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非语文现象之二:伪语文

所谓“伪语文”,是指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充斥着很多看似语文,其实和语文相关度很小或
近乎无关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伪语文知识比比皆是。
首先它存在于文学常识中。比如,有位老师这样介绍《江南的冬景》的作者郁达夫:“郁
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4 年开始小说创作。
1921 年 6 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 月,第一部短烦
篇小说集《沉沦》问世。1922 年 7 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 年加入太阳社,
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 年 3 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2 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8 年 12 月至新加坡,1945 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这样的作家介绍包含了一系列冗长多余的信息,如作家详细的生平、经历等。这些东西,既不
能在人文方面给学生熏陶,也不能在语言方面给学生滋养,既不能而向学生的应试,又不能面
向学生的发展,就应该属于“伪语义”。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走近作者’,在中小学语文
教学中却是一种常态,使得语文课堂极其有限的时间很难成为有效学习语文的时间。
“句子排序或段落衔接”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语文考核经常考核
的内容之一。如果有些段落或句子之间有着严格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样的训
练自然有价值,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测试中这样的训练和测试却似是而非、很难真正提高和检
测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大量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这样的教学、训练、测评就带有“伪语文”的
成分。
如王丽所指出的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语文高考试卷 2006 年第 1 卷第 4 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
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很多学生看了很长时间,最后仍然无法决定,因为它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顺
序,很难做出选择。高考尚且如此,而平常的训练中更容易遇到没有严密性很难抉择的题目。
这样,浪费学生的时间却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自然应归于“伪语文”的范畴。
有些病句的设计也是如此,如笔者在小学语文试卷上看到一位小学生把“我国有汉族、回
族、藏族、蒙古族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的“汉族”划掉,未得一分,原来是还要把“五十
六”改为“五十五”。笔者不禁纳闷:这是考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考地理知识?另外一题更
加离题:“济南有大名湖、虎跑寺、七十二泉等风景名胜。”笔者看了半天,终于想起“虎跑
寺”是杭州的,这样的改病句岂不荒唐?
课前预习被看成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类似于西方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但中西方对
这一环节的理解并不相同。西方往往采用的是与所学内容相同或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先行感受,
而中国的语文课前预习则着重所学课文的字词,段落标号,课后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服
务教师的教。这样的预习既割裂了正常的语文阅读的一般过程,有违人们阅读的常理,甚至对
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并无太多帮助,也应该被看成是伪语文教学环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