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3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教 育 学
(新编本)

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1
新编本 说明

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 l978 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


育学。自 1980 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
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
纳入 1985 一 1990 年新的编选计划。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我们
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
的专门知识,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
讨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
免只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
育规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空话”,克服“唯上”、“
唯书”的弊病;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独立个性
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五是积极地
有选择地吸取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
加强教材的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 ,
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七是在阐
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在
教材定稿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沿
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路线的精神。
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
未把“智育”列为专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
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在教材内容的编选上,我们仍希图搞得全面一些,完整一些。这对于公共课的教学来说,
份量无疑多了一点,但回旋余地却也大了一些;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
讲授。
本书的重新编写,得到了国家教委袁华同志、人民教育出版社胡寅生同志的指导和协助,
先后举行了两次审稿讨论会,参考了一些同志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的限制,现在的这个本子仍然会有许多缺点和错误,恳请同志们批评指
正。
这次重新编写,由王道俊、王汉润同志任主编;承担执笔任务的是(以章节的先后为序):
王汉澜同志(绪论,第一、二、三章),王道俊同志(第四章),傅资云同志(第五、十七章),赵天
岗同志(第六章),郭文安同志(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八章),旷习模同志(第七、八、九章),
南国农同志(第十章),明鉴同志(第十三章),张耀先同志(第十四章),姚惜鸣同志(第十五
章),董祥智同志(第十六章),扈中平、陈修同志(第十九章),孙绵涛、陶崇明、许文杰同志(第
二十章)。郭文宏、张耀先同志参加了统稿工作。此外,涂艳国、许邦官、董英同志承担了部分

2
章节的资料搜集任务。

编 者
1987 年 12 月

目录

新编本说明.........................................................................................................................................2
目录.....................................................................................................................................................3
绪论.....................................................................................................................................................5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7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7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7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8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10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10
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3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14
第一节 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14
第二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16
第四章 教育目的.............................................................................................................................1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18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0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22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23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24
第六章 课程.....................................................................................................................................26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26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28
第七章 教学(上)..............................................................................................................................30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30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31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36
第八章 教学(中)..............................................................................................................................40
第四节 教学原则.....................................................................................................................40
第五节 教学方法.....................................................................................................................43
第九章 教学(下)..............................................................................................................................46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46

3
第七节 教学评价.....................................................................................................................50
第十章 电化教学.............................................................................................................................55
第一节 电化教学概述.............................................................................................................55
第二节 电化教学媒体.............................................................................................................58
第三节 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60
第十一章 德育(上)..........................................................................................................................61
第一节 德育概述.....................................................................................................................61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63
第十二章 德育(下)..........................................................................................................................66
第三节 德育的过程.................................................................................................................66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69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72
第十三章 美育.................................................................................................................................75
第一节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75
第二节 美育的过程和原则.....................................................................................................76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76
第十四章 体育.................................................................................................................................77
第一节 体育.............................................................................................................................78
第二节 卫生.............................................................................................................................80
第十五章 劳动技术教育.................................................................................................................81
第一节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内容.....................................................................................81
第二节 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和原则.....................................................................................82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和途径和方法.....................................................................................83
第十六章 课外活动.........................................................................................................................85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任务.............................................................................................85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86
第十七章 学校与家庭.....................................................................................................................87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作用.........................................................................................................87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任务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条件................................................................88
第三节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89
第十八章 班主任.............................................................................................................................89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89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90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92
第十九章 教师.................................................................................................................................94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94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96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97
第二十章 学校管理.........................................................................................................................98
第一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98
第二节 学校管理过程和原则.................................................................................................99
第三节 学校管理工作及其方法...........................................................................................101
赏析.................................................................................................................................................102

4
绪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
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
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
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
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
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
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
教育的错误。

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点: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
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
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
富和发展教育学。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 教育学 的萌芽阶 段

2. 教育学 的独立形 态阶段

3. 教育学 的发展多 样化阶段

4. 教育学 的理论深 化阶段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5
1. 常用的 教育学的 研究方法
( 1)历史法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
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

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②

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 2)调查法
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
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

( 3)实验法
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
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
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 4)统计法

2. 控制论 、信息论 和系统论 的科学研 究方法


( 1) 控制论 的基本方 法

( 2) 信息论 的基本方 法

( 3) 系统论 的基本方 法

6
第一 章 教育 的概念

教育是什么?这是教育学中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
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逐步地说明于下。

第一 节 教育 的质的 规定性

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
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
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永
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
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
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
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总之教育是人类所特
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第二 节 教育 的基本 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7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
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
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
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随着受教育者
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起的作用更
大,他们可以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
加工的影响物。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经验,教育内容是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
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
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
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
(如教室、校院、阅览室等)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
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体、智、德、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
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
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
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
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
目的。

第三 节 教育 的历史 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 会的教育

2.封建社 会的教育

8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
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
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
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
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
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
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1.资本主 义社会的 教育

2.社会主 义社会的 教育

结论: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4.教育的概念应如何表述?

9
第二 章 教育 与人的 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必须弄清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正确处理教育与人的
发展的关系,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一 节 影响 人的发 展诸因 素及其 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
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
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
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
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
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兹将这四方面在
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分别论述于下,从而更好地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 质是人的 身心发展 的生理前 提,为人 的身心发 展提供了 可能性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一个人生下来无大脑,也就不会有思维的机
制,无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因为人有大脑,才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生理的前提
条件,人们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可以学习极为复杂的文化科学技术,甚至作
出发明创造,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观
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
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
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人们在职业上的不同,在思想意识和道德品
质方面的不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社会生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努力的不同而
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人的遗传素质可以向着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发展;
一个天赋智力素质比较好的儿童未必在将来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音乐素质比较好的儿
童也未必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还要看他所处的社会条件,
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如何来决定。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
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 5 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
时的教育培养, 12~13 岁时写的诗已不如以前的好了,年到 20 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这说明了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再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
授特尔门对智商在 130 以上的 1528 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 50 年之久( 从 1921 年~ 1972

10
年)的追踪观察与系统研究,他们的结论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晚年工作的成
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教师认为非常
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

2.遗传素 质的发展 过程制约 着年轻一 代身心发 展的年龄 特征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
上,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路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
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
发展的年龄特点。例如,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入的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如果让 6 个月的婴儿学走路,不但是徒劳的,而且也是无益的。同理,
让 4 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是难于成功的。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才为学
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据研究,人的思维发展与脑的重量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人脑平
均重量发展的趋势是:新生儿为 390 克,8~9 个月的乳儿为 660 克,2~3 岁的婴儿为 990
~1011 克,6~7 岁的幼儿为 l280 克,9 岁的儿童为 1350 克,12~13 岁的少年儿童大脑平
均重量已和成人差不多了,即达到 1400 克。所以小学入学的年龄定为 6 周岁是比较合适的。

3.遗传素 质的差异 性对人的 身心发展 有一定的 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
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在医院婴儿室里,你可以看到,出生几天后的婴
儿,就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比较安静,容易入睡,有的则手脚乱动,大哭大喊。从一、两岁
的婴儿身上,你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快慢、情感表现的强弱和是否容易转
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都与神经活动的类型密切有关。近年来,遗传学有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遗传基因的研究,证明了遗传基因里存在着的物质有核糖核酸 (简称 RNA)和去氧核糖
核酸(简称 DNA),这些物质的排列结构及其活动,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素质的
差异,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很明显,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
个画家;一个生来失聪的孩子,就很难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
的儿童,就给教育工作减少一些困难,比较容易教育成才;一个在票赋的某些方面比一般
人优异些的人,如果后天得到适宜的培养和努力,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发展得快
一些、高一些。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困难。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
查 22.8 万名儿童,发现低能儿约占 3%一 4%,而低能儿中有 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其中父母低能与近亲配婚而造成遗传缺陷的占相当比例)。所以,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是
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据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优生优育问题。
4.遗传素 质具有可 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就神经活动来说,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的类型,不
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
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
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
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
守纪律的人。再就遗传基因来说,“在基因组中的 DNA 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
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
实现。”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
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
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

11
经的精细等。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
面反映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
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
推迟,如今日的青少年比旧中国的青少年,一般说来,在身高、体重上都有所增加,性成熟
期提前了,智力的发展也有所提前。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由上可知,
“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性也者,与生俱生也;……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 ,
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等“先天决定论”,把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的
好坏,说成是天生的遗传决定的,都是非常荒谬的,是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制造理论根据的。
那种反动的“血统论”,把人的革命或是反革命说成是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的,更是荒谬
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性有种原本趋向,通过多中择一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
德品格,这一切是受精卵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依照这种观点,不论后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变
化,社会制度怎样不同,教育上采取什么措施,都改变不了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方向,培养
不出新的个性。这种观点,否认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显然也是错误的。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 ,不过人的

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距,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

人的发展和成就。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1.教育是 一种有目 的的培养 人的活动 ,它规定 着人的发 展方向。

2.教育特 别是学校 教育给人 的影响比 较全面、 系统和深 刻

3.学校有 专门负责 教育工作 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补充的 参考 资料 :学 校教 育的 主导 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
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二)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从普通教育来说,小学、初中、高
中均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要求。它所培养的人,要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为实现这种规格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措施。例如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有科学的教育
方法,有集中的教育时间,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们的影响力远

12
不如学校教育。
(三)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学校按编制配备的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人员。他们经过严格的师
范训练,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教育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学校对他们还有岗位职责要
求,不称职的教师要被淘汰。所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相比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
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
点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
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
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

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

的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

发展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第二 节 教育 要适应 年轻一 代身心 发展的 规律

1.教育适 应年轻一 代身心发 展的顺序 性,循序 渐进地促 进学生身 心的发展

2. 教 育 要 适 应 年 轻 一 代 身 心 发 展 的 阶 段 性 , 对 不 同 年 龄 阶 段 的 学 生 , 在 教 育 的
内容和 方法上应 有所不同

3.教育要 适应年轻 一代身心 发展的个 别差异性 ,做到因 材施教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
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有的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如人们常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儿
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的儿童在 8 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接
受中学教育,有的儿童的抽象思维到 14、15 岁时,才有显著的发展。对于早熟者,教育的措
施要跟上成熟的发展,莫要耽误了他们。对于晚熟者,也不能丧失信心和急于求成,放弃教
育的职责。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应该注
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应该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

13
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
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
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
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复习思 考题

1.你认为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请根据你的经验或你的见闻谈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 章 教育 与社会 发展

在第一章里,我们讲述了教育的历史形态,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密切相联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进一步阐明影响教育发展变化的社会因素,论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我
国的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问题。

第一 节 教育 与诸社 会现象 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 对教育的 制约作用
①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
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②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
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
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14
2.教育对 生产力的 促进作用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
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
要手段。
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 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 的性质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 政治、经 济制度的 伟大影响 作用


( 1)教育能为 政治经济 培养所需 要的人才

( 2)教育可以 促进政治 民主

( 3)教育通过 传播思想 、形成舆 论作用于 一定的政 治和经济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
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
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 一种转化 活动的过 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
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
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例如使受教育者从
感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
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
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不了解
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2.教育具 有历史继 承性

15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 ,
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制度、
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
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
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
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
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 教育具有与 政治经济 制度和生 产力发展 的不平衡 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
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
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
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第二 节 教育 与我国 社会主 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
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我们要摆脱贫穷,摆
脱落后,就必须改变教育落后和人才匮乏的状况,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

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根本上说,科技的

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

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社会
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
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
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所以百年大
计,教育为本。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1. 明确教 育的战略 方向。

1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

2.改革不 符合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要 求的教育 思想。

3.作好教 育事业发 展规划。


制定教育总体规划的基本论据和方法
( 1)要根据人 口的调查 和预测。

( 2)要根据经 济发展和 社会发展 的需要

( 3)要根据国 家财政、地方财政 全民与集 体企业单 位所能提 供的人力 、物力和 财


力条件

( 4)要因地制 宜,不应 强调划一

4.进行合 理的教育 投资
下面是预测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
( 1)根据教 育事业的 规划,在 确保最基 本的办学 条件下, 计算出所 需要的教 育
经费

( 2)要根据我 国的历史 经验和参 照外国的 经验

( 3)教育经费 的增长应 高于国民 收入的增 长

( 4)考虑到物 价的浮动

5.调整教 育结构

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6.改革教 育的管理 体制,调 动各方面 办学的积 极性


① 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政事分开,简政放权。
② 学校的管理应实行校长负责制
③ 在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时,必须注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

复习思考题
1.联系我国当前的新时期,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联系我国当前的新时期,说明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说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7
4. 为什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四 章 教育 目的

第一 节 教育 目的概 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在前三章里,我们讲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着重阐明了教育观。在本章,我们讨论教育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教育质量观,这也是教育
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目的呢?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

总的设想或规定。人们的教育活动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也就是说,

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
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人们其所以进行教育活动,也就是要引起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
期的变化,形成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成长为合乎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
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
在一定的社会中,凡是参与或关心教育活动的人,如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
科学家、企业家、军事家和教师、家长等等,对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会有各自
的期望,也就是说都会有各自主张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对于自己应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随
着经验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有愈来愈明确的追求,即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育研究教育目的,是要研究社会上的教育目的,它对个人的教育目的起着指导、调节、

统摄作用。

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

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

分。

18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不同社会、不现国家的教育目的都各不相同,有的还有本质差别。这是为什么呢,这主
要是因为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人提出教育目的是 有

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教育目的是来自客观世界,来自现实社会。教育是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所面临的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论是
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的人,他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生活条件,只能把
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当作他们活动的舞台,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客观进
程所制约,所以说教育目的不是超社会,超历史的,而是有其现实的本原的。人们提出形形
色色的教育目的,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实际上者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
他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也就是所谓的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系统的各种因素都对教育目的发生影响,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 生产方

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

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

制约。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

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的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

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看法: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这种
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
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

19
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
他们主张教育目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
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
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
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

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

① 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

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
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范围内尽可能
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个人之间的发展机会或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个人之间的发展程度或受教育程度是分层次的,个人的个性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受到扭曲
的。教育是一种谋生手段,不是个性完善手段;个人主要当作工具塑造,不是当作目的培养。
在这种有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社会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
从而保证人类整体力量的发展,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③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
才能完全一致。

在我国,无论从目的上说,还是从手段上说,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
重要地位。教育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
度地发展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 节 我国 的教育 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 劳动者” 或“社会 主义建设 人才”

2.要求全 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20
3.具有独 立个性

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者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

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

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关系?对个性自由发展的看法。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
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培养受教育者的
全面发展就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独立个性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不排斥。全面发展不能

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立个性是全面

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
自由发展。我们并不先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对于损害社会
利益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
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普通中学学生应当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
普通中学学生应当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重大的缺
陷,则是合理。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
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
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二、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 普通中 小学的性 质与任务
性质:基础教育
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
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两个任务实质上是同一的。

2. 普通中 小学的组 成部分


(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3)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
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21
(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
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
育。

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

在教育实践中,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
展的教育质量观。
强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并不是主张门门百分,平均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
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
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3.两种值 得注意的 倾向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 A、基础教育搞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

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B、
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C、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
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忽视甚至取消体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单纯抓智育。D。把
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为分数拼命。

二、流生增长倾向。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 从沿海到内地,流生现象日益普遍,流

生数量日益增多。

衡量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普通教育是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只能看它是否为学生的做
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了基础,看它是否为民族素质的提高打好了基础。

思考复习题
1.试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这两派的观点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有何表现?
2.你对个性自由发展有何看法?试析自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兼评“自我设计
”、“自我奋斗”。
3.在你看来,普通中学学生应当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
4.回顾你的成长过程,分析有哪些因素促进你的成才,有哪些因素妨碍你的成才?

第五 章 学校 教育制 度

22
第一 节 学校 教育制 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

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如今世界上现代的学校已经形
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
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
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
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
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没有这些学校
教育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教育就不能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是整
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制度除包括上述的各种学校外,还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
之家、儿童图书馆、少年科技站等)、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如文化宫、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等)
和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依据

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 前教育及 其小学教 育的衔接 。

2.提早入 学年龄, 延长义务 教育年限 。

3.普通教 育和职业 教育朝着 综合统一 的方向发 展。

23
4.高等教 育的类型 日益多样 化。
( 1)层次增多
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
( 2)短期大学 迅速发展
( 3)开放性的 招生政策 和严格的 选拔考试 相结合, 不拘一格 培养人才
( 4)加强大学 与新兴工 业的联系 ,建立起 多种形式 的教学、 科研、生 产联合体

5.终身教 育受到普 遍重视 。

第二 节 我国 的学校 教育制 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3 年颁布的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它的突出特
点是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如果 7 岁入学,中学毕业为 2l 岁,读完通儒院为 32 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
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 1922 年颁布了壬戊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国民党统治
时期,继承了壬戊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
期。
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为止,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间随着
形势的变动,学制也略有改变,但是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制度
腐败,经济上贫困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决定了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特点。既照抄布国主义的学制,又保留封建教育制度的残余;既标榜要实施义
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劳动人民排斥于学校之外;既高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吸收其“声光化电”,又轻视生产技术教育。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
了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干部,提高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群
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保障根据地和解放区广大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争取革命的
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在学校类型、入学资格和学习年限等方面都是从实际出发,因
地制宜,以适应革命斗争形势和生产需要的。其基本经验,如学制的建立要适应当时革命和
生产的需要,全党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多种形式办学等,对新中国学校教
育制度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4
我国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 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为工农服
务的方针。
② 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
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 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

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幼儿教 育(幼儿 圆)

初等教 育

中等教 育 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及其他半
工(农)半读中学、业余中学。全日制普通中学的学制为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也有试验“
四、三”制及其他形式的),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
新生。中专、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的修业年限不等,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工
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城乡劳动者。

高等教 育 指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
究生院。全日制本科的学制一般为 4 年,专科的学制为 2~3 年。条件好的大学经国家批准可
招收研究生或设研究生院,学制 2~5 年。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其
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的大学
和业余大学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过国家主管部门考核达到全日制大学同类专业水平
的,承认其学历,使用上同等对待。各种形式的业余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是对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由全日制高等学校举办的夜大学和函授部;
有独立设立的函授学院;有广播和电视大学;有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有职工高等学
校和农民高等学校;有收费走读高等学校;有由民主人士和退休专家和科技人员办的自修
大学;有各种补习学校和补习班、组;有干部专修科;有刊授大学等。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
明和进步的标志。因为我国城乡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的普及教育也不平衡。有
的地区已实现普及有的地方还在积极普及。我们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小学教育做
起,一定要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中,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和特点办事,不能操之
过急。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管理,增加教育经费,这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有可靠的保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同时还
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燕尾服盲、聋哑、残疾和弱智儿童的教育。

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

25
国民教育。

第六 章 课程

课程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
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学校课程如何设置必须有一定的
理论根据,而不是个别人臆断所能解决的。

第一 节 课程 的基本 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一词,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
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是 Curriculum ,来源于拉丁文 race-course ,意为“跑马

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而言。用在教育上,指学校的课程。意思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

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等。
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所谓学科(subject)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

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和狭义的课程混用。教材(subject-matter)则为各门学科

的具体内容。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等皆为学科。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则为教材。而广义
的课程则包括以上所有的内容。
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例如,在我国长
期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学校课程主要表现为识字与诵读体现封建
伦理的书籍,蒙童大都读《三字经》

《百家姓》

《干字文》

《干家诗》

《幼学琼林》等,随后 则
读儒家经典,而轻视反映生产斗争的知识。这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轻视生产劳动;另一
方面也是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在客观上还没有大量传递生产知识的迫切需
要,而且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不高,所以课程内容就比较简单。但在课程中也反映了人类世
代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其中有不少是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课程
有一定的继承性。例如,读、写、算的内容都是各国基础教育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举凡关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安
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均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围。

二、 史上 程 述

26
1.学科课 程论与活 动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它的特点为: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

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
和需要。
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
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
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2.形式教 育论和实 质教育论 对课程论 的影响

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这种主张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
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
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

实质教育论正相反,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
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
力,因而也是片面的。

学科课程论注重课程教材的逻辑组织,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较好

地认识客观世界,但是活动课程论也不能完全否定,课程的编订也必须注意儿童的需要,

兴趣与心理规律,重视课程教材的心理组织,考虑知识的综合性。我国长期以来是采用学科

课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妨试用一些活动课程。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把传授知识与
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则都是错误的,必须把二者统一于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

三、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总的趋势就是课程的现代化。具体表现
为下列特点:
1.重视课 程内容的 现论化、 综合化。

2.强调知 识的系统 化、结构 化

3.重视智 力开发与 习能力的 培养

4.重视个 别差异

四、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
1.符合社 会主义的 教育目的 和各级各 类校的培 养目标

2.适合各 年龄阶段 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 点

27
3.适合教 学的认识 规律

4.要有统 一性、相 对的完整 性和一定 的灵活性

第二 节 我国 中小学 的课程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 划的意义 和基本内 容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

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

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
纲领和重要依据。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我国中 小学教学 计划的改 革

① 建国时期,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了理的
课程与教材,制订了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改编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而改变了旧的课
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充更新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科学性。

② 在 1958 年的“教育革命”中,由于片面强调劳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消弱了科学文
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学计划混乱,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③1961 年后,中央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明确规定了教学与
劳动的时间。

④ 在 1996 年开始的“文化革命”中,学校教学遭到践踏,标榜阶级斗争是主课,并
以生产劳动和狭隘的实用知识取代各科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科学,大大降低教学质
量,贻误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⑤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教育工作中的拨乱反正的进行,教学改革又重新蓬
勃开展起来。

⑥1981 年,我国又公面了一套新的教学计划,修正了过去的缺点,并陆续发面了一些
适当降低要求的灵活性措施。

3.义务教 育全日制 中小学教 学计划的 制订

28
特点: ①整体性②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③全面性

二、教材的编写
1.教学大 纲的意义 、结构与 作用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它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教科书 和视听教 材的意义 和作用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

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难、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
的内容,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等。

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
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3.教材编 写的基本 原则
① 在内容 上要做到 科学性、 思想性、 用性的统 一

② 在教材 的编排上 ,要做到 知识的内 在逻辑与 教学法要 求的统一

③ 教科书 的编排形 式要有利 于学生的 学习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概念。
2. 试分析教育历上几种课程论的得失。
3. 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4. 试述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
5. 请对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加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修
改意见。
6. 请结合所学专业谈谈本门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特点。

29
第七 章 教学 (上 )

第一 节 教学 的意义 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

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

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

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
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
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
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
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
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教学由教与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
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
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但是教学与
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
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二、教学的意义

30
① 教学是 严密组织 起来的传 授系统知 识、促进 学生发展 的最有效 的形式。

② 教学是 进行全面 发展教育 、实现培 养目标的 基本途径 。

三、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 生掌握科 学文化基 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基础技能: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技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

2.发展学 生的智力 、体力和 创造才能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谁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3.培养学 生的社会 主义品德 和审美情 趣,奠定 学生的科 学世界观 基础

第二 节 教学 过程理 论的发 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的读书法

昆体良:摹仿、理论、练习

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德国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五段论教学法)---“传统教育”:注意运用心理

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了教

31
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传统的
教学理论与做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病。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
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变成千篇一律的五个阶段(分
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
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现代教育”: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兴
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些积极
的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
经过实践获知识,违反了生学习的特点,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不到系
统的科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理论:
他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
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
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他确实在新
的理论基础上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实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显著提
高了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由于过于强调
学习书本知识、教师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尽管也提到要领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展他们
的智力,实际上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忽
视,对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强调不够,暴露出类似“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这就不能不
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教育史中有关教学过程的提法

勃盖勒:接受、精神加工、展示。
杜威(Dewey):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克伯屈:提出目标、计划、进行、评定。
凯兴斯泰纳: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高迪克:(a)观察、准备工作、解释和理解、模仿、练习、独立活动。(b)提出目标、计划、进行
活动、检查。拉伊(14y):刺激、感受、表现。
弗赛勒:观察、假设、探究、检验。
沙爱伯约勒:提出目标、汇总资料、计划、进行活动、整理。
苔克劳利:观察、联想、表达。
斯瓦特柯夫斯基:现察、分析—综合、概念——规律——原则、检验、形成技巧。
达尼洛夫(Danilov):准备、感知、思维、巩固、在实践中运用、练习。
伊万诺夫:准备、观察、思维、巩固、在实践中运用、练习、检查、系统化。

32
三、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的流派
1.赞科夫的 教学过程 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1901—1977)从 1957 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
的实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
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
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在教学过程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
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
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
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他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
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这
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赞科夫的实验研究证明,在苏联传统的教学法条件下,学生的心理发展远不是已到极
限,还可能有高得多的发展,只有建立新教学论体系才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例如他的实验证
明,用新教学论体系指导,小学四年可以缩短为三年。应当肯定,赞科夫的实验成绩是显著
的,但在理论上除了提出教学应推动发展和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使学生理解学习
过程等著名教学原则外,对教学过程的结构则未作明确的论述。

2.布鲁纳 的教学过 程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l915 一)所著的《教育过程》一书,体现了美国
60 年代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他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为此,主张搞好
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重视“内容”指要求
教材现代化,重视“结构”则是指要求教材包含学科的基本的概念、法则及其联系,有助于
学生“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怎样来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呢 ?他认为“在提出一个
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这样,学生
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布鲁纳发扬
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
但他和杜威不同,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虽然他强调学生的发现,但他认为
发现法“消耗时间可能太多”,因而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很需要的,主张在发现
与讲述“两者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依据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
他依据皮亚杰的学说,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运算阶段,约到 5 至
6 岁止,儿童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第二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入学,他们依靠
用手操作事物或在头脑里操作代表事物与关系的那些符号进行认识,但不易处理那些不在
他面前或他未经历过的事物; 10 至 14 岁进入第三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智力活动以
假设性命题进行运算的能力为基础,不限于面前的事物。他要求按各年龄阶段儿童观察事物
的方式阐述学科结构,又说:“教授基本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儿童不断地由具体
思维向在概念上更恰当的思维方式的利用前进”。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上,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是
新知识的获得。由于新知识往往同一个人以往的模糊或清晰的知识违背或是它的代替,故新
知识的获得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第二个是转换,使所得的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适

33
合新任务。第三个是评价,即检核与估计知识的正确性。他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常有一连
串的情节,每个情节都涉及获得、转换、评价三个过程。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社会学科的教
师在四年级讲文化往往发源于肥沃的河谷这个事实,然后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思索:为
什么这是事实?为什么文化的发生多半不在多山之国 ?这就是运用发现法,先给儿童以必要
的事实;然后引导他们靠自己思考与探索获取知识;接着对其来源、出处进行检核或估计。
他认为这个学习情节进行得很成功。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与杜威的相比,有较大的改进,
提出了许多很宝贵的见解。但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对
发现法的作用也估计过头,片面强调了教育过程的智力目标。所以,他的理论很难被教育工
作者付诸实践。尽管如此,这并不否定他的理论可取之处。

3.巴班斯 基的教学 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在总结 60 年代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
象的经验基础上,运用辩证的系统方法来改进教学,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以往的教学过程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也反映了某些教学的规律性,但只
是过程的某个侧面、某种关系,往往以偏概全。因此要运用辨证系统的方法,把教学过程置
于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综合地研究对象,以期达到最优地处理教学过程问题,即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
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这里所指的“最优”,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具体条件相联系的。
在某一条件下的最优,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最优。这就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达到最优或优化。
巴班斯基指出,近年来教育科学家“十分重视对过程基本环节的阐述”,查明一个单
元教学过程的“典型段落”,这被看作是教学过程的缩影。他认为,在现有的教育学中,对
教学过程环节存在着不同观点,有的考察掌握知识过程和讲授过程的基本环节;有的用掌
握知识的因素(知识的感知、理解、概括、熟记和运用)代替教学过程的环节。故有必要对如何
阐述教学过程的“段落”提出一些基本要求:第一将内容与活动结合起来;第二反映出教
师与学生的活动及相互影响;第三要包括从教师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即备课)开始,到教师
间接控制的学生独立学习活动(如作业)为止的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便可以得出比较完整的教
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掌握教学的社会目的和任务,在研究学生、教学条件、教师本身可能
性基础上使之具体化;(2)考虑全班学生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3)计划教学手段,最优
地选择出教学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制定课的计划;(4)计划的执行,这是中心环节,要把教
师的教的影响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形成师生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5)对知识、技
能、技巧掌握的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自我检查,随机应变进调整教学过程的进程;(6)分析
教学效果,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供下一轮过程参考。
巴班斯基以系统论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了教学的实际进程。这有助于教
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但是,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过
于繁琐,要为广大教师掌握与推广,尚需作很大的改进。

四、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材料:
1.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
化知识,而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学生的智力、体力的发展和品德
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
2.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
面发展。认识过程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不包括学生的发展。学生智能和品德的发展虽然在认识

34
过程中实现,但发展高于认识。新的科技革命,要求教学由获取知识、技能为主的认识过程转变
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技能,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和科学世界观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忽视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忽视德智体的发展,传授知识、技能
就失去了方向、动力。
4.教学过程是具有多质性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
发展的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个性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如果仅仅用哲学认识论这根绳子把教学过程紧紧捆住,限制在认识过程的狭小胡同里,就很难
找到有价值的规律。5.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1)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全过程;(2)一
门课程的教学过程;(3)一章(一单元)的教学过程;(4)一节或一课书的教学过程。不同层次的
教学过程应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上述材料表明,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的相互关系。

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
下面是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1.教学过程是 一种特殊 的认识过 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
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学生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
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他们的认识客体,他们只有在掌握知识和运用

知识、包括联系实际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动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提高。所以,教

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遵循“从生

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①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
途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教学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一
个正确的结论,不应有所忽视。

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

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

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

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正如马克思

所说,“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 ,
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些特点是教学必须注意的。
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
行得科学而有成效。
2.教学过程 也是促进 学生身心 发展的过 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
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两者

35
有根本的区别,这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学生是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智、
德、美、体充分发展,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实际上,教学过程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发
展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学过程上看,现代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
展,而且要尽最大可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达到现时代所要求的高效率、高水平。所以,
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在教学论史上,认识到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教学的对
象是正在发展中的、有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因而教学要看对象,要注意学生发展,要有发
展性。古代教学就很少注意儿童发展,甚至一味压抑学生的个性,方法简单、效率很低。后来
慢慢积累经验,有所改变。到了近代,在实践中才逐渐明确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注
意量力、直观、循序渐进和启发诱导等等,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教学仅仅适应学
生发展,那么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能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地进行,缓慢而伞平不
高。所以,随着社会的向前,这种单纯适应发展的教学便日益落后而需要改革。二次世界大
战后,生产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出
体力、智能、创造才能、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
今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的特性,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
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
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智、德、美、体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
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
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
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
展。现代教学应当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
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
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第三 节 教学 过程的 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义?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
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这些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
反复出现,并显示出它的重要伊用。弄清这些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
能够指导我们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而学生掌握知识又是

按一个课题(或单元)、一个课题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学生学习每一个课题都需经历一个掌握
知识的过程。阐述这种周期性的学生掌握知识过程阶段的规律性,对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

36
义。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引起求 知欲
学生掌握知识是从哪个阶段开始的?有人认为从感知开始的。不错,对事物的认识始于

感知。但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投入感知活动呢?无疑,教学应该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

教学史上,许多教育家把引起求知欲的工作作为教学的起始阶段,或称:准备、导入,
或叫困难、问题、引起学习诱因等等;尽管各人所提的命名不同,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
是要引起求知欲,要作好准备,包括物质的、心理的、组织的和方法的准备。其中,主要是心
理的准备,即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起始时,
总是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求知的需要;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
渴求新知和寻找答案,井获得突破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蝉》这课书时,他考虑到学生对蝉比较熟悉,但了解得又并不清楚。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这课书,他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蝉是夏天的歌唱家,它
的嗓子在哪里 ?它歌唱是为了呼唤同伴,还是怕热或爱热 ?人家说蝉是餐风吸露的,它吃的究竟
是什么东西?人家看到蝉是从地下钻出来的,它又是怎样钻到地里去的呢 ?蝉对人类是有益的还
是有害的,该保护还是该捕杀?同学们对这些问题并不了解,纷纷要求教师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上便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主动

地看书、感知实物、听教师讲解,开展积极的认识活动,去寻求正确的答案、科学的结论。
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很多:可以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可以洪述有趣的故事;
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可以指出将学的新知识的重要价值;等等。究竟
用什么方法,应当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还要注意,学生求知的
动机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靠教学活动本身的有趣因素所引起的
直接兴趣,吸引和推动他们学习;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除了靠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外,
他们对掌握知识、增长自己才干的渴望和荣誉感也鼓舞他们去努力学习;高中学生能够逐步
提高对学习的责任感,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力图掌握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对自己能独立攻克
学习难关、获取新知感到乐趣和安慰,他们把学习与个人前途、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从中吸
取巨大的力量。引起求知欲是为了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阶段不宜费时
过多。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
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2.感知教 材
教材是一种系统的书本知识,是他人的实践经验。学生只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有关
的感性知识才能理解书本知识。要知道,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

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那么他们理解书

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否则,学生对所学概念难免感到抽象、疑惑,甚至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为了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抽象概念,首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感性知识。

37
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表象,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周密的观察,并在 观察活动

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理解教 材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 识

5. 运用知识

6.检查知 识、技能 和技巧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对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运用时要注
意:根 据 具体 情 况 灵活 运 用 ,注 意 阶 段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不要 割 裂 ,每 个 阶 段的 功 能
都是整 个教学过 程中不可 缺少的因 素。

二、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1.间接经 验和直接 经验的必 然联系
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间接经验: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
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两者之间必然联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 识和发展 智力的必 然联系


① 智力的发展依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② 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③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 识和提高 思想的必 然联系


① 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②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③ 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定能够提高思想,因为由知识转化为思想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情感

38
问题,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听听而已、态度消极、漠然置之,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
难转化为他们的观点,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
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
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只有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吸取知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转化为学生自
己的观点、信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4.智力活 动与非智 力活动的 必然联系


非智力活动: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
素的活动。
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
① 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②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教务。

5.教师主 导作用与 学生主动 性的必然 联系


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与自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2.教学有哪些任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教学过程论有何长处与局限?它与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
过程论有无联系与区别?
4.赞科夫、布鲁纳、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各有何特点?
5.请谈谈你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6.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义?
7.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8.何谓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在教学中两者处于何地位,有何必然联系?
9.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各有何合理因素与片面性?请联系实际具体说明在教学中
怎样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
形式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
要的。实质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到于学生的智
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显然,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人为地割裂开来了。形式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智力加以训练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
智力的发展依靠于知识的掌握,离开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效果
是不好的。实质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认识能力发展
与知识掌握的区别,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是自然地发展了智力,实质上忽视了智力的发展。
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出现的“双基”教学,就是认为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

39
发展了,这也是片面的。

10.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之间有何联系?由知识转化为思想有何条件?
11.什么是非智力活动,它与智力活动有何必然联系?请联系你的经验具体说明。
12.怎样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13.学完本章,你对教学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八 章 教学 (中 )

第四 节 教学 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

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人们一般都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来阐述教学原则。但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很复
杂,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提出好几个教学原则。有的原则也能反映好条规律。随着教学实践的
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因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不
断改进、充实和完善。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

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40
③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

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 ,引导学

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

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何中外古今教育家都重视启发教学?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
程,没有教师的旨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
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轻率地告诉学生问题的
答案,或代他们烷成,那么轻则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

41
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成为害怕困难的懒汉,低能人。所以教学要重视启发,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好。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发扬教学民主。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

为何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
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
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 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久地保持

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巩固原则是否意味着呆读死书?
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要使学生的学习有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必须要求学生牢固而熟练的掌握
知识。把知识的巩固和呆读死记混为一谈,以为提倡巩固性不利于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这
是非常错误的。没有知识的巩固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不能
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要求学生记住基本的知识。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42
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

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 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为何要因材施教?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每个教师有
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
才。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针对学生的特眯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五 节 教学 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1.教学方 法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组合?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

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
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

43
于方法,并为完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教学方 法的选择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选择教学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
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
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
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
方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
展能力的方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
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1. 传授——接 受教学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师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

能的教学。

2. 问题——发 现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

的教学。

传授——接受教学与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
传授——接受教学的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
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

44
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
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
压抑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易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往往
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注意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能很好理解与
掌握,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问题——发现教学的优点: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
行,也便于因材施教。
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
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
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3.程序教 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学原则?它与教学过程的规律有何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为何要以理论为主导?
3.为何中外古今教育家都重视启发教学?依据启发性原则,你认为应当如何改进教学?
4.为何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否意味着“慢进”?
5.怎样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否意味着呆读死书?
6.什么是可接受性原则?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是否有矛盾?
7.为何要因材施教?依据因材施教原则,你认为应当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8.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组合?
9.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选择教学方法?
10.传授-接受教学与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

45
第九 章 教学 (下 )

第六 节 教学 组织形 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

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
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
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等。
1.个别教 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
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
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个别教学中,由于每
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努力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时上学启蒙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
也会有很大差别。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种个别教学
形式在古代学校中普遍推行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在古代的
学校中,间或也有采用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的,但尚未形成一种制度,不占主要地位。
2.班级上 课制
在西方中世纪末起,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进步,一方面使学校教学内
容显著增多,课程逐步增加;另方面要求学校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于是个别教学便不能满足
社会发展的需求了,班级上课制则应运而生。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
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上课制中,
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
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班级上课萌芽于 16 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 17 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过捷
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上课制。发展到今天,又经过
了长期的实践与改进。班级上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
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
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班级上课便逐渐得到推广,从 19 世纪中起,已发展成为西方学
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 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
同文馆。
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
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

4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 20 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
人士都致力于改革班级上课制。
3.道尔顿 制
1920 年,美国的 H.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

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

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
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
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
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道尔顿制最显著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故这种教学形式曾得到杜威的赞赏,并
一度在美国流行。但是,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与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
的系统讲解,他们往往在摸索中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无多大收获,学不到系统的知识;况且
道尔顿制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如较多的作业室、实验室和图书、仪器,这都是一
般学校不具备的。虽然,道尔顿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注重学生自学与独立作业的意向,
对后来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改革却有很大影响。
4.分组教 学制
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 19 世纪末 20 世纪韧,分组教学在
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
教学。

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

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

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20 年代苏联的学校教学也受到西方道
尔顿制和分组教学的影响,进行过分组实验教学制。把学生 5~6 人分成一组,让每组学生
独立学习教师指定的材料,教师不作专门讲解,只作辅导。然后不是全体组员,而只是由组
长向教师汇报所完成的作业。这样,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成绩又缺乏责任感,导
致教学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分组教学遭到激烈批评。 30 年代后,分组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趋
向衰落。

目前,分组教学在欧美一些国家又有起色。一般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内部分组是在

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分组教学;外部分组是

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分组教学。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部
分学校也采用过分组教学:一种是在新生入校时实行按考试成绩分班;另一种是对已学习
了一定年限的平行班的学生重新按现时的考试成绩分班(或分快班、普通班,或分快班、中班、
慢班)。
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
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
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6 三
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普遍降低。

47
5.特朗普 制
近年来,美国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 ·特朗普提
出的。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
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
班研究,每个小班 20 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 ,
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教学时间
分配为:大班上课占 40%,小班研究占 20%,个别教学占 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
实验学校中实验。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 教学的 基本组织 形式
( 1)班级上课 是教学的 基本组织 形式
为什么班级上课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能起主要
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②以
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2)课的类型 和结构
什么是课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何意义?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分类为两种,一种 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传授新知识

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讲

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掌握课的结构有助于
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学的 辅助组织 形式

教学有哪些辅助形式?它与上课有何关系?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教学辅助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
学的知识,弥补上课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放施教方面之不足。

( 1)作业
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作业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 教师在上课中授予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学生独立作业、经过他们独
立思考与操作才能被他们消化、掌握和巩固。
② 通过作业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③ 课外作业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成绩优异者和有特殊兴趣与专长的生,可以多指
定一些作业与参考书以发展他们志趣、个性与专长。

48
组织与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作业的内容、数量应决定于教学的需要。
② 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各作业题的难度要依次增加。
③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求助教师家长同学。
④ 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 2)参观
参观按其与课堂教学的配合情况可分为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 3)讲座

( 4)辅导
辅导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① 能具体解决学生的疑难,使学习能顺利进行和完成。
② 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给成绩优异者以特殊指导,给掉队者以补课。
③ 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备课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怎样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和评价)中的第一环节,备好课是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了课为以下环节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有利于下面环节的工作,
对整个教学任务做到了准备,能助于完成教学任务。
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
备好课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 上课

为何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教学中主要是靠上课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在上课的四个环节中其它三个环节是上课的
准备和补充环节,只有上好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好一节课必须要以现代
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
还要注意以下要求:①明确教学目的。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⑤组织好教学活动。⑥布置好课外作业。

3.课后的 教导工作

49
第七 节 教学 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1. 教学评价的 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
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2. 教学评 价的历史 发展简介

现代教育评价显著的特点:它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

不仅重视测理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
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
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3. 教学评 价的意义
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生学习情况的资料,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
作为学生升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
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
学的优缺眯,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以
扬长补短。
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每个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以改进
教学。
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4. 教学评 价的种类
( 1)根据评 价在教学 过程中的 作用不同 ,可以分 为诊断性 评价、形 成性评价 和
总结性 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
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
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
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 2)根据评价 所运用的 方法和标 准不同, 可分为相 对性评价 和绝对性 评价

50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它依据
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
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小规模(班级)的
常模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但科学的常模是经过大规模的多次的抽样测试、实验研究才
能求得的。它宜于选拔人才用,但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
达到了特定的标准。
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它依据教学
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
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故绝对性评价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它宜用于升级考试、毕
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1.教学评 价的原则
( 1)客观性原 则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
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使他们心悦诚
服、调动起积极性,才能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故客观性是评价能否发挥其功能的
基础,违反客观性原则就会丧失进行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的客观性,除了与评价的目标和方法是否科学有关外,还与评价者的心理因
素密切相关。例如评价者的兴趣爱好、价值标准、认识和情感倾向、情绪好坏、评定的先后顺序
等,都易使评价带上主观色彩,影响客观与公允。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在评定中可以来
用反复明确标准、分工与流水评卷、适当复查等办法。尤其要避免成见效应,即给名声好的教
师和学生比名声较差的教师和学生评定更高的名次或分数。
( 2)发展性原 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某生此次考试成绩在全班相对来说并不高,但跟他
过去的相比却有进步,评价时就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即使对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也不宜一味指
责,使他们心灰气馁、放弃努力。美国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为那些在测
验中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学生再次提供时间与帮助,等待他们矫正、掌握后再次测验,并把两
次测验成绩综合加以评定,给学生挽回失误的机会,有助于他们赶上去。评价应是鼓励师生、
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整人的工具。
( 3)指导性原 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
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
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如果评价缺乏指导性,不能指明存在问题和前进方向,就可能使师生
陷入盲目性,或夸大自己的优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裹足不前,或只看到出现的问题而丧失
前进的方向与信心。
( 4)计划性原 则
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
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是一件很复杂的
工作,只有加强教学评价的计划性,才能保证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能按期、按课题和课时自
觉积极而巩固地进行,不致于松弛、失控,产生盲目性和造成质量下降;才能控制各科教学
评价的总量和作出合理的安排,不致于考试大多或过于集中,使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所以,

51
无论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评价,或是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各科教学评价,都应在学期开始时作
出计划和安排。
2.教学评 价的方法
( 1)观察法
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
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
品)。但被观察者知道他被人观察时,他的行为便不同于平常,因而观察的结果并不完全可
靠,观察精确化的问题也需解决。为了提高观察的可靠性与精确度,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
记一些学生的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使评价所根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方面可采用等级量
表,力求观察精确。
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一般都用来记录学生的有意义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要重事实,
如实描述行为的发生经过,并可以作简要的解释、说明。行为日志,可以由教师为全班学生
专备一个本子,每个学生占若干页,以记录其突出的行为表现。行为日志由教师保管,轶事
报告则需交教导处,供研究学生工作之用。
等级量表,常用于评价学生的技能和美术、手工作业等成绩,能大大提高评价的精确性。
制作等级量表并不难,首先要确定应从哪几个方面 (项目)对学生的行为或作业进行评价;
其次要确定分几个等次,如优良中差;再次确定每一项的各级评定标准,然后便可归纳成
为评价学生某种技能或作业成绩的等级量表。等级量表要简明扼要,便于实用,切忌繁琐。
( 2)测验法
进行测验要注意哪些测验的质量指标?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测验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的测验。
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
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论文式测验能有效测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但也有很多缺
点,主要是阅卷任务重,评分缺乏客观性,易受评卷者主观因素影响,故也称主观性测验。
客观性测验的优点是取样广泛,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大,答案明确,不易受评卷人主观
态度影响,能有效地测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编制测验试卷任务繁重,难于测定受试
者的能力。
问题情境测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测定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操
作能力,但其知识覆盖面窄。
标准化测验的特点是试卷大量采用客观性试题,题型多样,知识覆盖面大,试题明确
科学,测试的实施必须按明确规定的“测验指导”去做,评分按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对
分数的解释也必须一致,并报告其常模。

52
( 3)调查法
问卷、交谈

( 4)自我评价 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教学目 标在学生 学业成绩 评价中的 作用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
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
能引导学业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
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

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内
容呢?
在结构上科学的教学目标即评价目标应当包括知识、智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了解教
学目标的科学结构有助于教学评价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在内容上,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逐步
具体化,首先要落实到学科上,其次要落实到单元、课题上最后要落实到课时上。

2.中小学 的考试制 度

3.编制试 题的要求

4.评分标 准和记分 法

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评教的 意义
评教: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分析和评价。它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教,可以
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
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这都有助于提高教师
的水平和改进教学。

2.评教的 要求
评教除了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和计划性等一般教学评价的原则外还须注意下面
的要求:

① 着重分 析教师的 教学质量 ,而不是 评价他的 专业水平 。

53
② 根据学 生的成绩 来评价教 师的教学 质量。
③ 注意教 学的系统 性与完整 性。

3.教学的 几种水平
从教学效果的质上看可分为三个水平:记忆水平 、理解水平、探索水平。

4.评教的 方法
分析法、记分法

复习思考题

1.历史上先后运用过哪些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各有何特点?
2.为什么班级上课今天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何优缺点?应作哪些改进?
3.什么是课的类型和结构?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何意义?
4.教学有哪些辅助形式?它与上课有何关系?
5.备课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应当怎样备课?
6.从中学教科书上选择一个课题,进行一次课题备课,并写出一个课时的教案。
7.为何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8.什么是教学评价?进行教学评价有何意义?
9.什么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什么是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10.进行教学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1.教学评价有哪些方法?
12.进行测验要注意哪些测验的质量指标?
13.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各有何特点与作用?
14.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评价中有何作用?
15.评教有何意义?进行评教应注意哪些要求?
16.观摩一堂课,并进行分析。
17.结合教学(上、中、下)三章的学习,请谈谈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怎样学生的主动性?
18. 结合教学(上、中、下)三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学改革的意见。

54
第十 章 电化 教学

第一 节 电化 教学概 述

一、什么是电化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

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

完整地理解电化教学这个概念,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电化教学必须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就是当前教学上使用的电子技术
媒体,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硬件,一是软件。硬件是指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
器、录音机、电影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等。软件是指已录制的、载有教学信息的幻灯片、
投影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等等。在教学中,正确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
这种教学活动,才能算是电化教学。
2.电化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是指黑板、挂图、标本、仪器、
文字教科书,等等。在电化教学中,不是不能运用这些传统教学媒体,而是要使这些传统教
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地结合。
3.电化教学必须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要遵循现代教学论和传播理论
的指导。在教学中,虽然用了现代教学媒体,但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也不能
算是真正的电化教学。
4.电化教学的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现代教育科学;一是现代教育技术,主要
指当前教学上所运用的电光、电声、电控技术。两者缺一不可。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和现
代教育技术的统一与融合。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表述电化教学: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技
术=电化教学。
5.电化教学的目标,是改进教学,实现教学的优化。它的最终日的,是高效优质地培
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人才。
电化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属于现代教学范畴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它不只是一
种新的教学工具,不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不只是一种新的教学内容传递形
态,而是所有这些的综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也是一个过程,一个人机结合、高速优
质地培养人的过程。
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过程一样:它既是信息传递过程,又是认识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
的过程。
它的基本任务也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同
样起主导作用。在电化教学中,人和机这二者,人始终是主导者。
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一般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人系统。电化
教学过程系统,是人一机一人系统。
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电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虽然也是这

55
三者,但其中的教师,可以有两种:普通教师和屏幕教师(又称电子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
的媒体中,必须有教学机器参与。有没有教学机器参与,这是电化教学过程和一般教学过程
的根本区别。

二、电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有两个:

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
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
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
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电化教学的作用:

1.提高教 学质量
实施电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
课提供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各种年龄的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看幻灯、听录音、听广播,组
织得好的电化教学,总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
电化教学对学生知能发展的每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
它能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感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所学教材易于理
解、便于记忆。电教媒体的运用,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例如,运用录音、录像、电影上课,
放一次,有些人没听懂,可为他们重放,必要时,专为某些学生加上电教辅导课。在学生学
习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电化教学的作用更显著,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便于
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学深些。
2.增进教 学效率
实施电化教学,能促进教学由低效率向高效率发展。以我国小学拼音教学为例,近几年
来,我国小学教改实验表明: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用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四周以
上的时间,巩固率还不太高;用幻灯、录音教学,一般只需三周的时间,而且巩固率还在
95%以上。这就是说,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采用电化教学可以比传统教学节省一周的时
间。效率的问题,重要的是速度问题,电化教学能缩短教学时间,也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3.扩大教 学规模
实施电化教学,能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用旧时个别教学的方式传递信息,
信息只能一比一地增殖;用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方式,信息的增殖率可增加到几十倍、上百倍;
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方式(如广播电视、卫星传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的增殖率可增
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规模。
4.促进教 学改革
实施电化教学,能促进教学的全面改革。
电化教学的开展,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实现教学思想上的两个转变:
从单纯的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授

56
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手段从单一化
向多样化发展,教学形式不仅有面授,而且有电授;教学手段不仅有粉笔、黑板,而且有多
种多样的电光、电声、电控技术设备。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可使教学管理机械化、自动化,
更加科学化。

三、电化教学的历史发展
1.萌芽 阶段
电化教学萌芽于 19 世纪末。
19 世纪 20 年代,幻灯介入教学领域,揭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
在萌芽阶段,电化教学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特别是他的建立在感觉论基础上的
直观原则,作为理论支柱。
2.起步阶段
从 20 世纪初到 20 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无声电影和播音。从 1920 年起,美国的
一些影片公司和高等学校,开始制作教学影片,供教师使用。在一些城市,如芝加哥、洛杉
矶、纽约等,还成立了影片馆,收藏影片,并采取轮流或预约的办法,向学校提供教学影片。
这一时期,在英国兴起了播音教育,从 1920 年 2 月,英国的广播电台便开始了教育播音,
每天播两次,每次半小时。
在电化教学理论方面,这一时期,视觉教学的理论体系开始建立,出现了不少这方面
的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
3.初期发展 阶段
从 30 年代到 40 年代,是电化教学的初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有声电影和录音。在这个阶段,幻灯、电
影、广播、录音教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电影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显示了它对
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931 年,美国辛克斯公司的教育电影部,采纳当届总统胡佛的意见 ,
把各州的儿童代表请到华盛顿,用电影教学做了一次实验:在儿童看电影的前后,分别用
五种表格考查他们的学习成绩,每种测验由 250 个问题组成, 250 分为满分,结果,看电
影后比看电影前的成绩平均增加了 88 分,说明电影教学可使学生增加知识量 35%。
差不多同时,美国哈佛大学的鲁耶博士,在麻省三个城市的学校里,检验电影教学在
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自然学科时的效力,检验结果表明,用电影教学的学生比不用电影教
学的学生,成绩高 20.5%。
在 理 论 建 设 方 面 , 40 年 代 末 , 美 国 视 听 教 育 家 戴 尔 提 出 了 《 经 验 之 塔 》
(ConeofExperience)的理论,对视听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电化教学的
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4.迅速发展 阶段和系 统发展阶 段
50 年代到 60 年代,是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阶段。
50 年代后;有越来越多的电教媒体被用到教学中。50 年代,有电视、程序教学机等;60
年代,有电子计算机。
50 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 (skinner)在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他设计的教学机器
被引入电化教学领域,在美国掀起了程序教学和利用教学机器进行学习的热潮。 60 年代初,
香农(shannon)等的传播理论被引入电化教学研究领域,促进了电化教学的迅速发展。
5.电化教 学进入系 统发展阶 段 从 70 年代起,电化教学进入系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进入教学领域的新媒体主要有:录像电视系统、电子计算机教学系统 s 卫

57
星传播教学系统等。
在理论建设方面,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被引进电教领域,使电化教学
更加科学化、严密化、理论化。
电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当前,电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各种电教工具日益自动化、微型化。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等,很多已经自动化,一按
电钮就可放映;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都在向盒式或小型发展。电教工具自动化、微型
化,使教学更便利,效率更高。
(2)电化教学的运用,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就是更加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
(3)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其成本越来越低,每个学校甚至家庭都可置备。
(4)卫星传播教学将日益发展。通讯卫星的容量越来越大,随着强力通讯卫星的发展,
一个卫星可以同时传送 960 个电视节目,到 2000 年,可能发展到能传送 2.2 万个电视节目,
这就为广泛地开设卫星课程提供了条件。直播卫星也很快就可使用,这样,只要家有电视机
的人,就可以学习卫星课程,大大扩大了学习的范围。
(5)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和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对电化教学的理论建设,将日益
发挥积极作用,使电教理论更完整、更科学。

第二 节 电化 教学媒 体

一、媒体、教学媒体、电化教学媒体

“媒体”是英文 media 的译名,意思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或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具体是指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等等。没有承载信息的物体,例如,一张白纸,一盒空
白录音带或录像带,不能说是“媒体”,因为它起不了“媒”的作用。“媒”或“媒介”这
个词,按《辞海》的注释: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没有内容的白纸、空白磁
带、胶片,不能介绍或引导双方发生关系,不能说是“媒体”,只能说是印刷或录制的材料。
载有信息的纸张、磁带、胶片,才能称为“媒体”。白纸印上新闻、成为报纸,才能称为“媒
体”。“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
本媒体,包括教科书、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
称非书媒体、视听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电视教材、视盘教材、计算机软
件,等等。
印刷媒体和电教媒体同属教学媒体,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服务。这两类教学媒体,相辅
相成,互相结合,构成现代教学媒体体系。电教媒体是现代教学媒体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电化教学媒体的分类和功能
电化教学媒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光学媒体,有幻灯机、投影器、概念放映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音响媒体,有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58
声像媒体,有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综合媒体,有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计算机教学系统等,以及相应
的教学软件。
各类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点如下。
1. 电教媒体是 人体的延 伸

2.光学媒 体的教学 功能和特 点


(1)能使学生在静止状态下观察扩大了的图像。
(2)能将某些实物、标本、实验放大显示。
(3)放映时间可长可短,不受限制。
(4)教学软件的制作比较简单。
(5)投影片可以当黑板使用。
3.音响媒 体的教学 功能和特 点
(1)能够录取语言和声音,然后根据需要重放。
(2)传播信息迅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3)能将声音放大,扩大教学面。
(4)录了音的磁带,可以长期保存下来,建立有声资料室。
4.声像媒 体的教学 功能和特 点
(1)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两方面信息。
(2)能给活动的图像,逼真地、系统地呈现事物及其发展过程。
(3)能调节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时间要素,将缓慢的变化与高速的动作,清楚地表现出
来。
(4)能将实物扩大或缩小。
(5)能重新构成事物,去掉非本质因素,将事物的本质用明白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
(6)具有速效性、同时性、广泛性。
5.综合媒 体的教学 功能和特 点
(1)能长期贮存大量教学资料,供师生在任何时候检索。
(2)能把学生的反应记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体
的指导性意见。
(3)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学习。
(4)能在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个别教学。
(5)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电教教材及其编制的基本原则
电教教材是电教媒体的灵魂。
什么是电教教材?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
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电教教材,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指四片两带一盘,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程序片(计
算机软件——课程软件)、录音带、录像带、视盘。
电教教材与文字教材的主要区别是:
(1)声像性 文字教材主要是以文字和符号表现教学内容,它把要讲的东西抽象化,
使之远离事物本身;电教教材主要是以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它把要讲的东西形象化 ,
使之接近事物本身。

59
(2)重现性 文字教材可以直接阅读,电教教材需经一定的设备重放,才能看、听。
(3)多样性 文字教材的形式就是书;电教教材形式多样,有四片二带一盘。
电教教材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按接受教学信息所用感官分类,可分为:视觉教材,如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等等;
听觉教材,如录音带、唱片等;视听教材(视觉、听觉并用),如电影片、电视片等。
按教学对象分类,可分为:高等学校教学片 (带),中学教学片(带);小学教学片 (带);
幼儿教学片(带);职业学校教学片(带)。
按教学任务分类,可分为:知识教学片(带)——主要用于传授新知识;智能培养片(带)
——主要用于培养技能,发展智力;思想政治教学片(带)——主要用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按教材内容分类,可分为:专题教学片 (带)——一般是一片一题,解决教学中某一重
点、难点,有的是一课题(一章)一片;系统教学片(带)——一门学科的系列片。

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第三 节 电化 教学的 一般模 式和方 法

一、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
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 教师主要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是师生进行交互反馈。这种模式一
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它的特点是面授与电授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选择恰当的
媒体和运用正确的方法。

② 学生直接向电教媒体学习,电教媒体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馈。这种模式一般是在使
用程序教学机学习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时采用。它的特点主要是电授、不需要教师作中介。
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编制和提供数量足的优秀的成套程序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有高度的
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和掌握使用教学机器的技能。

③ 学生向电教媒体学习 ,通过教师作出反馈。这种模式一般是在自学辅导和远距离教
学时采用。它的特点是电授、函授、面授相结合,现在广播大学就是用这咱模式,这种模式除
了要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教材外还要注意多种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以
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

二、电化教学的方法
1.课堂播 放教学法 :演播法、插播法。

2.远距离 播放教学 法:现场直播法、录制播放法

60
3.程序教 学法

4.微型教 学法

5.机器考 查成绩法 :课堂应答分析器考查法、声像记录分析法、计算机考查法。

复习思考题

1. 电化教学课在提高教学质量有什么作用?
实施电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电化教学生动、
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
电化教学对生知能发展的每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电化教
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2. 观摩一节电化教学课,并作分析。
3.设计或制作一件(套)电化教学幻灯片,并说明设计或制作的依据及其在教学中的
意义。

第十 一章 德育 (上 )

第一 节 德育 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

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

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

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广义的德育,指教育学上的德育;而狭义的德育,指伦理

学上的德育,即思想品质教育。

61
德育与智育的区别?
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
理观问题。
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
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

二、德育的功能
1.培养学 生的品德 ,制约他 们的发展 方向。

2.决定学 校教育的 性质

3.影响社 会的稳定 和发展

三、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的特点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特征,一是时代特点。年龄特征是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时代特点则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特点。

1.青少年 学生思想 的齡特征


青少年他们的身心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趋向成熟时期,他们的知识增长迅猛,智
力提高很快,他们的思想发展有显著特点:

(1)迅速过渡。青少年处于由童年向成人急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品德具有过渡性。

(2)逐步涉世。青少年学生随着身心的急剧发展趋向成熟,义往的迅速扩大,社会化

的加速,逐步涉猎人世。

(3)易于冲动。青少年精旺盛,认识敏锐,对事敏感,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他

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

2.青少年 学生思想 的时代特 点:


(1)要求振兴中华,但急于求成;
(2)愿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但不善于作符合实际的选择;
(3)注重求知,但不注意全面发展;
(4)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5)追求美好生活,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62
第二 节 德育 的任务 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 高学生的 道德修养 能力和形 成社会主 义和共产 主义的道 德观

2.培养学 生坚定的 政治立场 和高尚的 道德情操

3.养成学 生良好的 道德行为 习惯

二、德育的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我们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这就是说,现阶段

的学校德育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等需要,应当是社会
主义性质的德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地

要求,应当教育学生普遍遵循、切实做到,并养成相应的品德。二是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

性。这就是说,我们的德育也要注重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认真宣

传、提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精神,鼓励先进青年去自勉、力行和为之奋斗。总之前者是现实的、
基础的、要求普遍遵循的,后者则是理想的、提高的,鼓励先进分子去力行的。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
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1.爱国主 义教育

为什么要强调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点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人民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或热爱态
度。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
的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为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发扬国际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革命理 想与革命 传统教育


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的要点:

63
① 激励学生有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② 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学生分辩正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
③ 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集体主 义教育

怎样进行集体主教育?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主义教育的要点:①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②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
节言行。 ③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
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从来都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不同
的阶级持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态度。剥削阶级总是奉行利已主义,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
使社会的他们的利益服从于个人的利益。无产阶级与剥削阶级的道德原则有根本的区别,要
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集体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社会主义就无视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相反它要鼓励人们发气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
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既要维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也要调动个人的积
极性与创造性。

4.劳动教 育

为何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怎么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的幸福之源。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劳动在社会建设和个人发展中的价值已大大提高,人们期望通过
劳动来发展个人的才智,施展个人的抱负,达到个人实现,为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科学发
明作出贡献。然而在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中成长的年轻一代,尤其是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
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下更需要注意加强劳动教育。
进行劳动教育的要点: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
为参加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爱护公菜财物和劳动成果。

5.民主、 纪律与法 制教育


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要点:①培养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②提高对纪律的认识、加强纪
律性。③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为什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进行这种教育的要
点是什么?
6.人道主 义和社会 公德教育

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
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特别是人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公
德,它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平等与互助,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们,
强调发扬人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建立和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

64
新型关系,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才能得到真正发扬。而对人道主义和基本公德教育则有所忽
视,这便导致了青少年的基本道德素养的显著下降,不文明和冷漠的行为增多,不少学生
要本不知道要讲人道主义,这种状况的存在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
育。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要点: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文明行为,养成
良好的品质。

7.正确人 生观与科 学世界观 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制约着他们选择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与道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对
刚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为了给少年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端正对世
界、对社会发展的看法,我们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向他们进行正确人生观和
科学世界观教育。

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要点: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
基础,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眯、方法看问题。

对学生进德育应当怎样来选择和编排德育的内容?
一般来说,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① 阶段性编排:它以学期或季度为单位,根据这一阶段的形势发展和学生品德表现情
况,有针对性、重点地编排这一段德育内容。阶段性编排能紧密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
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安排,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内容不太全面、系统和连贯,缺
乏长远的计划,往往容易跟着形势或学生中存在问题转。
② 系统的编排:对整个初中高中学生的德育内容作整体考虑。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
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
德规范,具有稳定的内容和一定的要求,也便于教师积累经验,但其内容往往与形势发展
需要配合不紧,与学生的思想状况脱节,缺乏针对性,较难收立竿见影之效。

复习思考题

1. 德育与智育有何区别与联系?
2.德育有哪些功能?请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什么为何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
3.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有哪些特点?你对本章所说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何
看法?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德育有何意义?
4.什么是道德的现实性和理想性?请结合实际什么应当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5.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对学校德育内容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6.为什么要强调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怎样进行集体主教育?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8.请对当前学生的劳动观念作一些调查,具体什么为何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65
9.为什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进行这种教育的
要点是什么?
10.你认为应当怎样进行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11.人们纷纷议论要对青少年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你对这一问题有何看法?
12.德育的各项内容之间有何联系?对学生进德育应当怎样来选择和编排德育的内容?

第十 二章 德育 (下 )

第三 节 德育 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

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师组织与领导

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品德
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

德育过程的规律,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

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他们的品德。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学生品 德的发展 是在活动 中能动地 实现的

为什么说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

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

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
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

66
2.道德活 动是促进 外界的德 育影响转 化为学生 自身品德 的基础

3.进行德 育要善于 组织、指 导学生的 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 、意、行 的特点及 其培养

知,即道德认识,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

必要条件。不能进行正常的认识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
他的修养水平,所以说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

情,即道德情感,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
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在德育过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

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
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他们的
信念。

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

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在人们
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
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
在德育过程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
2.德育要 注意发挥 知、情、 意、行的 整体功能
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因此,进行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和针对性。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
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

的矛盾。因此,必须深入具体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并为此而调

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

67
1. 促进学 生品德发 展内部矛 盾的积极 转化

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① 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出认识上的差距或

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
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

② 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

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
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

③ 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

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
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
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
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下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2. 调节学 生品德发 展的外部 矛盾
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
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
解决上述矛盾,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德育中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分析矛盾,谨防片面性和简单化;即使学生的
品德表现出退步和反复,也要冷静、耐心、认真地对待,切不可急噪、简单和粗暴。一般来说,
德育过程的矛盾都有一定的可控性,只要弄清矛盾的情况、性质与产生的根源,采取正确的
方法,总是能够促进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化消极为积极,确保学生的品德按教育要求
的方向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
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1.自我教 育能力在 德育过程 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
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
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
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
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所以说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自我
教育能力的过程。

68
2.自我教 育能力的 主要特点 与构成因 素
自我教育能力与自我教育联系紧密。

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
育的认识基础。没有自我评价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一个人只有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已的思想
与行为时,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他愈能正确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步与不
足,就愈能明确自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 德育要 促进自我 教育能力 的发展

第四 节 德育 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求。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

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

言行一致。

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理论学 习要结合 实际,切 实提高学 生的思想 。

② 注重实 践,培养 道德行为 。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认识迅猛发展时期,他们向往未来、要求上进,对社会生活有所
认识,但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然而只要他们的认
识一提高,改起来也快,故进行德育要注意正面教育、说服诱导,提高思想认识,况且青少

69
年学生单纯、热情、耿直,敢想也说,他们的思想认识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
样,要堵是堵不住的,就只能疏导、引导,只能说明不能压服。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 理,疏通 思想;
2.因势利 导、循循 善诱;
3.以表扬 、激励为 主,坚持 正面教育 。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

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一分为二” 看待学生
2.长善救 失,通过 发扬优点 来克服缺 点
3.引导学 生自觉评 价自己、 进行自我 修养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

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人们都具有自觉能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青少年学生尤其这样,他们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
信赖与鼓励,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个人的品德。这样对他们的德育就事半
功倍。
但是在尊重信赖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这种严格要求应当是正确的、简明的、
有计划的和严格的。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丝毫不能放松教育,不能因其事小或因其
年轻而原谅、姑息,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好。对学生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坚持不渝地
引导和督导学生做到,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当然,严格要求就当与尊重学生很
好地结合起来,这是在进行德育上获得成功一个重要条件。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 尊重和信 赖学生
2.严格要 求学生

70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 ,根据他们的

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 深入了 解学生的 个性特点 和内心世 界
2. 根据学 生个人的 特点有的 放矢地进 行教育
3. 根据学 生的年龄 特征有计 划地进行 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

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 引导学 生关心、 热爱集体 ,为建设 良好的集 体而努力
2. 通过集 体教育学 生个人, 通过学生 个人转变 影响集体
3. 把教师 的主导作 用与集体 的教育力 量结合起 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

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

展。

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组建教 师集体, 使校内教 育影响一 致
2. 发挥学 校教育的 主导作用 ,使学校 、家庭和 社会对学 生的教育 影响互相 配合
3. 做好衔 接工作, 使对学生 的教育前 后连贯和 一致

71
第五 节 德育 的途径 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都是德
育的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
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 其他学科 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教育者能
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点、奠定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基础都有极
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通过教学进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
基础上,经过了逻辑论证和学生个人的思考、领悟,所以培养的品德是自觉的、巩固的;而
且教学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与一定的进度,需要教师
与学生集体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与纪律,自觉调控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有助于培养学
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但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万能的,只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进
行德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2.课外活动 与校外活 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
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
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能符合学生的特
点和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别是非、自我教
育等道德能力和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
3.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
与技术的兴趣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炼,看到自己
的才能和成果,培养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好品德。所以,劳动在德育上有特殊的功效,
往往是使后进生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重要途径。
4.学校共青 团、少先 队活动
这是通过青少年自己的组织所开展的活动来向他们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共青团是中国
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
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都以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自己的成员,并团结广大青少年一道
前进。青少年也非常关心、热爱自己的组织,积极参加团、队的活动,并努力提高自己,创造
条件争取早日光荣参加团、队组织。故通过团队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
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
5.班主任 的工作

二、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72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

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
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
能自觉去履行,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反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尤其要注
重说服。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
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
注意时机

2. 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
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 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

3. 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

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
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
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
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

73
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 奖励与批 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
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
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
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德育过程?它有哪些规律性?
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3.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5.为什么德育要遵循疏导原则?
6.什么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为什么德育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8.德育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各有何特点?
9.为什么说服法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仅仅强调说服行不行?
10.怎样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
11.锻炼包括哪几种?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锻炼?
12.修养法在德育中有何作用?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修养?
13.德育各个方法之间有何联系?怎样发挥德育方法的整体功能?
14.请访问一位班主任,并总结他的教育经验。
15.你认为搞好学校德育与教师自身修养有何关系?

74
第十 三章 美育

第一 节 美育 的意义 和任务

一、美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

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
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
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育对学生智、德、体各方面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 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② 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③ 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
④ 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总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它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二、美育的任务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帮助学 生树立正 确的审美 观点,提 高审美能 力

2.培养学 生健康的 审美情趣 ,激发他 们对美的 热爱和追 求。

3.发展学 生表现美 和创造美 的能力。

75
第二 节 美育 的过程 和原则

一、美育过程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

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

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① 通过审 美感知, 形成审美 感受,为 鉴赏美和 创造美奠 定基础。

② 通过美 的鉴赏活 动,理解 美的本质 特征,发 展审美判 断力。

③ 通过审 美创造活 动,发展 创造美的 能力。

二、美育原则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1. 形象性 原则
2. 情感性 原则
3. 差异性 原则
4. 创造性 原则
贯彻创造性原则要注意要①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②鼓励学生审美创造意向。
③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④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第三 节 美育 的途径 和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1.通过科 学文化基 础知识教 学进行美 育
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2.通过艺 术学科教 学和课外 文艺活动 进行美育


艺术的形式有: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76
首先,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

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首先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再者要启发学生认
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审美观念。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结构变化,掌握自然风景的特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的方式很多,主要通过 A 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B 组织学生


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C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美育?请联系实际说明美育的重要性。
2. 美育有哪些原则?你打算在将来教育工作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育?

第十 四章 体育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
时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在这段时间里打下基础;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也要在这

段时间里通过体育打下基础。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前

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这两方面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密不可分的。狭义的体育是指身体锻炼或体育运动的教育而言。学校必须同时做好体育和卫

生保健两方面的工作。其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为主,
以经常锻炼为主和以预防保健为主。

77
第一 节 体育

一、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1.体育的 意义
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青少年身体只是营养好而缺乏体育锻炼并不能导致
发育正常、身体健壮,经常的体育锻炼所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就在于身体锻炼的每一项
动作都表现为肌肉动作,并增加骨骼、韧带的负荷量,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的调节
作用,提高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和均衡性。
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强健,精力充沛,
才能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文化科学知识
的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来进行的。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参加
一定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经过脑力劳动已经疲劳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消除大脑的紧
张状态,而且坚持锻炼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使大脑
更加健康和灵活。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壮,而且以使学生具有优美的体形,
符合韵律的动作,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点。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也为
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身体的条件。

2.体育的 任务
① 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② 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③ 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
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二、体育的内容
田径运动、体操、球类、游戏、军事体育活动、游戏、武术

三、体育的组织形式
体育课、早操和早锻炼、课间活动和课间操、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种运动队、体育运动
竞赛

四、体育的过程
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
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在体育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体育过 程是体育 与思想政 治教育相 结合的过 程

78
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是学校体育必须完成的特殊任务,同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

成部分,必须服从总的教育目的。

二者的结合应该建立在体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体育
的全过程之中,而促进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2.体育过 程是使学 生掌握体 育理论与 参加体育 实践相结 合的过程


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并不能直接导致体质的增强,而必须从知识的掌握过

渡到身体的锻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二者的结合是体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二者的结合

表现在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及卫生的行为、习惯和形成,都必须建立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基

础上,而体育知识的传授必须落实到组织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实践锻炼,传授体育理论固

然必不可少,而进行实践锻炼就更为更要。

3.体育过 程是促进 身体生长 发育与指 导运动锻 炼相结合 的过程

体育过程应该是身体的生长发育与运动锻炼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正常的生长

发育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前提条件,又是运动锻炼的结果。二者必须结合,不可偏废。

4.体育过 程是加强 身体锻炼 与利用、 创造一定 的外部环 境相结合 的过程


单纯的体育锻炼而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配合,也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利用和
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则会更有效地保证体育运动的开展,因而身体的锻炼与外部环境的结
合是体育过程的客观要求。

五、体育的基本要求
1.坚持体 育锻炼和 全面性
体育锻炼的全面性即指锻炼使身体各器官和各系统的功能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

2.坚持体 育锻炼的 经常性 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长期不断。

3.坚持体 育坚持锻 炼的循序 渐进


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一方面是指运动量的安排应该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和学
生的体力情况由小渐大。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一项运动技术,应该注意由
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4.适应学 生的年龄 、性别和 个体差异

79
除上述各项要求外,还应该贯彻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
风,学校体育还必须贯彻执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第二 节 卫生

一、学生卫生的意义和任务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改变对身体有害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体
的正常发育,不仅可以为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
计划的完成。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学生健康,增强体质。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如何关心学生的健康、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1.向生进 行卫生知 识的教育

2.宣传爱 国卫生运 动的意义 ,培养学 生良好的 卫生习惯

3.建立合 理的生活 作息制度 ,注意劳 逸结合

4.采取措 施,搞好 教学卫生 、劳动卫 生和运动 卫生。

5.改善校 舍和教学 设备,使 其符合卫 生要求。

6.定期对 生进行体 格检查, 加强疾病 防治的工 作。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体育的重要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轻视体育的错误思想及其危害。
3.说明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的基本要求。
4.教师应如何关心学生的健康、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80
第十 五章 劳动 技术教 育

第一 节 劳动 技术教 育的意 义和内 容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

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普通学校为什么必须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普通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① 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中学培养的学生,只有少量的能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
要参加工农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在普通中学里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掌握一定
的劳动技术知识和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能更好地
掌握其他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那些不能升学的毕业生有所准备。

② 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普通学校中进行劳动

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产劳动联系起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
识。

③ 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增加劳动收益。学校中劳动技

术教育的实施,除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公益劳动和服务性的义务劳动外,主要的还是让学生
参加工农方面的生产性劳动,经验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其他劳动,能创造
物质产品,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④ 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职业定向的需要。他们熟悉各种形式劳动的内

81
容,培养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促进他们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职
业的社会意义,这些工作都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增长和促进学生的职业定向。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① 使学生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② 使学生掌握一些第三产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 使学生掌握使用一般的简单的劳动生产工具的技能。
④ 使学生具备一些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科学管理知识。
⑤ 培养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并使他们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⑥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⑦ 向学生的进行职业定向教育。

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劳动、第三产业劳动和社会公益
劳动三个方面。

第二 节 劳动 技术教 育的过 程和原 则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包括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两个方面,在劳动技术教学

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获得劳动技术知识原理为目的;在劳动技术操作过程,却以学生掌握

劳动技能为目的。

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而不能分割的统一体。

可用下列程式来表示:
劳动技术教学 劳动技术操作
(知识作原理) (技能和习惯)
这个程式表明:①劳动技术知识、原理与劳动技能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不能机械地分开。
② 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③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既可以由劳动技术教学开始,通过技术操作获得技能而结束,
也可以由劳动技术操作开始,以达到劳动技术知识、原理的巩固和加深而告终。

82
劳动技术教育有起点,中转运动,终点,呈现一定的连连续性、序列性和阶段性。构成

劳动技术活动的具体程序如下图:
(A)理解技术知识——联系操作——巩固知识
/ ﹨
学习动机 检评
\ ∕
(B)进行实际操作——联系知识——巩固技能

由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包括技术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而又以 劳动实践为主,

所以就由(A)和(B)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程序,来完成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训
练的教育任务。

这个程序的简要说明:①以学习动机为起点,以检查评定为终点。

② 就程序(A)来说,理解技术知识,是这个程序的中心环节和主要目的 ,联系操作,

就是把所讲授的劳动生产技术原理,引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巩固知识和一般教学中所做的那样,可采用各种巩固所学知识。

③ 就程序(B)来说,进行实际操作,主要着重于劳动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劳动工具的

使用,这是程序(B)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实践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第三 节 劳动 技术教 育和途 径和方 法

一、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
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是,讲授的科学技术原理要紧密联
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际,以便使学生正确理解生产原理、科学技术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主要方法有得用直观教具和生产现场讲授劳动生产技术原理;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验、
实习和实践作业来验证所学的生产技术原理;指导学生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生产技术原理,
运用于生产劳动实践中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技术原理,在校办工厂和农场开展科
学实验活动。

83
二、劳动技术课

劳动技术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

感,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作基本技能。通过劳动技术
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人民群从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形成以
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值观信念和竞争意识,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遵守纪律、
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要求初中学
生初步掌握一些从事服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要求高中学生学会一些现代化工农业生产
的基础知识,掌握某些使用、保养、维修生活和生产工具的技能,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科学
管理知识。

劳动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 劳动技术课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也可埃普索姆用生产实习形
式。
② 劳动技术教学应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创造条件办实习工厂和农场,作为学生实习的
基础。
③ 注意选择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内容、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课可以和职业技术教育
结合,特别注意要使学生获得适应面较广的共同基础知识。
④ 高年级要逐步扩大技术性教育的内容。
⑤ 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很广泛,应该依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按照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
点和知识水平,选择他们力所能及和易收效益的劳动项目试行,谨防流于形式。
⑥ 要建立、健全劳动技术课的考勤、考核制度,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效果、掌握知
识和技能和情况评定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并作为升级、升学和评定三好学生的依据之一。

三、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
劳动技术教育的各种形式的劳动:
1.校办工 厂和农场 的劳动
2.社会劳 动
3.勤工俭 学活动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① 要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不能着眼于“向钱看“而应重视教育效益。
② 要考虑教学大纲和品德教育大纲的要求,制订全面的蒜苗勤工俭学活动计划,有准
备、有组织的进行。
③ 按照自愿原则,但应尽可能组织多数学生参加。
④ 依据条件和可能,式开设一些项目,以便学生选择参加。
⑤ 勤工俭学的收益,要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尽量多的分给学生,除掉消耗和折旧
费外,不作过多积累,积累资金要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

84
4.校内公 益劳动和 家务劳动 。

复习思考题

1.普通中学为什么必须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什么片面认识?
2.你认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怎样才适当?为什么?
3.怎样理解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你有何新的见解?
4.普通中学通过哪些途径去实施劳动技术教育 ?现在中学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存在哪些
突出问题?

第十 六章 课外 活动

第一 节 课外 活动的 特点和 任务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学生的活动不仅有课堂的学习活动,而且有课余生活。学校认真组织学生的课余活动,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
我国教育历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实践。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 必
有居学。”说明古代学校就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生
产的迅速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对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条
件。表现在学生课余生活中,积极的教育因素越来越丰富。它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余的校内校外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
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
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 5—7 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
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空话而已。

85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

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个性。

课外活动的独特教育作用:
1.充实学 生的生活 ,扩大学 生活动领 域,密切 学生与联 系
2.激发学 生的兴趣 爱好,发 展学生的 特长,培 养学生的 开拓精神 和创造才 能

第二 节 课外 活动的 基本要 求与组 织形式

一、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坚持社 会主义方 向性
要求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自
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来的联系,从而激发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为祖国现
代化建设而顽强进取的远大理想。

2.内容丰 富,形式 多样,具 有科学性 、知识性 和趣味性

3.充分发 挥学生的 积极主动 性和创造 精神

4.充分发 挥学校的 组织领导 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报告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墙报黑
板报)、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体育小组)、个人活动

86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课外活动?它有哪些特点?
2、开展开外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你是中学教师,将怎样组织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
外生活的多样性和质量性。如可以有计划的组织一些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
旅行,多安排学生在课外听一些通俗易懂的报告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的
活动,帮助老人,军烈属料理家力,宣传交通安全,维持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
化环境等,在班上和学校的墙报和黑板报可以指导学生去独立完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
一些兴趣爱好小组如学科性、技术性、艺术性、体育方面的小组,这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特长
和兴趣,也能增长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团结集体精神。也在学生的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去进行课
外阅读,走向书的世界,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也可以相应的组织一些读书汇报会、作品欣
赏会,读后感之类的交流读书的心得,不断的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第十 七章 学校 与家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
合,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发挥学生家
庭的教育作用。

第一 节 家庭 教育的 作用

一、教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社会职能。
家庭能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成长,家庭兴衰,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
安定,发施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巨大发展。但家庭教育仍然是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儿

87
童进入学校以后,接受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独生子女问题。

独生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的家庭比多子女的家庭,经济上更宽裕,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
育,独立子女的父母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孩子施行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能培养他的思、意
志、性格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独生子女与成年,尤其是同父母的接触较多,从同父母的交
往中形成自己主见的机会也较多,父母对子女娇宠无度,“过分珍爱,过分袒护,过分放
纵、过分照料、过分刺激”,会妨碍独生子女健康成长,是他们产生性格缺陷的“苗床”。为
了教育好独生子女,需要不断总结家庭、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研究独生子女
身心发展和教育的规律,提高广大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知识水平,这是一个内容丰富,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
的家庭教育。

第二 节 家庭 教育的 任务和 良好家 庭教育 的条件

一、家庭教育的任务
① 关心子 女身心的 正常发展 。
② 培养子 女良好的 习惯。
③ 培养子 女独立自 强的精神 。
④ 培养子 女遵纪守 法的观念 。
⑤ 支持学 校教育, 同学校密 切配合。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
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 表率作用 ;
2.民主和 睦的家庭 气氛;
3.父母的 文化修养 ;
4.正确的 教育观点 和方法。

88
第三 节 学校 对家庭 教育的 指导

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有其局限性,需
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主要采取下述方式:
1.个别联 系 (家 庭访问、 书面联系 、约请家 长来校)
2.家长会
3.开放日 活动
4.教育讲 座
5.家长委 员会。

复习思考题
1.请根据你的经历、见闻谈谈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和改进的必要性。
2.你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你走向教育岗位后准备怎样做好家长工作?

第十 八章 班主 任

第一 节 班主 任工作 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为什么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

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 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 ,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

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地落实
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
靠谁来抓好班的工作呢?虽然一个班有好几位科任教师执教,但班上还有许多不属于科
任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如组织与培养班集体、进行课外与校外活动、团队活动、安排课余生
活……等,需要有专人来做。再说,班上几位科任教师在工作上要能互相配合、步调一致,

89
也需有专人来协调。所以学校有必要给每个班委派一位班主任,由他负责来抓班的教导工作。
学生既学习于学校,也生活在家庭与社会中。做好一个班的学生工作,还要与家庭、校
外教育机关和区社等方面联系,协调一致地工作。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
用,他按党的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学校的教育要求,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负责把学
生培育好。
中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缺少生活的经验、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他
们既需要、又欢迎有专任的教师来当生活与学习的指导,为他们排忧解难,设置班主任对学
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行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

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

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

面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
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 思想品德
2.坚定的 教育信念
3.家长的 心肠
4.较强的 组织能力
5.多方面 的兴趣与 才能
6.善于待 人接物

第二 节 班集 体的培 养

一、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为什么说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进行班主任工作必先注意培养班集体,因为班集体一旦形成,它便能成为教育的主体,
具有巨大的教育能力。它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指出努力方向,并通过集体的活动、纪律与
舆论来培养成员的品德,它能紧密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成为班主任依靠的力量。

90
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概 念
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
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2.学生群 体
( 1)正式群体 与非正式 群体
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起来的学生群体。它
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等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
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两者的区别:正式群体行到学校的支持,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领导。它的目的与任明确,
成员稳定,有一事实上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活动开展经常。正式群体如果组织行好就能
有力地团结、教育全班学生菜同前进,在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大都自愿组合,三五成群,人数不等,一般偏小,成员性情相近,志趣相
投,有菜同的需要,由较有威信与能力者领头,活动由大家商量确定或由头根据大家需要
而定,易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交往与活动频繁,有活力,但它没有正式的组织机和长远的
活动计划,其成员也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和内部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其主要成
员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它的活动,导致群体解体与重组。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无积极的一面?应当怎样对待它?
非正式群体有积极的一面,如它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
可以弥补正式集体活动之不足。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
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而要关怀它和尊重它,看到它的积极一面是主要的。要
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把那些在非正式群体
中涌现出来的有威信、有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正式群体的适当工作。这样就能使正式
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致,为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
的作用。
不过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的一面,只要班主任真诚地翔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
地做工作,就可能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2)参照群体 什么是参照群体?应当怎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参照群体?

91
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
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班主任只有系统、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弄清学生选择的参照群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和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个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由哪几个发展阶段?

1.组建阶 段
2.核心初 步形成阶 段
3.集体自 主活动阶 段。

四、培养集体的方法
① 确定集 体的奋斗 目标
② 健全组 织、提高 干部以形 成集体核 心。
③ 有计划 地开展集 体活动。
④ 培养正 确的舆论 和良好的 班风。

五、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为何在抓好学生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个别教育?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班主任在教育集体时,实际上也就在教育学生个人,
而他在做个别学生的教育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要。它
便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便于系统连贯和深入地做学生个人的思想工作,也易于被学生接
受。因此班主任在抓好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同时广泛接触学生个人,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既包括做后进生的工作也包括做一般生和先进生的工作,工作大致如下:
① 促进学 生个人的 全面发展 、培养优 秀生典型 。

② 做好后 进生的思 想转变工 作。

③ 做好偶 发事件中 的个别教 育。

第三 节 班主 任工作 的内容 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92
二、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① 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

② 加强学习纪律教育。

③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组织班会活动
组织一次班会需注意的问题:①要先确定能引人注目、激动人心、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主
题。
② 要选择好能表现主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
③ 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学生来进行准备。

4、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5、组织学生的劳动

6、协调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7、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教导学生学好功课。③组织班会活动。
④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⑤组织学生的劳动。⑥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⑦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⑧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中小学教育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
2、班主任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3、为什么说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4、群体和集体有何区别?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有何区别?
5、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无积极的一面?应当怎样对待它?

93
6、什么是参照群体?应当怎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参照群体?
7、一个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由哪几个发展阶段?
8、为何在抓好学生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个别教育?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个别教育
工作?
9.了解一个学生,并分析该生的特点。
10.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一次班会活动,并写出小结。

第十 九章 教师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职业,
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并将与人类社会共存。今天,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所作所为,牵动着万户干家的心,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
和命运。因此,教师的劳动,教师的素养,教师的培养,不能不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
内容。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也不能不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将要从事的职业。

第一 节 教师 劳动的 特点和 价值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 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
示范性。韩愈(768—824)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
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
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
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
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小
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都还处于不成熟时期,
独立性和自学、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欠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
依恋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

94
都具有某种权威性,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相信老师,远在严父、慈母、兄长、挚
友之上。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信赖
的模仿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
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
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
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
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2.独特的 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

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再者教师的劳动对像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
展中的人。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
在教师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
的能力。

3.空间的 广延性和 时间的连 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时空的界限,教师的

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

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大、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数据。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 值

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

”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教师的劳动不仅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
展和幸福。
总之,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事来,社会文明每向前跨
进一步,都无不包含着教师的劳动与功绩。不过教师的这种社会价值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

95
隐含性。

2.个人价 值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
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教师的劳动的个人价值并不仅仅表现为奉献,同样也
有个人所得。这集中表现在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的劳动还能
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教师劳动所具有的个人价值,这种价值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但是不管现
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 权利 :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参与管理的权利和独立工作的权利

2.教师的 义务 :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以及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
学大纲。
(2)认真完成学校的积压项教育教学任务,担负上级交给的社会教育任务,积极参与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3)全面培养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把教好学生视为自己的天职。
(4)充分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
(5)所有教师必须经常接受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第二 节 教师 的素养

一、高尚的师德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A 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B 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C 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二、现代人的素质

96
(进取意识、独立性、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效率感等)。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
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
加强之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
代精神的步伐。

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燕尾服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四、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掌握教学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
必须。为了须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必须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
际能力。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素养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三 节 教师 的培养 和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从我国教师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因为教师目前的现
状是数量少、质量低、队伍不稳定、分布不平衡。
① 从数量上看,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但教师的供需矛
盾仍然很突出,远远不能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② 当前最突出的矛盾还是教师的质量问题。

③ 教师队伍不稳定也是一个日趋严重。

④ 中小学教师在地区分布上也不够平衡。

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1.发展师 范教育

2.加强在 职培训

97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素质之间的联系。
2. 试述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
3. 回忆你最喜爱的一位中学教师。在他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
4. 调查访问一位优秀中学教师,并对调查材料作出分析。
5. 通过本章学习,你对教师职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第二 十章 学校 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
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着学校的教育
质量和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研究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第一 节 学校 管理体 制和管 理人员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字处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
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
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现、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一、学校领导体制
1.学校管 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

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
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几种学校领导体制:初期是校务委员会领导制,后采用过校长
负责制;1958 年以后,中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体制; 60 年代初期改为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十年动乱期,搞所谓“工宣队”、“贫管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体制;碎“
四人帮”以后,又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体现了党对学校的领导,但
容易产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根据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学

校的领导体制应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也称一长制。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
管理学校。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的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

98
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把学校管理的最高职、责、权统一在校长一人身上,有利于保证
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校长的管理要与教职工的民主管理相结合,
这样才能把校长的领导作用与群众的智慧力量都发挥出来。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必
须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学校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
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学校党组织要大力支持校长的工作,保证党
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校长在制订计划和决策时,应主动地和
党组织研究,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党组织的监督和支持。
2.学校组 织机构
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设置高效能的组织机构。学校的组织机构,包
括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两种。
学校管理的行政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决策机构,
是指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咨询机构,是指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所组
成的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是指校长领导的下属各级受权执行系统,如各处、室、组等。反馈
机构,在一般中小学中没有这种单独的组织机构,它的反馈职能是由校务委员会及其他组
织机构共同完成的。
学校还有非行政组织系统,如团队、学生会、工会以及学术组织等。非行政组织系统,也
是学校组织中不可忽视的组织。

二、学校管理人员

1.学校行 政干部的 职责

2.对行政 领导干部 的基本要 求


① 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开拓精神。

② 热爱教育工作,精通教育行政业务。

③ 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第二 节 学校 管理过 程和原 则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特点
1. 学 校 管 理 过 程 是 与 教 育 过 程 密 切 结 合 , 发 挥 学 校 整 体 功 能 , 为 实 现 教 育 目 的
服务的 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关系。

99
学校基本上有两大工作一是管理工作二是教育工作。这两个工作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呈
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一方面学校管理工作是为教育过
程服务的,而且由于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管理工作本身也蕴含着教育任务,在这个
意义上,学校管理过程也是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过程的正常开展,需要有高效率
的管理工作保证,同时又是学校管理的效益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学校管理工作的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过程的成效,而学校教育过程的成效则集中体现学校管
理工作的优劣。

2.学校管 理过程是 调节学校 各人际因 素的相互 作用,共 同实现教 育目的过 程。

二、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 义方向原 则
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们学校管理的首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为
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认真地、全面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
(3)要支持管理改革,清除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在代化建设需要的陈规陋习。

2.教学为 主、全面 安排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学校管理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把各项工作全面组织起来,发挥学校整体
功能。贯彻这个原则要注意的以下几点:
(1)树立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思想;
(2)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教学为主;
(3)要全面安排好学校各项工作。

3.民主管 理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学校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把教职工和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充分调动
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学校的管理。贯彻这个原则的要求:
(1)依靠教师办学;
(2)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4.提高工 作效率、 效益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要讲求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
时间尽可能少消耗,取得较高的效益。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100
(2) 充分的挥学校人、财、物、时的效能。

第三 节 学校 管理工 作及其 方法

一、教学管理及其方法
1.抓好教 学组织工 作
2.领导好 教研组工 作
3.督促检 查和指导 教学工作
4.领导和 组织教务 行政工作

二、教职工的管理及其方法
① 合理安 排教职工 工作。
② 教职工 的培养和 提高。
③ 教职工 工作的考 核。

三、学生管理及其方法
① 思想品 德的管理 。
② 学习、 生产劳动 、体育卫 生和课外 活动的管 理。

四、总务工作及其方法
① 校舍的 建设、维 修和设备 的购置、 管理。
② 生活福 利工作
③ 财务管 理工作。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学校管理体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
2. 试述学校管理过程的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3. 从学校管理原则中任选一原则,说明其含义,并结合事例说明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4. 学校管理工作有哪些方面?谈谈你对教学工作管理的意见。

101
赏析

教学原 则的依据

教学原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定的教学原则受一定的教学目标制约,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不同的历史时期,
教育的性质不同,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同,教学的目标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此
相关联的,教学原则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原则,应该反映我国
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教学的思想性、方向性,教学联系社会主
义建设实际等这样一些基本精神。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关系
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客观规律制定的。由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理解上有差异,因
而教学原则的制定(确立)在数量上、具体表述上也有差异。
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的。巴班斯基曾列举了九条教学规律,我国学者王道俊等
主编的《教育学》列举了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也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这
就是:“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3.掌
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5.教师主导作用
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对于教学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但不能创造它,消
灭它。教学原则就是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出的,是体现规律要求的。按教学规律办事,
就要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遵循这些原则。教学规律具有普遍性,因而,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
原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不仅指导着直接教学过程,也指导着直接教学过程之外的各项教
学工作,如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作为一般性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对
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均有指导意义。
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教学原则是教育家或教育
理论家提出的,是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而作出的理论概括。在教学实践中,人们观察
到各种教学活动,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这些现象不断重复出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认识
上的飞跃,概括出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形成了教学原则。随着教育科学、教育实验研
究的发展,教学原则不再限于对日常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而是通过实验研究的实践,更
加自觉地概括出教学原则。如赞科夫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所说:“我们的教学论原则
是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当实验室接近实验的第三阶段时,作为多样化的统一
体的教学论原则,已经具有了在以后的研究阶段中起作用的那种形式。”这就是赞科夫在实
验中总结的五条教学论原则。
关于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作了如下概括:“确定教学原则
的重要因素是:
(1)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教学目的;

102
(2)作为教与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3)运用这种客观规律去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
(4)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条件。”

学校评 价的意义

学校一经产生,就伴随着社会对它的评价:“这个学校办得好”,“这个学校办得坏
”。这是对学校笼统的、粗略的评价,主观成分很多,谈不上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评
价学校办得好坏,应该有个全面、正确的标准,否则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遗憾的是现
在还没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学校的标淮,或者说这个标准还在探讨之中。最糟糕的是
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广为流传的评价学校的标准,这就是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好坏
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有些学校为了争得一个好名声,不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片面
追求升学率。不正当的手段很多。例如只抓智育,丢掉其他几育;只抓少数学生,丢掉多数
学生;只开要考的课,停开不考的课;大面积淘汰留级生,大量招收复读生;甚至在体格
检查时弄虚作假,把不合格的改为合格;在操行评语方面弄虚作假,隐瞒重要问题。这些片
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败坏了一代教风!当然,学校管理者往往是在多方面压力下被迫
这样干的。但问题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的
局面必须尽快改变。怎样改变?有效措施就是制定全面、科学评价学校的标准,运用学校评价
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学校评价,让人们转变观念,明确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差学校。
开展这样的学校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不致办成“升学教育”;开展
这样的学校评价,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有可能深化教育改革,达到多出人
才、出好人才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开展这样的学校评价,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明确的奋斗
目标,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可见对
学校进行评价意义重大。

学校评 价的目的 (2002-11-26 09:55:43)


学校评价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评价之前明确评价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评价什
么、如何评价有重大影响。
学校评价的目的是推动和改进学校的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评价有两种基本类型。评价类型不同,目的也不同。一种类型是以目标为标准的评
价,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对其结果进行的评价,叫做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判定好坏,区分优劣,从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另一种类型是对教育活动的过程进
行评价,叫做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揭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有关信息 ,
从而使工作得到改进和提高。这两种评价,各有其优缺点。国外在开展教育评价活动时,多
是两者兼顾,参照使用。从本世纪 70 年代以来,终结性评价有向形成性评价发展的趋势。

103

You might also like