在一天之內清理奧革阿斯的牲口圈, 奧革阿斯也答應將他牲畜的十分之
一作為報酬送給海克力士。海克力士將阿爾普斯河和佩紐斯河(一說是兩者之一)的河水沖洗牲口圈,完成了任務。事
後奧革阿斯反悔拒絕給海克力士牲畜,於是海克力士殺死了奧革阿斯及其兒子們。 6. 殺死斯廷法利斯湖怪鳥 斯廷法利
斯湖怪鳥棲居在斯廷法利斯湖畔。斯廷法利斯湖怪鳥以人為食,長著青銅的鳥喙、鋒利的金屬羽毛,牠們能夠撲倒人們,
殺死他們。當這些鳥把羽毛像箭一樣射出時,其威力足以將人殺死。另外,牠們的糞便有劇毒,是一群十分厲害的怪物。
怪鳥本身是戰神阿瑞斯的寵物,住在阿瑞提亞(阿瑞斯島)
。阿耳戈船英雄在尋找金羊毛的途中曾路過阿瑞提亞,並遭到
怪鳥的攻擊。後來怪鳥為了躲避狼群而遷徙到斯廷法利斯湖,在那裡迅速地繁殖並氾濫了農村,破壞了當地的農作物,
果樹和城鎮居民。給附近的 居民帶來了嚴重的麻煩。大英雄海克力士在雅典娜和赫菲斯托斯的幫助下將這群怪物殺死。
這位英雄來到怪鳥居住的茂密的森林中,把它們驚飛起來,然後用箭一一射死(一說是用 彈弓射死)
。 7. 制伏克里特公
牛 克里特公牛希臘神話中的一頭神牛。 克里特國王彌諾斯在即位前曾與兄弟發生王位之爭。他宣稱由自己獲得王位乃
是出自神意, 因此他想要什麼,神就會賜給他什麼。為了證明這一點,彌諾斯請求海神波塞冬賜給他一頭純白色的公牛,
以使他可以把這頭牛作為祭品回獻給波塞冬。結果波塞冬真的從海上送給他這樣一頭牛,此即克里特公牛。因為這頭牛
十分漂亮,後來彌諾斯竟違背了原來的諾言將其藏匿起來,而獻祭了另外一頭去矇騙波塞冬。波塞冬大怒,就使彌諾斯
的妻子帕西淮瘋狂地愛上了克里特公牛,生下了怪物彌諾陶洛斯。 波塞冬又使公牛發瘋,橫行於克里特鄉間,造成很大 78
危害。後來大英雄海格力斯路過克里特島時抓住了這頭能噴火的神牛,並把它帶回邁錫尼獻給國王歐律斯透斯(海格力
斯命中 註定要為歐律斯透斯服役,並完成十二項任務)
。歐律斯透斯在承認此項任務已被完成之 後又放掉了公牛。 8. 制
伏狄俄墨得斯牝馬 狄俄墨得斯的牝馬(Mares of Diomedes)又稱作色雷斯的牝馬 Mares of Thrace,是希臘神話中由色雷斯的
巨人國王狄俄墨得斯所飼養,會吃人的四匹牝馬,都十分美麗,但狂野難馴,以人肉為主的不尋常飲食使牠們變得瘋狂
猛野,因此牠們平時總是被拴鍊在青銅馬廄中,呼氣時會噴出火燄。 在活捉了克里特公牛完成他的第七項任務之後,海
克力斯又受梯林斯王歐律斯透斯之命去偷狄俄墨得斯的四匹牝馬。 海克力斯帶了一群青年從旁協助他,並在偷得牝馬後
被狄俄墨得斯與其手下追趕不捨。海 克力斯忙於與巨人狄俄墨得斯纏鬥,便讓他的同伴阿布德羅斯留下來照看馬匹,沒
想到他 一離開,阿布德羅斯就立刻被這四匹不受控制的食人牝馬給吃了。為了替阿布德羅斯報仇, 海克力斯把狄俄墨
得斯當成飼料餵給了他自己養出來的凶惡牝馬,並在阿布德羅斯的墓塚旁建立了一座城邦,命名為阿布德拉以紀念他的
夥伴。 9. 奪取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的腰帶 希波呂忒是亞馬遜的女王,戰神阿瑞斯的女兒,擁有一條神奇的腰帶。歐律
斯透斯要求海克力士奪取她這條腰帶。希波呂忒的故事⬀在很多版本:一種說法是海克力士殺死了希波呂忒,奪取了腰帶;
一說海克力士俘獲了希波呂忒,並把她送給忒修斯,她同忒修斯生了希波呂托斯。 10. 牽回巨人革律翁的牛群 革律翁巨
人。他的牛群放牧在厄律提亞島上,被海克力士抓走。 11. 摘取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蘋果 赫斯珀里得斯 Hesperides 意思是
「日落處的仙女」
,是希臘神話中看守極西方赫拉金蘋果聖園的仙女,她們歌聲嘹亮,主要由三位姐妹組成。是泰坦巨神
阿特拉斯的女兒,阿特拉斯也居住在聖園附近,並且雙肩頂著蒼天。 赫剌克勒斯以替阿特拉斯背負蒼天作為交易,讓赫
斯珀里得斯姊妹為他摘來了金蘋果,好完成他的第十一個任務。 12. 活捉「地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 刻耳柏洛斯 Cerberus
是希臘神話中看守冥界入口的惡犬。有 3 個頭。海克力士奉歐律斯透斯之命把刻耳柏洛斯從冥界抓了出來,後來又按照
歐律斯透斯的命令把它放回。
宙斯祭壇 Altar of Zeus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源於宗教儀式,並始終有重要的宗教意義,特別是向神奉獻犧牲和運動員食肉
的儀式。在奧林匹亞聖地一共有 69 座祭壇,在每個祭壇上,伊利斯人每月都會向神奉獻犧牲。位於神廟之間開闊地帶,
傳說宙斯曾經以閃電擊中的宙斯祭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在奧運會的第三天,這一祭壇上會舉行重大的犧牲奉獻儀
式百牲祭:一百頭牛在全體運動員、官員和觀眾面前被活活宰殺。 壇的石臺上堆著一座圓錐形的灰燼。在保薩尼亞斯時
代,這個灰燼堆高達 7 米。祭品的灰燼和官官邸的壁爐灰與阿爾菲歐斯河的河水混合在一起,製成膏狀物,添加到不斷
增長的灰燼山上。目前,宙斯神壇已經沒有任何遺跡保存。
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品
Hermes of Praxiteles 鎮館之寶,是一尊 1887 年由德國考古學家在赫拉神殿挖掘出來的荷米斯 Hermes 的雕像,這是 330 B.C.
希臘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利斯 Praxiteles 的代表作,體態完美的眾神信使荷米斯,雕像的右臂上揚,左臂懷抱著嬰兒時期的
酒神戴奧尼索斯 Dionysos。 戴奧尼索斯是宙斯和塞墨勒的兒子。塞墨勒是忒拜公主,宙斯愛上了她,與她幽會,天后希
拉得知後十分嫉妒,變成公主的保姆,慫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宙斯真身,以驗證宙斯對她的愛情。 宙斯拗不過
公主的請求,現出原形——雷神的樣子,結果塞墨勒在雷火中被燒死,宙斯搶救出不足月的嬰兒戴奧尼索斯,將他縫在自
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將他取出,因他從宙斯的大腿裡第二次出生,所以他的名字在古希臘語也是「出生 2 次的人」
的意思。宙斯將嬰兒戴奧尼索斯交給荷米斯,荷米斯帶他躲到 Athamas 國王和塞 墨勒姊姊 Ino 皇后的內宮,將她扮作
女孩,以避開赫拉對他的加害。
Zeus and Ganymedes 宙斯劫掠伽倪墨得斯伽倪墨得斯(Ganymedes)是特洛伊國王特羅斯之子,年少貌美,因此受到眾神
之王宙斯的喜愛,將他帶到天上成為宙斯的情人,並代替青春女神赫柏為諸神斟酒。較晚期的神話說宙斯變成巨鷹把伽
倪墨得斯從伊達山上劫走;之後宙斯為了撫慰其父特羅斯,送給後者 一對神馬。在天文學上 ,木衛三(Ganymede) 和
小行星 1036(Ganymed)的拉丁名來自伽倪墨得斯,而寶瓶座的命名典故也來自伽倪墨得斯(寶瓶座被說成是伽倪墨得
斯持瓶倒酒的形象,而天鷹座則是劫走伽倪墨得斯的巨鷹)

Delphi 德爾斐 古希臘人認為,德爾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臍」
。「地球的肚臍」 典故:宙斯為了確定大地之母的
中心 the centre of "Grandmother Earth"在哪裡,從地球的兩極放出兩隻神鷹相對而飛。兩隻鷹在德爾菲相會,宙斯斷定 這裡
是大地的中心,於是將一塊圓形石頭放在德爾菲,作為標誌。如今這塊 石頭就珍藏在德爾菲博物館裡。
阿波羅的神諭 德爾斐聖地的神話來源值得一書,據說這是他本人繼創建了提洛(Delos,阿波羅出生的地方) 的神廟之
後一手創辦的。當他來到德爾斐的時候,這裡由一條巨龍「皮同」Python 看守, 它是蓋婭(Ge, 大地)所生,守護著一 79
個屬於忒彌斯的神諭。阿波羅希望用自己的神諭來指導人們,因而用弓射殺了皮同,將聖地取而代之。 在這裡神的話語
通過皮媞亞(Pythia,德爾斐的女預言者)下達到 凡人。這個女祭司傳統上是一個未受過㔁育的年輕處女(後期演變 成
了一個老年婦女,但仍著少女的服飾)
,她坐在一個三腳架上, 這個架子支在產生神諭的溝壑(Adyton)中,下面就是產
生天然氣的裂縫。皮提婭手持著一個「phiale」
(用於澆祭用的扁盤子)以 及一支月桂(阿波羅的神樹)
。 對神諭的諮詢
最初是年度性的,在德爾斐曆的 Bysius 這個月 (西曆二月至三月之間)的第七天開始舉辦阿波羅節。隨後演變成 一年
內(傳說中)阿波羅在當地居住的九個月中每個月的七號都舉行儀式,這天起名為 polyphthoos(許多問題的日子)
。 在
問詢前有一些儀式需要履行,它們由女預言者在兩個祭司的配合下完成。後者終生服務於神廟,下麵轄有五個操持儀式
的 hosioi (神聖的人)以及兩個男預言者,其中一個輔佐皮提婭,將她的預言翻譯成常人所能理解的語言。神的語言通
常被轉譯成韻文,採用六音步詩行(hexameter)
。 每年,當阿波羅離開的時候自然沒有神諭,這造成每年神諭重開的時
候總是有無數的信徒等候。因此神廟的祭司有權安排參加儀式的 優先權(Προµαντεία / promanteia)
。參加者先向神獻上適
當的禮物,然後由祭司向一頭山羊身上潑上一些冷水,如果它不因此而戰慄則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儀式將不會進行;而
如果朝拜者被接受,山羊將被進獻,而他可以進入神殿向女預言者提出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被回答與否就取決於神的
旨意了。
狄俄尼索斯㔁派 在冬天的那幾個月,阿波羅會離開德爾斐聖地去往極北之地自我潔淨,因此在德爾斐他的位置就被狄俄
倪索斯所取代。後者 在冬天出現三個月,是帕爾納索斯山上一個教派儀式,生食的 (omophage)提阿德斯(Thyades,
可能等同於邁納德斯/ Maenads)的崇拜對象。在 Adyton 裡還有一個狄俄尼索斯的墓。 這個神的地位由於他和阿波羅
的關係而漸漸地得到改變,最初他要低於太陽神,但是後來,因為他對等神的身份而逐漸融入了阿波羅的神性,二者變
得不可分離。因此在德爾斐的聲名遠 播的同時,狄俄尼索斯㔁派也藉此獲得了泛希臘的信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